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 2018|窦性心律的心衰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治疗对血栓事件的影响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1日,在芝加哥举办的2018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会议上,Barry Greenberg教授公布了COMMANDER HF的事后分析结果——尽管利伐沙班未能降低全因死亡等硬终点事件,但却有望降低主要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





作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徐尧 李洪仕;点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蔡衡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1日,在芝加哥举办的2018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会议(AHA 2018)上,Barry Greenberg教授公布了COMMANDER HF的事后分析结果——尽管利伐沙班未能降低全因死亡等硬终点事件,但却有望降低主要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

研究背景
AHA 2018 CHICAGO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恶化导致的再入院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射血分数降低(EF≤ 40%)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衰患者死于卒中的风险可能是普通人群的2倍。心衰患者凝血酶相关通路激活,进而可通过诱导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疾病进展。然而,WARCEF等研究显示,华法林并未能改善窦性心律下心衰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或全因死亡,Figure 1),反而比抗血小板药物增加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与华法林不同,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速效Xa因子抑制剂,能够直接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两项研究(ATLAS ACS 2 TIMI 51和COMPASS)证明,低剂量利伐沙班(2.5mg bid)可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基础上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事件,而这其中就包括心衰患者(Figure 2)。因此,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广泛用于临床的今天,COMMANDER HF研究便应运而生,其假设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的基础上,利伐沙班可能会进一步改善窦性心律心衰患者的预后。Figure 1

窦性心律下心衰患者接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主要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HR 0.93, 95%CI 0.79-1.10, P = 0.40; 引自Homma S,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366(20): 1859-1869
Figure 2

利伐沙班可降低ACS伴心衰患者主要终点事件

设计与方法
AHA 2018 CHICAGO
COMMANDER HF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事件驱动的试验,旨在窦性心律EF降低心衰(EFrHF;EF ≤ 40%且无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中,评估利伐沙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入选来自32个国家628个医疗中心的5,022名患者,随机分入利伐沙班(2.5 mg bid)组或安慰剂组,并且均接受心衰和冠心病的标准化治疗(Figure 3),根据意向治疗原则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疗效终点是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主要安全终点是致命性出血。

Figure 3

研究设计与入组情况

研究结果
AHA 2018 CHICAGO


随访21.1个月,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626名(25.0%)和658名(26.2%)患者达到了主要复合终点(HR 0.94,95% CI 0.84-1.05,P =0.27;Figure 4);两组由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所组成的次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39.6%和38.7%(HR 1.01,95% CI 0.92-1.10;Figure 5)。按照意向治疗原则分析,两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1.8%和22.1%(HR 0.98,95% CI 0.87-1.10),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9%和4.7%(HR 0.83,95% CI 0.63-1.08),非致命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0%和3.0%(HR 0.66,95% CI 0.47-0.95)。分析3个主要终点事件的同质性,HR变化显著(P =0.06),而与安慰剂相比,利伐沙班在心肌梗死和卒中方面更具优势。Figure 4

利伐沙班组与安慰剂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引自Zannad F,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379(14): 1332-1342
Figure 5

利伐沙班组与安慰剂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引自Zannad F,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379(14): 1332-1342
由此可见,COMMANDER HF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由死亡率驱动,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系心衰恶化所致;而利伐沙班的优势可能在于典型的血栓栓塞事件。于是,在此次的事后分析中,研究者进一步假设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降低COMMANDER HF入选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方面优于安慰剂。而事后分析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突发/未经证实的死亡、肺栓塞或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显示,随访19.6个月,14.3%患者出现血栓栓塞事件,而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0/100人年和8.5/100人年(HR 0.83,95% CI 0.72-0.96,P =0.013;Figure 6);且利伐沙班在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突发/未经证实的死亡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更具优势(Figure 7)。Figure 6

利伐沙班组与安慰剂组事后分析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
Figure 7

利伐沙班组与安慰剂组在事后分析中各种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研究结论
AHA 2018 CHICAGO
在EFrHF合并冠心病的非房颤患者中,加用小剂量利伐沙班(2.5 mg bid)并不能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组成的硬终点事件。但进一步事后分析的结果揭示,低剂量利伐沙班有助于降低上述心衰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不过仍需要前瞻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专家点评
AHA 2018 CHICAGO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5%~2.0%,≥70 岁人群患病率≥10%;而我国200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35~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近年来,尽管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以及综合管理方面,EFrHF的治疗不断取得进展,但其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在心衰的病生理过程中,凝血酶相关途径的激活是其中一个有望取得突破的靶点。尽管在无房颤的心衰患者中,华法林未能使患者进一步获益;但受ATLAS ACS 2 TIMI 51和COMPASS研究结果的启示,作为NOACs的利伐沙班却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于是便出现了COMMANDER HF研究。

遗憾的是,COMMANDER HF研究仍没能得出利伐沙班降低死亡率等硬终点事件的获益。比较利伐沙班参与的三项研究(Figure 8)可知,COMMANDER HF在主要疗效终点方面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入选人群为高风险心衰患者(因心衰急性加重入院),致使主要终点事件中因心衰恶化死亡占优势,而并非血栓栓塞事件所构成的死亡,因此未能体现出利伐沙班的抗凝优势。此外,尽管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GDMT,但心脏再同步治疗和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使用率却较低,也间接增加心衰恶化的死亡比例,可能掩盖了部分抗凝获益。

Figure 8

三项利伐沙班治疗心衰患者研究在主要终点事件方面的比较



而在本次事后分析中,研究者将目光集中到了血栓栓塞事件上,从而得到了阳性结论。但我们应理性看待这一结果,一方面这一结果源自事后分析,有待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验证;另一方面,在真实临床实践中,心衰的主要死亡原因毕竟还是左心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心脏性猝死(13%)。因此,即使抗凝真实获益,其治疗地位也可能仅限于辅助性治疗,而且应该注重筛选高栓塞风险的窦性心律患者。此外,COMMANDER HF关注的是EFrHF患者,对于EF保留的心衰(EFpHF)患者尚缺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相关数据,而且对于更高剂量利伐沙班的疗效尚不得而知,未来在这一领域还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蔡 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健委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心脏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起搏电生理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组委员。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电生理,在天津市率先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及房颤一站式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全国带教术者,个人年完成房颤导管消融500余例,左心耳封堵及房颤一站式治疗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帮助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及房颤介入诊疗工作,并在国内多家中心培养房颤消融独立术者多名,是国内心电生理专业的中青年专家。



李洪仕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治医师,博士在读
2009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七年制专业,此后一直工作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血管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攻方向为心脏电生理与起搏专业,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诊疗;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肌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发表期刊论文15篇,并参与完成多部专业书籍、教材的撰写和翻译工作。目前担任天津市心脏学会理事兼秘书,以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房颤建设中心秘书工作。



徐 尧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门诊新视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