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2018中国之声】张健介绍中国心衰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

 

在近日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AHA)2018科学年会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与AHA举办了联合...





在近日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AHA)2018科学年会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与AHA举办了联合论坛。胡大一教授与AHA前主席、WHF前主席Sidney C. Smith教授担任联合论坛主席。在联合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心力衰竭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张健教授在AHA2018会议现场作报告。
1. 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

张健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情况。2003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2010年一项针对新疆地区的调查显示,心力衰竭患病率达1.3%。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面临的主要问题。
2. 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研究

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研究对132家医院13687例出院主要诊断为心衰的患者进行了分析。与其他国家的相似研究相比,我国心衰患者的心率较低,常合并高血压(50.9%)、冠心病(49.6%)、房颤(24.4%)及糖尿病(21.0%),比例低于其他国家(图1)。
图1. 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研究。


在药物应用方面,我国心衰患者指南指导的用药比例与世界水平仍有一些差距(图2)。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入院前治疗,指南推荐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约为30%,出院时虽有提升,但仍与高收入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出院后药物使用剂量也需要提高,很多患者出院时仅给予初始剂量,并未达到靶剂量,因此在今后的随访过程中应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图2
3. 我国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随后,张健教授介绍了我国在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

目前已证实,可溶性ST2(sST2)是一种新型心衰标志物。张健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纳入1500余例心衰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sST2的预后价值与NT-proBNP并无差异,若二者相结合,其预后价值更大。此外,sST2的预后价值不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图3)。
图3


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于TCT2018年会上公布了以我国原创技术开展的PADN-5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可显著增加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不良反应(图4)。
图4


2017年,我国国产的左心辅助装置首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应用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也在不断研发其他左心辅助装置,有些已进入试验阶段,希望未来能够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张健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参与了多项国际新药临床研究,如SHIFT、ASCEND-HF、PARADIGM-HF、PANORAMA-HF、RELAX-AHF-ASIA研究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新药也处于研究阶段,取得一定成效。
4. 展望未来

最后,张健教授指出,为改善我国心衰患者的治疗现状,应多维度采取措施,实现医院、社区、家庭间的闭环管理。首先,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升各地区医护人员实践能力,缩小区域差距,并完善教育、考核及奖励机制,鼓励医生、护士参与其中。其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提升全社会对心衰的认识。第三,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证据。
中外专家合影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明玉


    关注 心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