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四步法、制定学习公约……高层们的研讨会还能这么玩儿?

 

“科学至上”高层研讨会以团队学习为炬,将企业创新转型思潮层层点燃。...





中化“科学至上”高层研讨会亮点有二:

  • 开发出“四新工作法”,并在会上首次应用,成为中化的通用方法论
  • 专门设计学习“公约”,让整个研讨过程既有秩序,又不失妙趣


本文是2018年12月推送的第13篇干货,计3244字,阅读时间6分钟。

文 | 中化创新管理学院

来源 | 《培训》杂志12月刊
作为世界500强的中化集团
在2016年底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战略转型
不仅成立了五大事业部:
能源、化工、农业、地产、金融
更是大幅精简了总部职能部门
2018年,改革转型再进一步
重要关头,集团连发两问:
如何激荡中化人的创新思维?
如何凝聚公司核心竞争力?
▼▼▼


对此,中化创新管理学院展开行动,主导召开了
以“科学至上”为主题的大型高层研讨会
。集团及五大事业部管理队伍、内部十位杰出科学家分成七个研讨组,共同参与了这次团队学习。
中化的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的概念最早由董事长宁高宁提出,旨在通过团队研讨的模式来制定战略、达成共识。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化的“保留项目”,适用于任何工作场景。

团队学习改变了以往的决策方式,改从酝酿议题的一开始,就广泛地让相关群体介入,从而使议题本身与客户、市场、一线业务、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例如2016年5月,集团管理层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之后,新的管理队伍就进行了团队学习研讨,梳理出战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随后的2017年3月,集团再次召开了为期三天的“中化四诚相识高层领导力研讨项目”,围绕“坦诚”这一要义,开发出“四诚团队学习法”,即坦诚查问、实诚析因、精诚破障、竭诚达标,借此促进领军人物的自我觉察和及时反思,增强高管团队协同增效的意识和能力。
四新工作法
为研讨设计新玩法


为了更好地聚焦科技创新的研讨主题,学院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筹备,并率先大胆尝试,为研讨会开发出全新玩法——“四新工作法”,研讨全程遵循新理念、新方向、新路径和新行动的“四新”步骤,有条不紊地层层深入。
新理念:探寻价值真谛

这次高层研讨会的主题之所以定为“科学至上”,其实是源于董事长宁高宁撰写的万字长文《科学至上——In Science We Trust 关于中化集团全面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的报告》,文中阐述了对于中化为何转型以及怎样转型的思考。

而作为集团高层管理者,又如何理解这一价值理念的真正内涵?围绕这个议题,研讨会工作坊首先进入了“谈认识”环节。

七大研讨组经过分组讨论,每位学员各自阐述《科学至上》的读后感,分别对文中关于发展大势、转型基础、转型路径、战略定位、规划目标等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现场三位教练的指导,总结小组讨论成果,在会上分享,教练组同时参与互动点评。

在此基础上,大家用“科学至上”的价值观来审视业务、投资和创新,愈发意识到谋划发展要“顺势而为”,共同探寻出求真、求是、求变、求进的“科学至上”在不同场景下的深层寓意。
研讨会各组学员对《科学至上》的理解


新方向:正视现实差距

中化为什么要科学至上?这是“四新工作法”的第二步,也是此次团队研讨急需解决的第二个关键问题。

首先,各小组借助“波士顿矩阵”进行自我剖析,分析集团及各业务板块目前战略布局的短板,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的现状,从而反思自身与“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之间的差距。
随后,学员针对分析归纳出的各项症结展开“犀利提问”,这一环节是工作坊的又一个新尝试。学院首次在每组设立了“记者”角色,专门负责向其他小组“开炮”,以便了解各组对自身问题的看法和改善计划。大家在数轮质询、回答与澄清的过程中“红红脸、出出汗”,进而为彼此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帮助。
“犀利提问”环节


新路径:扫障碍破难题

通过“犀利提问”这种“照镜子”的方式,每个事业部都能更清晰地发现并正视自身不足,随即开始思考对策,采取行动。

首先,各研讨组运用团队列名法,归纳出5~6条阻碍科技创新的障碍;其次,参照“冰山分析法”的模型,将这些障碍分门别类,归为表面原因、过渡原因或根本原因三大类,进而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求标本兼治;最后,借助“中化创新三角” ,确定创新的主体、方式和文化,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思考,逐步破解创新难题。
团队列名法

团体列名法是一种小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收集所有成员意见,防止议题被少数人控制。

  • Step1,小组准备:小组围坐,主持人说明议题,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贡献思想
  • Step2,个人准备:在限定时间内,组员写下个人意见并按序排列,期间不允许讨论
  • Step3,个人发言:主持人指定发言顺序,并由专人负责记录、编号。发言时,每人仅讲自己的一条意见,如某条意见已被讲过,则不再重复,讲下一条,如此循环,直至全员意见讲完为止。过程中,不允许对提出的意见进行评论
  • Step4,小组讨论:组员对每条意见进行讨论、提问,由意见提出者进一步澄清解释,说明含义
  • Step5,小组决策:所有成员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从全组意见中选出若干条(例如五条),并打分(例如最重要打5分,最不重要打1分),再将每条意见的全组分数相加,得分最高者即为集体的最终决策
团队列名法


新行动:吹响前进号角

《科学至上》一文为集团提出了“三个一千”目标,包括三年投资1000亿在科技创新领域、引进1000名科技人才、实现新产品销售1000亿,并细化出16项具体的关键任务。

基于此,各研讨小组根据本组职责和业务范围,制定了各自的三年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对应负责人,持续更新进度。
与过去相比,这一系列举措在技术、机制、模式三方面应需而变。研发创新上,强调更加多元的自主和开放;组织管理上,搭建多层次的中长期激励体系,同时推行项目制,促进内部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商业模式上,探索建立加速孵化器,逐步打通B端(服务于组织群体)和C端(服务于个人群体)产品等,以一个个“小尝试”累积出“大突破”。
学习公约
让研讨既有规矩又有趣


除了“四新工作法”之外,“科学至上”研讨会的过程管理成为另一大创新点。学院为此专门设计了团队学习“公约”贯穿项目始终,无论参与者职级高低,所有人都自觉遵守,整个研讨氛围变得有序又有趣。

  • 科学分工


整个高层研讨会包含五个工作组,分别是研讨组、新闻组、录制组、物料组和秘书组,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保证了团队学习的畅行无阻。在七个研讨组内,每组又设立了九个角色,前文提到的负责“犀利提问”的“记者”就是其中之一。
研讨组的9个团队角色


  • 创意竞争


与此同时,研讨会还引入了竞争机制,以“进度榜”形式呈现各组的积分排名,最终PK分胜负,正向激励学员。其中不乏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创意评分项,例如,所有参与者的手机都要全程静音,并按要求放入“停机坪”;研讨会上实行“无总称呼”,喊他人“某某总”要被扣分;建立微信群,分享内容需是研讨会上高质量的经典语录……
研讨会顺利告一段落后,学院系统总结了各事业部的经验做法,迅速提炼出一套简单高效、实用易上手的结构化团队学习参考方案——《团队学习手册2.0》,从引导、案例、工具三个篇章入手,共享给各经营单位进行实际运用。
《团队学习手册2.0》


“科学至上”高层研讨会以团队学习为炬,将中化人的创新转型思潮层层点燃,“五个坚持、一个里程碑”的重要共识也由此达成。

五个坚持、一个里程碑

坚持“科学至上”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全面改造公司的文化与基因;

坚持“全面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是集团顺应大势的必然选择,体现全体中化人的责任担当;

坚持“科学技术驱动”,实现“行业领先、受人尊敬”的企业愿景;

坚持“全面转型”,推动创新升级工作全面落地;

坚持以“创新平台公司”汇聚内外力量、实现公司愿景、履行企业使命,打造坚实的组织基础;

吹响公司全面转型升级的号角,成为集团创新发展的“里程碑”。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12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用人工智能管理人才,你怕吗?细说“把权力交给大数据”

万科副总裁:最好的团队,要向魔兽世界学习

为什么从阿里离职的人,能够占领互联网半壁江山?

这是我五年来手写笔记的经验,打包分享给你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