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的“天字号上房”,多数满是臭虫 短史记

 

古代有没有“五星级酒店”?...

图: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同福客栈”
撰文/杨津涛


近日,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了五星级酒店普遍存在的卫生标准不合格问题。比如,客房服务员用同一块脏毛巾既擦杯子,又擦洗手台。

有人感叹人心不古。其实,古往今来的人心没有什么不同,端看有没有制度约束。真要回到古代,住进那些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的“天字号上房”,也并不会有什么愉快的体验。
西晋的官营与私营之争
古人出门在外,通常居住在三种地方,即:官府开设的驿站、出家人管理的道观和寺庙,和私人经营的旅店。其中,旅店在不同时期,有逆旅、旅馆、旅舍、客店等称呼。①

先秦时期,中国已出现了旅店。《庄子.山木》中,有阳子到宋国,“宿于逆旅”的说法。

秦孝公死后,商鞅成为通缉犯,他在逃亡途中想投宿于“客舍”,旅店老板找商鞅要身份证明,并说:“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按照商君制定的法律,如果旅店让没有身份证明的客人入住,要被连坐。商鞅无法住店,留下了成语“作法自毙”。

魏晋南北朝时期,旅店已较为常见,甚至成了亡命之徒的藏身地。为革除此弊,西晋曾计划将旅店全部改为官营。潘岳为此专门写了一篇《上客舍议》,从各个方面为私营旅店辩护。文章提到:

“今贱吏疲人,独专樆税,管开闭之权,籍不校之势。此道路之蠹,奸利所殖也。率历代之旧俗,获行留之欢心,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颙颙之望?”

大意是:如今的官营旅店,由朝廷派“贱吏疲人”去管理,这些人拥有开门关门的经营权,又没人审查他们,反成了谋取各种奸利的蛀虫。不如遵从历代旧俗,让旅店私营,那样的话,为了让客人欢喜,经营者就会仔细打扫房间,给客人提供舒服的休息环境。

朝廷采纳了潘岳的建议。
元代旅店可以替住客购妾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后,读书人时常要外出考试,官员选调数量增大、商贸往来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途中临时住宿。②这是旅店业在唐代正式成形的时代背景。

唐人的传奇故事,很多就发生在旅店之中③。如《板桥三娘子》开篇说,“唐汴州西有板桥店”,老板名为“三娘子”,她家“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同时留客人住宿。赵季和曾投宿板桥店,当时“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由此看来,这家旅店当是“多人房”,也就是一间房子里排放很多张床,租给过路客人居住,卖的不是房间而是床位。

在著名的《虬髯客传》中,也提到了“行次灵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这说明隋唐时期的旅店房间当中,不仅有床,还有炉灶,客人可以自己做饭吃。
图:林立平按照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整理,其中能确定的长安旅店有13处。


宋元时期,旅店业更为兴盛,有了“清风楼客店”、“熙熙楼客店”等富有诗意的名字。北宋汴梁城有一条街,“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役,皆于此安泊”。不过那时的旅店环境可能不太好,朱熹住在萍乡以西的一个客舍,只是觉得“稍明洁”,即赋诗一首。

现存元杂剧200多种,包括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在内的数十种,都有关于旅店的情节。④这样的比例,大约说明旅店已是当时城市生活的一种常见要素。

意大利旅行家鄂多利克,曾到元代杭州旅行,他说那里“有很多客栈,每栈内设十或十二间房屋”。摩洛哥人拔图塔也曾游历中国。据他说:

“若客商欲居客栈,则栈主亦担任收存责任。客人欲购买何物,栈主可代为付账。客人有欲蓄妾者,主人代为购婢作妾,给室以为二人居,费用由主人临时代付。”⑤

如此说来,元代旅店已不仅仅经营住宿,为方便过往客商,旅店老板还会帮他们存东西、替他们采买货物甚至纳妾,等客人离店时,再统一结账。
明代的五星级酒店
明清以前,各种资料中有关旅店的记载很多,但极少谈及旅店内的具体卫生、服务情况。

我们现在只能从明清笔记、小说中,来管窥古代旅店的陈设和服务。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专门写过“泰安州客店”,详细记下当时一座五星级酒店的情况。旅客到店,要“上簿挂号”“纳店例银三钱八分”“山银一钱八分”,即登记姓名,交付房费、税费。这家客店中,“演戏者二十余处,弹唱者不胜计”“庖厨炊灶亦二十余所,奔走服役者一二百人”,客人在此“荤酒狎妓惟所欲”。

不过,张岱也说了,“客店至泰安州,不复敢以客店目之”,以上种种已超出了当时一般旅店的服务范畴,是例外而非常态;他还说,“泰安一州与此店比者五六所,又更奇”,意即这种档次的旅店,在泰安这个地方有五六家,这是一件别的地方没有的、很奇特的事情。

至于普通小店,《儿女英雄传》所描写的山东茌平悦来客店的情形,可以作为参考:

“只见店门以内,左右两边都是马棚、更房,正北一带腰厅,中间也是一个穿堂大门,门里一座照壁,对着照壁,正中一带正房,东西两路配房。看了看,只有尽南头东西对面的两间是个单间……”⑥

最差的店称为“火房”或“鸡毛小店”,清人笔记《水曹清暇录》中说,

“火房,以宿穷民、无被褥者及流丐人, 屋内泥涂纸糊,使无纤隙,,积鸡毛二尺许, 人宿其中, 可免僵冻。”

在这种旅店中居住的人,都是流民、乞丐之类的社会底层人。
晚清旅店满是臭虫
为中国近代旅店留下最详细记录的,是来华的外国人。

在这些外国人的回忆里,清代华北的旅店,大都是一座庭院,客房建在院子四周。西北地区的旅店,一楼是餐厅,房间都在二楼。一间标准四川旅店的客房,通常包括:

“一两张或三张床,这取决于不同的房价。提供照明的是一个小小的平碟子,里面盛放了植物油,灯芯的一端泡在里面,另一端点燃发光。还会有一张快要散架的桌子,一两把简陋的椅子或凳子;桌子上会有一个豁口的中式茶杯,里头有饮用水,还有几个小小的茶盏……”⑦

图:晚清成都花桥客栈示意图,见于季富政《巴蜀屋语:乡土建筑文化梦游之语》
晚清中国旅店,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有三样。

首先是臭虫。有人回忆,旅店中“楼梯下的一间橱柜,宽窄不超过五英尺半,到处都是臭虫”。

其次是厕所。英国人库克说,“一想到它(中国旅店的厕所)就会不寒而栗”,“只要有可能,宁愿在野地里解决问题。”

第三是纸糊的窗户。有外国旅行者回忆,他住进旅店后,“村庄里所有的孩子都跑了出来,在纸窗户上戳个洞,以便看一眼外国人……破损的纸窗户不能防风,我记得,在冬天的时候待在这样的地方,不可能睡着觉,实在太冷了。”

不得不在开放的中庭洗澡,也让外国旅客很不习惯。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凯里,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回忆道:

“其他吃晚饭的人,以及外头街道上的行人全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外国人在洗澡的时候,后者常常会聚拢起来……尤其是他刚好在刮胡子的时候。”

凯里觉得,是旅店老板收了围观者的钱,然后允许他们到旅店中来看外国人洗澡。⑧

显然,有臭虫、没厕所、无处洗澡,才是古代“天字号上房”的真实标配。至于豪华如五星级酒店的明代泰安州客店,实在只是罕见的个案。
图:1949年前,仅北平前门地区,即有52家。见于前门街道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前门街道简志》。




①⑤王兴仁:《中国旅馆史话》,中国旅游出版社1984年。

②林立平:《唐宋之际城市旅店业初探》,《暨南大学宋元明清史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③熊明:《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39—340页。

④陈昭凌:《元杂剧中的旅店及店小二》,《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⑥谢贵安、谢盛:《中国旅游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86、387页。

⑦⑧(英)吴芳思:《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943—1943年》,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241—243页。


    关注 短史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