专访盛陵海:把握物联网发展机遇,改变未来

 

电器微刊行业|深度|视角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家电行业深度融合的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第二次邀请...

电器微刊
行业|深度|视角


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家电行业深度融合的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第二次邀请Gartner为业界解读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无论从产品层面的智能化发展,还是从制造层面的升级转型来看,中国家电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10月30日,在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Gartner半导体和电子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带来了主题为“进化中的物联网设备改变您的生活”的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电器》记者的专访。
拓展业务模式,把握发展机会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有250亿台物联网终端,其中与消费者相关的物联网设备占比超过60%,发展潜力巨大。针对物联网业务,Gartner整理了一个公式。“我们认为,物联网业务等于硬件业务+服务和软件的价值。其中,服务和软件的价值来自用户的数量和服务的花费,取决于每个用户连接到物联网的数量以及每次连接能否产生价值。”盛陵海表示,中国的用户数量非常大,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物联网设备市场的机会非常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谷歌、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和以苹果、三星、海尔等为代表的家电及电子厂商,已经集结为市场上的两大阵营。盛陵海认为,互联网厂商最大的优势是开放性,会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等,然后让开发者借助平台开发出不同的软件。“这其实是极具赋能的商业模式。相对来说,硬件厂商会较封闭,最终要通过硬件来实现价值,这可能会成为硬件厂商转型过程中的‘坎儿’。硬件厂商需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把自己的品牌和价值展现出来,从最初的购买、配送,再到安装,以及后续的互动运营、售后服务等。”盛陵海说。

盛陵海认为,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机会。以手机行业为例,国内手机厂商已经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硬件与软件都具备竞争优势,其中软件服务上获取的利润可以补贴售价的让利。在中国家电市场,国内厂商同样掌握着份额的优势。“国内厂商是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可以更快地发现新需求。同时,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新兴的技术和软件,国内家电厂商应该关注这些进展,并利用其提升用户价值。这是很关键的机会。”他表示,物联网将引发业务模式的转变,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洗衣机厂商以前只销售硬件产品,如今海尔等企业已经开始针对特定群体提供洗衣机租赁业务。再如空调企业开始转型为整栋楼宇提供空气解决方案,冰箱企业在冷链上边际扩张。业务模式不能拘泥于以前的B2C,还可以向B2B、B2B2C拓展。

此外,盛陵海还提出厂商要避免进入几个误区。首先是运营上的误区。例如,物联网设备售出后就不再考虑产品是否有连接网络,如果检测到产品没有联网,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手段促使消费者联网。其次是安全和隐私,数据保护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是复杂性。“消费者其实并不喜欢很复杂的东西,有些智能产品看起来很花哨,但操作特别繁琐,这时候可能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或者二维码的手段来帮助用户使用或者设定模式。”盛陵海说。

构建生态圈,促进人工智能落地

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智慧家庭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数量不少,如智能扫地机器人、语音助手、智能镜子、智能机器人等。虽然这些技术的成熟度不尽相同,但足以说明家电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盛陵海特意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标记出来。“业界对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应该已经不再陌生。处于曲线顶峰的技术,是高期待值的技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基本都集中于曲线的顶端。而已经越过曲线顶端期待值向下走的技术则在经历普及化的过程。其中,语音助手正处于普及期,已经出现在很多品类的家电和电子产品上,手机、智能音箱、电视机已经比较普及,家电产品也已经开始配备语音助手。”盛陵海解释说,“用户会发现现在的语音助手有点笨,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换句话说,伴随这一技术的落地普及,问题会暴露出来,公众的期待值会有所下降。如果厂商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技术的普及度会越来越高,反之则技术可能被淘汰。”他表示,目前厂商都在努力提升语音助手的使用体验,技术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好的,未来会看到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落地。

对于物联网设备来说,人工智能是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感知、理解、学习、分析、动作、调整6个步骤的循环,再依托传感器,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数据分析、虚拟助手、自动化技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物联网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植入。”盛陵海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同时,盛陵海也坦言:“人工智能用得不好也有可能变成‘人工智障’。所以,厂商不仅需要自己努力,更需要跟人工智能生态圈的其他企业一起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家庭智能化的发展。”他认为,从整个生态圈来看,框架平台提供商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应用和硬件开发者加入;而对硬件和软件的厂商来说,特别是对于家电厂商,则要考虑硬件是否能加入更多的框架平台,为应用提供加速支持,“这是双向的”。

战略科技助力转型

2018年10月,Gartner对外发布了2019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包括自主化物件(Autonomous Things)、增强型分析(Augmented Analytics)、人工智能驱动的开发(AI-Driven Development)、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自主性的边缘(Empowered Edge)、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区块链(Blockchain)、智能空间(Smart Spaces)、数字道德与隐私(Digital Ethics and Privacy)。“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是Gartner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这些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在未来5~10年内迅速增长、高度波动、并达到临界点。”盛陵海解释说,“这些技术并不是直接应用在产品上,而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对IT架构有较大影响的。IT是生产力工具,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需要考虑的问题。无论制造,还是营销及服务,业务要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并体现价值,这样才能有机会进行产品的管控、开发及追加价值。”

在盛陵海看来,如果与技术大会相呼应,人工智能驱动的开发值得家电企业关注。他解释说:“它体现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更高层面,即直接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开发工具,让人工智能成为共同开发者。这将使得未来的开发工具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从而提高开发的速度。”

此外,智能空间已经围绕智慧城市、数字化工作空间、智能家庭以及互联工厂等要素而进行合并。其中,智能家庭和互联工厂早已为家电行业所熟知,与行业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


    关注 电器微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