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戈 为什么说袁世凯不如曹操

 

我觉得,袁世凯在晚清,无论权位还是野心,都无法望东汉末年的曹操之项背。...



袁世凯最像谁,在其生前身后,都是流行论题。参照系中,名头最响的应是曹操。试举两例。张国淦说,宣统三年(1911年)他在东北与于式枚谈起袁世凯,于式枚忆及往事:“袁自朝鲜回国,在北洋散居闲曹,以家世关系,常到幕府(于时在李鸿章幕)指画东边往事,人皆喜聆其言论,目为一世之雄。每袁至,咸戏以曹操呼之,彼亦漫然应之。余暗窥其举止,确非常人。其后,袁编练武卫新军,以至督北洋,进军机,扶摇直上,今日虽退居彰德,然其势力分布半天下,现在朝中无人,实深隐忧。”(张国淦《北洋述闻》)据察存耆回忆,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袁世凯到他家拜访他的父亲、时任内务府大臣的增崇,对他非常客气,大加笼络,事后他把二人见面的过程说与旗人老师,老师说:“瞧瞧人家,这才真正是干才。要是多有几个袁世凯,中国何愁不强!”随后又道:“可是外边都说袁世凯居心叵测,也许和曹操一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也真说不定啊。”(察存耆《袁世凯与奕劻》)这两个故事,正好从两个侧面,印证了晚清时人对袁世凯的观感。

袁世凯


不过我觉得,袁世凯在晚清,无论权位还是野心,都无法望东汉末年的曹操之项背。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令诸侯虽近空谈,挟天子则是事实,以致在朝堂之上,不是皇帝,胜似皇帝,权力之大,一时无两。相比之下,袁世凯可差远了,慈禧在时,慑于积威,他不敢造次,载沣摄政,令他开缺回籍,他也只能从命;而且,直至大清将亡,他的政治野心,止于君主(虚君)立宪制下的内阁总理,尚无称孤道寡之志(徐世昌语),这也是他比不了曹操的地方,曹操固然生前并未称帝,不过其心思昭然若揭,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可为注脚(曹操明明能称帝而不称帝,与后来袁世凯明明不能称帝而偏要称帝,形成了鲜明对比:曹操堪称雄才大略,袁世凯有雄才而无大略)。

电视剧中的曹操


袁世凯与曹操的相似之处,更多表现在一种假设:假如没有他们,历史该当如何。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给曹操安排了一句台词:“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虽是小说家言,却也一语中的。假如汉末无曹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情形必将加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形必将加剧(这两句诗皆出自曹操《蒿里行》)。袁世凯在民初的角色也是如此。他曾对徐世昌说:“以予自问,虽才不足望古人,而并世似无居予右者。”在他生前,民国虽遭遇重重危机,至少保持了统一和安定;待他一死,立马陷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这便显出了他的历史作用力。他并非治理民国的理想人选,然而一旦没有他,民国只可能更糟糕。

除了曹操,袁世凯还曾被比作与曹操同时代的袁绍、袁术兄弟。晚清写信、写日记等,涉及政坛大佬,好用或不得不使用隐语,譬如以“本初”代指袁世凯,本初即袁绍字。戊戌六君子被捕之后,林旭在狱中作诗致谭嗣同,后两句云:“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千里草者,董也,此处指董福祥,本初指袁世凯。此前对于游说哪支军队进行兵变,康党内部曾有争议,林旭主张用董福祥军,谭嗣同主张用袁世凯军。袁世凯死后,黄兴挽联则将其比作袁术:“算得上四十年来天下英雄,陡起野心,假筹安两字美名,一意进行,居然想学袁公路;仅做了八旬三日屋里皇帝,伤哉短命,援快活一时谚语,两相比较,毕竟差胜郭彦威。”袁公路即袁术。相比袁绍,袁世凯与袁术显然更近一些,都曾僭号天子,为诸侯所不齿,遂因此而败亡。不过,袁世凯对袁绍、袁术兄弟,一向看不上眼,不愿与他们相提并论,所谓“淮南袁术,唤蜜身死,河北袁绍,国破家亡”,都是不祥之人,令袁世凯谈及袁氏世系,“每叹息唏嘘不置”(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

位于四川的桓温塑像


越过汉末,行至东晋。此期出现了一个与袁世凯十分相似的人物:桓温。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有一条笔记叫“袁世凯似桓温”,称清末张之洞、袁世凯同在军机处,被时人比作蔺相如、廉颇,他以为这是善颂善祷之辞,在他看来,张之洞似王导,袁世凯似桓温。此言皮里阳秋,立意终归是批评:王导清谈,只具偏安之才,桓温豪雄,则有不臣之心。

无独有偶,光绪三十四年底(1909年初),袁世凯被罢官,恽毓鼎致端方密电,亦以桓温代指袁世凯:“桓温之得罪也,外间皆未窥真相。光宗上仙,颇有红丸之疑,不啻梁冀之于质帝矣(且结中常侍)。伏皇后曾奉献帝衣带诏,使除曹阿瞒以复仇,相王亦与闻焉。是日罢相制书,本有跋扈不臣,万难姑容八字,以褫职编管处之。代相独与谋,力为解,乃易今文。北骨第二次入对,力陈桓温之才可用,弃之可惜。相王言:予亦知其有才,但予不忍用之,如用之,予无颜以见元祐皇太后。北骨乃不敢置词,惟云:桓本有去志,可否使乞骸骨,因而允之。相王不悦云:公勿哓哓,奉行制书可也。”(朱宗震辑《端方密函》)此信虽有捕风捉影之处,却可视作晚清时期政治密信的代表作,其中桓温、曹阿瞒皆指袁世凯,光宗、献帝皆指光绪,伏皇后指隆裕,相王指载沣,代相指世续,北骨指张之洞。对照东晋史,当年王导在朝中掣肘桓温,而今张之洞则为袁世凯助力。黄濬称张之洞似王导,未免低估了他的胸襟。

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再次与桓温联系起来。好玩的是,这回说他像桓温的竟是他的儿子们。张伯驹《续洪宪纪事诗补注》第八十七首云:“三公四世竟忘恩,不恤遗羞到子孙。青史千秋谁得似,阿爹端合比桓温。”注释曰:“某岁,余与项城(袁世凯)四、五、六、七、八诸子同车往彰德洹上村,祝项城正室于夫人寿。于车中谈及项城在历史上比何人。克端曰:操、莽耳。克权曰:可比桓温。众论乃定。”骆宝善评点袁世凯函牍之时也曾讲过这个故事,结论是袁家诸子“大不敬得很”。他们似乎都不大看得起桓温,拿桓温比袁世凯,意在贬斥。

与之相反,我对桓温评价甚高。后世之所以批评桓温,一在篡位之举,二在北伐不成。第一点在打破了三纲的今人眼里应该不是罪过,第二点则受制于彼时天下大势,南北之争,汉胡之争,前者正处于弱势,况且朝中有些人不愿桓温克成大功,以免危及皇权和他们的既得利益,故而处处掣肘,当然桓温自己的决心也是一个问题,这三重因素相加,导致了他的失败。抛开这些,单论其人,桓温文武全才,英略过人,乃是东晋第一流人物,纵观东晋百年,没有哪个人敢说能压他一头。要说缺陷,他身上多少有些书生气和妇人之仁,以至重大关口,缺乏决断。说到底,他还不够狠毒,不够无赖——这是成就大事的必备因素——如朱熹所云:“谢安之待桓温,本无策。温之来,废了一君。幸而要讨九锡,要理资序,未至太甚,犹是半和秀才。若它便做个二十分贼,如朱全忠之类,更进一步,安亦无如之何。”(朱熹《朱子语类》)大意是,如果桓温像朱温即朱全忠那样“做了二十分贼”,东晋早就完蛋了。

袁世凯的性情、才具和归宿,的确与桓温近似,难怪从清末到民初,屡有人把他们比在一起。譬如这二人都是一面英雄气概,一面枭雄手段,都是当世一流人物,可惜限于时代与国度,不能成为超一流人物,都足以坐镇一方而不能扫平天下,最终都以野心膨胀的悲剧收场:桓温称帝不遂,袁世凯称帝失败。不过,他们的称帝之举还是有些区别:桓温称帝发生在帝制的脉络之内,袁世凯称帝发生在帝制的脉络之外——当时帝制已经终结。由此可知袁世凯所面临的时势远比桓温复杂,三国两晋南北朝属于中国史上的小转型,清末民初则是中国史上的大转型,是谓“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不仅指向胡汉之争,还指向中西之争和古今之争,置身其中,袁世凯的种种尝试与挫折,已经自成镜像。



再说两句题外话。论袁世凯像谁,属于事实判断,此外还有一种预期,即希望袁世凯像谁。这则反映了时人的政治心理。清末民初的国人,最希望袁世凯效仿华盛顿。譬如武昌起义之后,鄂军总司令黄兴曾致电袁世凯:“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亦当无有不拱手听命者。”(《闵文昌旧存有关武昌起义的函电》)意在勉励袁世凯当拿破仑和华盛顿。稍后南北和谈,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致电梁士诒,请其转告袁世凯:清朝必亡,民国必成,要学华盛顿,莫学王莽、曹操。数年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劝他“做中国第一任的华盛顿,不要效法法国上断头台的路易”……如此种种,可用梁启超的一句话来概括:“诚愿我大总统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愿我大总统以一身作中国过去旧奸雄之结局”(梁启超《上大总统书》)。可惜诲而谆谆,听我藐藐,袁世凯最终还是重蹈了“中国过去旧奸雄之结局”,此恨绵绵,竟无语凝噎。

原标题:《袁世凯的镜像》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关注 大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