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替妈妈们打抱不平,为啥当妈后我们都成了恶人?

 

当妈真的不是你想好脾气,就能好脾气!...

作者简介:那小石,爱贝睿内容主笔,畅销书作者,2岁+小妞的妈妈
◆ ◆ ◆  ◆ ◆
前几天,著名主持人、演员朱丹发微博替妈妈们打抱不平。
网友纷纷吐槽,不光是国产动画,国外动画片中妈妈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儿去。
※ 蜡笔小新的妈妈,每天都活在抓狂的边缘

※ 樱桃小丸子的妈妈,瞬间目露「凶」光
有人会说:小猪佩奇的妈妈就很好呀,永远宽和温柔。有网友立马怼回去:别忘了,那可是一头猪啊!

难道暴躁、抓狂、凶巴巴,就是现实版妈妈形象的折射

真相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纵观评论,你会发现:这就是很多老母亲的日常!

有网友更是把朱丹陪娃看个动画都能发怒,当成了活案例
……



看来,当妈真的不是你想好脾气,就能好脾气!

是什么让妈妈变得凶巴巴?

1

累!身体被掏空!精力被榨干!

缺觉有没有?

大量重复的劳动,每天给娃穿衣穿鞋刷牙洗脸吃饭喝奶洗澡脱衣哄睡讲故事……这都是顺利的情况下,遇到个生病,反复量体温,换纸尿裤,清理吐脏尿湿的床单衣物……每天都体力透支,有没有?

还有还有,你还要工作,你还要忧心孩子的教育,你还要打点老公的行装,你还要应付婆媳姑嫂邻里七七八八的琐事……

一切的一切,把老母亲们折磨到精疲力尽。当身体被掏空,精力被榨干,孩子再哭闹不配合,很想发火有没有

哪个妈妈不想温柔、包容、有爱、充满鼓励?正如朱丹所说,妈妈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我们的大脑拥有的能量是有限的,当能量不足时,它就会保存资源,开始削减各项能量开支,第一个被削减掉的,就是大脑活动中的耗能大户——自控力

没有了自控力,大脑失去了理性的监督,它对事情的反应就会遵循「省力原则」,怎么简单怎么来。而遇事最省力、最粗暴的处理方式就是——发!脾!气!
2

养育的错误归因:妈妈知道了会生气



这种养育的错误归因大家都不陌生。

十一放假带小妞去我妈那儿,我也真实体验了一把。

老太太看见外孙女,那叫一个百依百顺。小妞睡前想吃零食,我出面阻止,我妈就跟她说,「乖妞,你妈妈不让你吃」「睡前吃零食,妈妈会生气的」。

我的亲娘啊,我是后妈吗?

到最后,小妞会推着我:妈妈你先回屋吧,我要在姥姥屋偷吃蛋糕~

孩子不会说谎,但她已经知道,妈妈不看到,就不会有人生气。

妈妈表示很心酸!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几天,我还发现,只要是我妈不想让小妞做的,她老人家都会用「你妈妈知道了会生气」这个挡箭牌。

我急了,我妈却说:「孩子总得怕个人吧?」

这逻辑!合着在孩子眼里,全家都是宠着她的好人,只有我一个是动不动就生气、发火的坏蛋

这样归因,能教育好孩子吗?

我们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发自内心地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不是让他学会看某人脸色行事,更不是为了躲避惩罚。

生活已如此艰难,拜托各位亲朋好友就别再补刀了。您的一句话,我得花多大力气补救挽回呀!

维护妈妈的美好形象,我们能做些什么?

1

沟通中善用「我信息」



不能这么做!
如果再这样,那我就……为什么总是这么淘气?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你-信息」。而「你-信息」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在评价、指责他。孩子无法明白你的感受,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问题。

很显然,这样沟通,无效且有损妈妈的形象。

换一种方式表达,多用「我-信息」呢?比如:

有点沮丧,刚收拾好的房间,现在又变得这么乱!
妈妈不是在生你的气,只是很担心,睡前吃甜食会伤害你的牙齿!

用「我-信息」,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感受,而且不会觉得你是在针对他,在凶他。
2

用事实去管教,而非情绪



带着情绪去管孩子,很容易树立暴躁易怒的形象。

而且,带情绪的管教,本质上是一种威胁,一种心理控制。当下,孩子害怕了,可能会管用,但就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还可能会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举个例子,你开着车,孩子一直在旁边的座位上踢椅子。

带着情绪,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再踢妈妈生气了!

这样显然不妥,要促进孩子积极发展,最理想的方式需要家长适当参与,并提供一定的边界和引导(Grolnick, 2003)。

你可以试着放下心理控制,不说「妈妈会生气」,而是说,「你这样踢,妈妈没办法专注开车,万一前面有车开过来,多危险啊」。这样,不去强调生气的威胁性,而是提示后果,妈妈的形象就会温和许多。

当然,孩子就像科学家,他们对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有着偏执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可能,他一定会亲自验证一下,妈妈所说的「原理」,是不是真的那样起作用。

这种情况下,路上发生的、新闻中播放的交通事故,就是事实教材。借助已发生的事实,跟孩子讲明道理,会比单纯的说教管用得多。

当然,讲述的过程中,最好还是多与孩子共情。比如——「妈妈知道你长时间坐在车上很无聊,你不妨看看车窗外,你可以当妈妈的另一只眼睛,把你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讲给妈妈听!」

3

善用同理心与孩子共情



说到共情,有人可能会问:多大的孩子开始有同理心呢?

科学研究表明,8 个月大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16 个月大的孩子已经有可能去帮助妈妈。

有科学家认为,孩子 1 岁到 3 岁之间,同理心会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亲子间若能以共情的方式多互动,对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对亲子关系的培养,对妈妈亲和形象的建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

比如,孩子想吃糖,你不肯给,孩子哭闹。

有妈妈可能会随口说:「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一颗糖吗?你哭也没用,别以为你一哭我就能答应你。」

这种方式,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一是带着情绪推测孩子的动机——你以为你哭我就能答应你?

二是否认了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一颗糖吗?

这么说,孩子可能会觉得妈妈不近情理。

还有一种方式,妈妈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现在很伤心,因为你想吃糖果,我不给你,对吗?我现在不给你吃糖,是因为你今天已经吃过两颗了。你可以明天再吃糖果。现在,先吃一个香蕉怎么样?」

显然,后一个妈妈的方式,孩子更能接受一些,因为她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提供了替代方案

小 结

最后,吐槽一下「完美妈妈」的人设。

双十一刚买的化妆品,就被孩子涂满墙;刚收拾好厨房,转眼孩子就把面粉撒满地,怎么可能不生气?

是深吸一口气,维护妈妈的完美形象,还是没忍住冲孩子发了脾气?

如果你没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不必过于自责,但一定记得事后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孩子不可能活在无菌的环境中,他也需要接受父母真实的一面,也需要知道自己干的「坏事」给妈妈带来了多少麻烦。

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完美妈妈」的人设,妈妈也只是普通的人类而已。都是第一次当妈,谁能确保 100 分?

我烦死了那个崽子,也爱死了那个崽子。我就是一个成长中的妈妈,我感谢当下的自己。

我不完美,但我正走在育儿育己的路上。 ◈

◆ ◆ ◆  ◆ ◆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鸡汤育儿号看不过来,科学育儿号仅此一个,别错过,记得加星标哟!

跟着下面动图就知道怎么给爱贝睿加星标噜~




    关注 爱贝睿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