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院士、季加孚院长、果壳创始人姬十三点赞……“斜杠”青年医生什么样?

 

吴舟桥是谁?新书发布,知名营养师、营养科普大V顾中一、果壳和在行创始人姬十三亲自到场为他倾情站台。...

点击蓝字“健康报医生频道”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jkb_doctor@126.com
今天对于吴舟桥来说是个大日子,他的新书《医路如荷:我在荷兰当医生》举行读者见面,知名营养师、营养科普大V顾中一、果壳和在行创始人姬十三到场倾情站台。

发布会现场图:





不仅如此,两位医学界重量级人物也为其推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吴舟桥以中国与荷兰两国的双医学博士身份,客观地记录下欧洲学医之路的见闻与思考,这些故事无论对医者还是大众都具有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医疗科普书,其中并没有深奥的医学知识,而是以青年医生的视角和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制度的点滴现状,也就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一些医疗问题给出很有人文关怀的解决思路。
So,问题来了……
吴舟桥是谁?
生物竞赛保送北京大学;

国家公派留学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外科攻读博士学位并提前毕业获得外科博士学位;

后又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肿瘤学学位;

“北京大学年度人物”、国际胃癌大会青年学者奖、韩国国际胃癌周最佳演讲;

发表SCI文章50余篇,30余次国际会议发言;

国内外多本医学杂志编委……
他就是吴舟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医生,一枚不折不扣的学霸。

医学生的培养周期本来就普遍长于其他学科。心甘情愿花费更长的时间,攻读两个博士学位,吴舟桥的选择显得另类而有勇气。

他坦言,自己并没有过多比较所谓的时间成本,只是单纯地想在肿瘤外科领域内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的学术、业务训练。他义无反顾地在医学路上不断进阶。
不仅在临床和科研上颇有建树,吴舟桥还是个有更多标签的“斜杠青年”。

他是国内著名的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会员,也在“果壳网”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开设专栏。

这些科普文章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一些是针对日常健康生活流言的辟谣,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专业解释,如“喝酒脸红与食道癌的关系”,而与此同时他也长期在其专栏刊登他在西方医疗圈中的所见所闻,力图为国内读者还原真实的西方医疗。

吴舟桥认为“好的文章对(目标)读者而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写科普能够帮助更多百姓摒弃错误观念、改变生活习惯。但也正是通过不断地把深奥的医学知识清晰、简单地介绍给自己的读者,长期的科普写作反过来也提升了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训练和积累使吴舟桥成为了一个既能搞科研做临床,又能讲好故事、写好文章的全能型年轻医生。

就这些?NO,他还玩音乐。

2017年春天,一个由一群85后医学博士组成的乐队突然走红。《急闭青》《良性前列腺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系列以疾病为名的歌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乐队的成员全部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吴舟桥就是其中被网友公认“很帅”的鼓手。


谈及“玩乐队”的初衷,吴舟桥说,很想让大家感受到医生不止是“一本正经”的。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他希望破除对“医生”的刻板印象。除了文字之外,他还探索更多途径把医学知识、人文传递到老百姓身边。而音乐是科普的另一种发声的方式,比传统的文字科普形式更能吸引大众,更能扩大影响力,更能够传递他们想表达的情感!
舟桥心语:

我为何要写这本书?
荷兰很“敏感”

在不少人眼中,荷兰是一个充满了敏感词的国度。所以我需要几乎向每个人解释,我去荷兰读博是因为他们的外科临床研究做得非常出色。

国外的医疗=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眼里,“国外的医疗”是个神奇的存在。它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神秘莫测,最大的特点就是完美:服务态度好,医疗质量高,看病不花钱,人人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仿佛就是我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我们所处的国内医疗环境,似乎大家都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用当红脱口秀演员李诞的话说——人间不值得。但我们该去哪里,他没说。

我尝试了一下荷兰。当然,对于去荷兰留学,我确实充满了好奇。要想了解“国外的医疗”究竟如何,还得抽丝剥茧,深入其中,把心中的疑问,在这个郁金香的国度一一解答。

为什么安乐死在荷兰是合法的,正如很多其他敏感词一样?为什么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都盛赞荷兰的医疗保险体系好,值得学习?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口比国内很多大城市都少的小国,却能够在几乎每个医学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贡献?为什么一个连西方都觉得抠门的民族,却能够给全民提供这么好的医疗服务?总之,为什么荷兰那么不一样?
到了荷兰,很多的不一样和为什么确实得到了解答。耳濡目染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对于器官捐献的争论,我渐渐了解到,这个国家和民族并没有那么多的诗和远方,也厌倦脱离实际的概念之争,如何在当下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立足点。很多所谓的“不同之处”,在身临其境之后豁然开朗。

荷兰人珍视什么?在这几年跨越山和大海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收获了很多问题的解答,既有原来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也有的问题过去几乎未曾想到过。

我们是否要保护“罪犯”的隐私?我们应该多大程度上听取患者的治疗想法?我们如何在不惜一切代价和尊重医学事实之间取舍?在生命的尽头,我们用时间去评判还是用其他尺度衡量?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究竟有怎样的控制权?

很多在我们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甚至仅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尼德兰民族却视之为底线,奉为珍宝。种种文化、思维方式的冲击,现在回想起来更加难能可贵。

回国之后,我开始动笔将这些点滴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在这过程中我才发现,无论看上去有多少不同,大家对于医学最终的追求却依旧殊途同归——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健康的渴望,对于生命的热爱。这些相同之处,让我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满了信心。当然,照搬照抄或许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地制宜才能找到良方。

因此把这些国外的见闻与思考记录下来,集结为《医路如荷》,与各位分享。

(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  吴舟桥 本报记者 胡彬)
好书推介


《医路如荷:我在荷兰当医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在京东平台购买。
— 近期热文 —


编辑制作:夏海波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