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晶上市,背后的这只基金神了!19个项目12家A股上市,孵化总市值超千亿元……

 

越过珠峰,才发现无人等候。但对于基石,珠峰远不止是巅峰...



19个投资项目中,11个A股上市,7个实现回购或转让退出,1个定增类项目。随着宇晶股份11月29日IPO,基石资本于2011年发行募集的基金“珠峰基石”,所投项目已全部有了明确退出通道。其投出的12家上市公司当前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5家过百亿元。作为一只一级市场基金,达成100%的退出率及63%的上市公司形成率,无一项目亏损,这无疑成为了本土PE行业所翘首的“珠峰”。

 

2011-2018,7年时光淬炼,中国从新经济走向新周期,历经2次IPO暂停,新三板从狂欢到一地鸡毛,二级市场从爆仓、熔断到股权质押危机不断,迭加减持新规及中小创市盈率的大幅下跌,退出之路难于蜀道,是什么成就了珠峰基石的奇迹?今日复盘,珠峰的投资逻辑与基石的修身文化缺一不可。基石董事长张维一句简单的“用平常心做投资”,道尽了珠峰背后的投资真谛:深度挖潜具有长跑能力的企业,方能对抗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赢过周期;看明白的企业要敢于重仓投资,才能擒获超额收益。越过珠峰之后,掌管500亿资金的基石将如何再攀巅峰?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陶娟



2018年11月29日,宇晶股份(002943)上市首日,无悬念秒封涨停。作为国内切割和研磨抛光机的领先企业,宇晶过去三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7.85%和131.61%,而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更高达167%、310%。

敲钟声里一片喜悦,参加上市仪式的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资本”)董秘、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宋建彪博士担任宇晶股份董事,谈起这笔投资,他却百感交集。由于Iphone6最终没有采用蓝宝石屏,宇晶股份的主打产品多线切割机订单大幅减少、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投资人,都很是捱了几年惨淡的日子。直到这几年,随着应用的拓展,宇晶的切割技术应用到整个屏幕及面板行业,下游市场迅速打开,大名鼎鼎的比亚迪(002594)、蓝思科技(300433)、欧菲科技(002456)、三环集团(300408)、合力泰(002217)均成为其重要客户,公司业绩连年攀升。

上市前,“珠峰基石”基金持有宇晶股份近10%的股份,这很好地体现了基石资本“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投资理念。宇晶股份从艰难困阻到绝地逆袭成功IPO,意味着“珠峰基石”迎来了圆满收官——全部19个项目中,11个实现上市退出,1个定增类项目,12家上市公司当前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5家过百亿元。而其余7家均已实现回购或转让退出,无一项目亏损。

但凡熟悉PE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退出表现堪称极致与惊艳,单只基金的上市公司形成率高达63%,珠峰基石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01
珠峰基石:19个投资项目,12个上市,63%上市公司形成率,100%项目退出率


从2001年开始,同为投资银行同事的张维、林凌、徐伟、陈延立、韩再武、陶涛、王启文开始从事投资业务,2007年张维带队创立了基石资本。同事转变为创始合伙人,共同开启了十余年的股权投资生涯。2011年,“珠峰基石”完成募集,实缴规模14.05亿元。2016年,在经历了两轮累计两年的IPO暂停后,珠峰基石迎来上市高峰,当年实现6个项目IPO或借壳上市,包括国内龙头新药CMO企业凯莱英(002821),领先的照明企业欧普照明(603515),影视类的幸福蓝海(300528),视觉特效设计公司丝路视觉(300556)、网络设备运营商科信技术(300565)、整体上市的开封制药(600781),借壳天山纺织的德展健康(000813),这一众明星上市公司的背后,均出现了珠峰基石活跃的身影。宇晶股份是珠峰基石第12个上市退出的项目(表1),在此之前,其他项目已经通过回购或转让方式实现退出。



珠峰基石基金为何能达到如此高的上市成功率,这与基石资本的投资方式密不可分。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认为,投资的核心要素是把握企业的成长性和估值,成长性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估值是实现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不同的估值体系和退出方式,对投资决策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在A股市场独立IPO是回报最为丰厚的退出方式。

张维认为,“如果独立IPO回报可能会有5倍,换股上市可能就只有2倍,被大股东收购可能50%不到。”另外,“在不同市场上市也有天壤之别,比如香港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估值体系,虽然这两年香港与内地市场估值水平在靠拢,但是整体看差距仍然较大。”既然回报是如此天壤之别,那么退出方式从一开始就应该影响投资决策,就不应该是含糊的,而是尖锐的,是深刻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因此,在基石资本考察和投资项目时,追求的目标是在A股市场独立IPO,珠峰基石正是这个思路的最好体现。

从已上市项目的质地来看,珠峰所投企业几乎全部保持了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验证了珠峰选择标的企业的能力。国内医药CMO龙头企业凯莱英,在珠峰基石投资当年(2011年)实现营收4.0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00万元,到2017年上市解禁时,凯莱英的营收已达到14.23亿元、净利润高达3.4亿元,6年间的年化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3%、32%。即使今年经历了股市大幅调整,凯莱英自2016年11月上市至今,股价仍上涨了4倍。

7年前“珠峰基石”成立时,市场上同时有数百只基金募集成功,珠峰基石当年遵循了怎样的投资逻辑,又是怎么遴选出这些优秀的标的呢?
02
2011-2018,
7年时光淬炼的珠峰基石:投资是一场长跑
“珠峰其实是生不逢时的。”当珠峰基石的退出成就足以令市场艳羡时,宋建彪博士回头复盘,却感慨良多。

2011年是PE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经过十年的铺垫沉潜,随着2009年创业板的开设,中国PE业进入热潮,募资不再那么困难,但好的项目贵到离谱。全民PE,行业内的竞争环境在加剧恶化——中国有上万家PE在同时竞争,而在成熟的美国市场,PE机构数量仅1000家,且各自拥有相对明确的行业侧重点和层级。

在熙熙攘攘的神州大地,“把PE做成制造业”、“地推式拉项目找资金”、“象买白菜一样做投资”等PE新模式新概念层出不穷、风靡一时,让这个行业的老兵们有点无所适从。“PRE-IPO”大行其道,争抢项目时“直接加价50%-100%”的对手大有人在,“价高者得”成为PE丛林的自然法则。

在退出端,证监会于2012年左右陆续出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市场普遍预期发行市盈率将会显著降低,一二级市场价差将会大大缩小。这种预判后来得到了验证。2011-2018年,中小板的市盈率从33.53倍降到20倍;创业板的市盈率从58倍跌落至29倍(图1、图2)。这让当初一心只想吃一二级价差的PE陷入了困境。

图1:2011年-2018年,中小板指市盈率及市净率变化



图2:2011年-2018年,创业板指市盈率及市净率变化



投入的一端是火焰正盛,而退出的一端是海水渐冻。在这样的“喧闹”环境里,一级市场的投资无疑是艰难的,需要定力,更需要长远的眼光。2012-2013年间,珠峰基石的投资进展比较缓慢,据宋建彪博士回忆,那时对市场的确比较迷茫,实体经济不太好,基石之前的能力圈主要是在传统行业,而当时最受追捧的是光伏风电之类的新能源,以及以乐视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我们看不懂,不敢投”。如何不被非理性的繁荣和热潮所裹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真正价值到底何在?基石人向内心深处叩问着自己。

张维坦承,回头看,2011年到2018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市场变化,没有哪个神仙能事先预判。但是,投资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判断。首先,中国资本市场不存在典型的PRE-IPO,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典型的政策市,无论是对上市公司的苛刻条件,还是上市之后的解禁规模和周期,都作出了种种限制,而且IPO闸门也处于不确定状态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投资不是短跑。其次,不能去赶热潮赶趋势。因为市场变化得比你想象中还要快,赶是赶不过来的。这些年投资热点一直在轮动,从2011年开始,光伏风电、百团大战、视频大战、共享大战、到新能源汽车大战,包括虚拟货币区块链这些新潮概念此起彼伏,如果你追逐市场热点,这些热点可能就两三年就过去了,在中国的市场环境里,短跑是跑不下去的。第三,有些指标还是具有可参考性,比如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动能切换,是可以看得见的,二级市场上的估值差异也是看得见的——那些和宏观经济增长高度相关的行业,都被给予了低估值,而消费、医疗等行业则很早就给出了高估值。作为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必须去思考A股的估值思维,这些将引导私募基金的行业投资方向。但是看明白行业还不够,还需要看明白企业,看清企业的长跑能力,如果不具备长跑3-5年以上的能力,那么投资这个企业就会充满风险。而企业的长跑能力又与企业在产业竞争结构中的位置、财务结构、研发投入、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等不无相关。

基于这些深刻认识,张维构建和归纳出了珠峰基石应当遵循的投资哲学——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珠峰基石不能去赶热潮,而应放平心态,去思考被投企业是否真正具备长跑能力。

在张维这一投资哲学的指导下,珠峰基石形成了三点实践上的准则,对此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有过深度复盘:

1、企业上市周期难以把握,急功近利的PRE-IPO获利方式不可持续;

2、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无法持续,基石此前优势行业在先进制造业,但珠峰基石必须强化在产业上的分散布局,尤其是和大消费(产品、服务、健康、文娱)相关的行业;

3、全民PE热,私募股权投资的价值洼地将会迅速填平,与其纠结于投资市盈率,不如做好对企业长期竞争实力和增长潜力的判断,抓住好企业,通过持续的成长性和上市流动来兑现回报。

为此,基石资本在投资逻辑上进行了坚决改革,将投资团队从原来的地域划分改为行业划分,组建了六大行业小组,涉及消费、传媒、医药、农业产业化、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摒弃了原有的扫街式走访、挖掘企业的做法,改为先做行业调研,走访协会、龙头企业、参加展会,然后树观点、建人脉,最终挖掘出投资机会。而经过调研后,又相继撤销了农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三个行业组,以规避投资风险。农业企业容易存在财务造假,新材料则是专业知识无法有效积累,而环保行业与政府资源及地方债联系太紧密,投资人难以把控其中的风险。

在这种审慎深入的行业调研下,以“成长性”为投资准绳,基石既投出了欧普照明、凯莱英、科森科技这样的优质高成长企业;也有效规避了2011年盛极而衰的新能源投资热潮,更主动放弃了当时炙手可热、后来让无数机构踩雷的乐视网。可以说,时代的坑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对企业长跑能力的深度挖潜,珠峰基石这只基金不可能在经历如此长、反复多变的周期之后,还能顺利推出如此多的上市项目。

最终,基石形成了消费、科技、文娱、医药健康四大行业小组。珠峰基石医药类投资金额高达6亿元,占据了珠峰基石近乎半壁江山,凯莱英、开封制药、嘉林药业、康恩贝4个项目都是重仓项目。以行业为导向的投资逻辑,也促使基石自身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开始向产业链龙头资源的组织者进发。比如2013年,珠峰基石准备投资贵州拜特,但尽调发现其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独立IPO,因此,珠峰基石联合康恩贝、通过参与后者定向增发实现对贵州拜特的并购。最终,贵州拜特实现资产证券化,珠峰基石参与投资,康恩贝则收购了优质资产,三方实现共赢。这种交易撮合者、价值发现者的身份定位,受益于基石团队早年的投行经历,也是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挖掘项目投资价值的体现。在诸多定增项目爆出亏损的今天,珠峰基石在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仍在50%以上。

今天,基石进一步明确行业重点,基石副董事长、合伙人林凌将其解释为四个和生活相关的产业:消费(生活得更有品质)、文娱(生活得更快乐)、医疗健康(生活得更健康)、科技(生活得更便利更智能)。主投了三六五网、凯莱英的林凌,目前的重点也已偏向文娱,主导投资了幸福蓝海、磨铁图书、原力动画、米未传媒(马东《奇葩说》)、五元文化(《白夜追凶》制作方)、二更网络等知名项目。
03
和你在一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成为伯乐吗?一个伯乐就能持续发现成群的千里马吗?张维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归纳为四个字,“胸怀、抱负”。所谓胸怀,就是齐创共享,与大家分享;所谓抱负,是不单纯以营利为导向,而是以事业为导向,是妥善的、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处理好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不是赚一把钱就走。

基石资本努力践行合创共赢精神来耕耘与团队、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珠峰基石的成功,自有其内在机制和文化加持。
和LP在一起:大比例跟投
基石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基金管理者的大比例跟投。受益于早期的山河智能、山东六和等项目,张维团队较早就已实现财务自由,因而有能力在其募集管理的基金中大比例跟投,在珠峰基石,GP跟投的比例达到了15%,同时明令合伙人不得选择性跟投单个项目。

在这一跟投机制约束下,GP的利益和LP的利益深度绑定,合伙人只有将整只基金的绝对投资收益做上去,和LP坚定地站在一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相比较而言,在国外,GP跟投的比例一般都不超过1%,国内的GP跟投比例虽然略高,但也很少超过10%。
和企业在一起:集中投资、重点服务
1992年,索罗斯狙击英镑,下属德鲁肯米勒看到里边有机会,要求全仓杀入15亿美元,索罗斯说,你错了,如此难得的机会,我们应该加杠杆,投入100亿。两天时间,英镑贬值16%,索罗斯账面豪赚10亿。

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向来是投资界的两大流派。基石资本长期坚持“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理念。在张维看来,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既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某一个行业,而是投资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这个企业与其产业竞争格局、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有关,是活生生的企业,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在PE领域,如果看准了其成长潜力,就要进行重仓式投资,这是公司高层的责任。珠峰基石基金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7000万元,其中有2个项目超过2亿元;在持股比例上,有超过一半的项目经稀释之后仍然持股5%以上甚至超过10%;在退出收益上,收益最高的3个项目贡献了48%的利润,收益最高的8个项目则贡献了85%的利润。

集中投资意味着需要对企业成长潜力有深刻认识,也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投后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以珠峰基石投资的嘉林药业为例,其前身是一家国有医药研究所,基石投资进入后首先帮助其改制为民营企业,但是它最初的研发走入了死胡同,基石又积极帮助企业调整方向,成功首仿辉瑞的心血管药阿乐(通用名为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帮助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并协调处理好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2016年,嘉林药业借壳天山纺织并更名为德展健康,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从调整研发方向、改善营销团队、股权激励及借壳上市等各方面,基石资本都为之付出了诸多努力。2017年,德展健康营收高达22.2亿元,净利润达到了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87%和20.48%,基石资本在这个长达17年的投资长跑中也取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据林凌回忆,珠峰基石在2011年投资欧普照明时,企业并不缺钱,基石凭借专业服务赢得了投资机会:基石团队在股权架构、高管和员工激励、税务筹划等方面给予很多中肯的建议,最终出资9000万元成为该轮领投方。

基石早期投资的山东六和,在三位创始人股东出现分歧矛盾时,基石居中调和,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最终,这笔7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30倍的退出收益。

基石资本与企业深度的合作与服务过程,获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认同。截至目前,经基石资本扶持上市的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均成为铁粉LP。
和兄弟们在一起:相对平均的股权结构
创始合伙人团队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保持高度稳定,在众多PE一线机构中,除了基石资本再没有第二家,核心原因是7名创始合伙人的股权相对平均。根据基石2018年双创债发行资料来看,7名创始合伙人直接持股数量很少,大部分是通过两个持股平台间接持股,折算下来,张维作为第一大股东累计持股比例不超过40%,仅仅是相对控股,其他创始合伙人的持股也比较平均。这一公司治理形同“金锁链”,有效地把大家绑定在一起。

与此同时,张维特别重视吸纳新鲜的专业力量。曾在华为从事研发十年之久的李小红,2011年加盟基石后,主导投资了蓝科锂业、柔宇科技、商汤科技等众多高科技项目,目前已升任公司合伙人,分管技术行业投资。

在决策机制上,基石遵循严格的投审会一人一票制,张维虽然身为第一大股东,但既没有一票赞成权,也没有一票否决权,这一制度有效控制了“一言堂”的风险,让每个合伙人都能基于内心真实想法给出理性判断。
04
珠峰之后,基石如何再攀巅峰?


在数年喧闹之后,PE行业在今年迎来了寒冬。二级市场这两年从千股跌停到爆仓熔断到今年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危机,熊途漫漫,估值一再下探;而一度成为PE行业大本营的新三板,目前已几近失去基础的融资功能。去年出炉的减持新规,则再次延缓了PE的退出速度。

资本寒冬越显赢者本色。在最近的6个多月时间里,基石资本接连完成总规模近100亿元的新基金募集,分别是规模为40亿元的并购基金、规模近8亿元的文娱科技基金、规模近2亿元的天使基金,以及规模50亿元的安徽智能制造基金。10月份,基石资本还在深交所成功发行首期双创债,发行规模3.1亿元。这些基金大部分被政府引导、专业母基金、第三方财富认购,基石资本的募资对象也从个人高净值客户华丽转身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来自过往的优异业绩。截至2018年10月,基石资本累计投资了120个项目,其中25%的项目通过上市退出,总的项目退出比例达到45%,累计退出回报率达到6.5倍。

越过珠峰,才发现无人等候。但对于基石,珠峰远不止是巅峰。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张维自有其一套独特的、差异化的方法论和大局观。大道至简,他的核心观念可以浓缩为七个字“用平常心做投资”。这套哲学一以贯之,从珠峰到今天。张维向来强调不看宏观经济,从大环境来说,中国经济增速向下的趋势不可改变,中美贸易冲突的趋势也难以逆转,就算全力以赴,也对抗不了历史大势。但投资最重要的,还是看企业本质。他心目中的理想的企业正如华为那样——倒推20年看华为,华为进入通信设备领域的时候,并不知道行业里有思科、诺基亚这么厉害的对手,当时华为只能做最基础的交换机。但在这个众所周知竞争激烈的领域,华为依靠大量的投入,精耕细作,取得了今天的行业地位。这一点比阿里腾讯更加伟大。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了800亿元,占其营收的14.7%。同样的,恒瑞医药为什么是A股医药龙头?因为中国几千家医药企业,恒瑞是最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的,去年它的研发投入是17.6亿元,占比12.7%。

这些优质的企业,它们是不管宏观经济怎么样,都在坚持做自己的事,在长期未来有意义的领域,心无旁骛苦心孤诣,坚持投入。

张维喟叹,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点,比如A股这几年盛行盲目重组,短短几年,就形成了高达1.4万亿元的商誉。高商誉源于收购时的高估值,而高估值是高利润承诺、高对赌形成的。企业自身并没有看明白跨界进入的行业,有几百家标的对赌承诺没完成,还有很多对赌完成后业绩就变脸。这岂是做企业的正道?就像对待时髦的热点,华为会先回到基本问题上来:是不是有助于解决客户服务、技术响应、以及技术变革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三个方面,那概念仍然是概念,是没有用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应该坚定地在某一个领域里,将全部的时间、资源、精力完全投入、深入运作。想要达成优秀的投资,就要坚定地在早期发掘这些优质的企业,并且敢于重仓。即使到了今天的规模,张维都认为,基石不会寻求投资组合来进行风险规避,而是看明白了一个企业,就持续重点地投入。“我们从来不撒胡椒面,我们管理投资企业的数量是我们同规模同行的1/4,你如果看不明白,你不投;看明白,你要下重仓。像商汤科技,我们投了4000万美元,柔宇科技,我们投入了4亿元人民币。相比较同行,我们更愿意下重仓,这样我们有精力也更有意愿去关注企业的成长。如果投太多企业,没有精力也不会去帮助它,只会搭顺风车。”

掌管500亿资产的基石,已默默选定了自己对标的标杆——巴西3G资本。后者深度参与食品行业收购与整合,目前3G资本运营的企业市值达3000多亿美元,每年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旗下知名企业包括百威、汉堡王、亨氏、卡夫、提姆霍顿咖啡、SAB米勒等巨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

3G资本的创始人当年同样是从投行切入PE赛道,经历长期的经验积累后,形成了极强的全球产业整合能力,擅长大规模、长周期的价值投资,通过取得控股权,导入强大的主动性投后管理,积累现金,不断扩张。

如果可以,不妨小小脑洞一下,当珠峰基石用14亿元的实缴规模,孵化出了12个上市项目,形成了市值总和超千亿的上市公司,那么如今掌管500亿元资产的基石,有怎样的宏图远景值得期待?它距离3G资本还会远吗?
- END -


    关注 新财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