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看一集哭一集…

 

建议多刷...



点击上方“剧能说” 可以订阅哦!
有这么一部纪录片——虽然大部分时候它都以黑白的画面呈现人物,以单一的旁白叙述故事,但是,它却呈现了最为丰富的、最厚重的一段历史。

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没有事先设计好的情节台词,有的只是教授们的随笔、回忆和一段段历史的平铺直述;有的只是当时的学生、现在的大家们饱含深情地回忆,却胜过了多少浓墨重彩的演绎。



这就是纪录片《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这四个字儿提起来都让无数学子神往不已,毕竟如果拿着这个金字招牌叙旧,随手晃一晃都能招来一个大师;不过,开始看的时候,看到纪录片中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小剧恍惚以为回到了自己的大学:

大学里,同学们“商业互吹”,互相拉关系:





尊敬归尊敬,同学们也会私下吐槽老师的外语发音不准。

比如当时的外文系学生杨苡,就嫌弃吴宓的“陕西英语”不地道



教授也会有自己上瘾的饮食癖好

闻一多非常喜欢吃茶,但是因为手头拮据没有办法吃茶,写信给妻子抱怨。







因为粮食供应不足,男生想出了一个办法,“厚颜无耻”地跟女生抢饭吃。

先吃半碗饭,赶紧吃完以后再盛一碗(看这个标准的扔飞镖抢饭姿势)。



学生也有不想上课的时候,比如,汪曾祺和巫宁坤相伴逃课去泡茶馆





学生不上课,老师忍无可忍,只好祭出不及格的威胁大刀



看着这些琐事,感觉西南联大强大的光环笼罩下的,也不过就是平常大学里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学生之间看不顺眼,吵吵架;做出成绩了,大佬之间互相吹捧;偶尔不想上课,就逃学去玩儿;聚在一起吐吐老师的槽……

如果西南联大仅有这些,那它不足以成为一代人魂牵梦萦之所在。这所大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后来的大学: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

君子之争,国家为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局动荡,求学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南京沦陷,长沙危在旦夕,于是再度搬迁,最终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大名校教授们齐聚西南联大,群英荟萃,大师云集。



不过,合并也带来了麻烦,不同学校间互相不服气,比如说北大就因为不服清华的教授担任中文系院长而起争执,甚至要求分校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领导学校,三校校长中,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校长逐渐退居幕后,全力支持年龄最小的清华校长梅贻琦校长开展教学等活动,为此,蒋梦麟还被傅斯年责怪“不管西南联大的事情”。

对此他回应道:“很想把你们一棍打死。”真是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哈哈哈哈。



从一开始,蒋梦麟校长的退、张伯苓校长的让,为西南联大能够成功联合奠定了基础。而之后梅贻琦校长的不偏不倚,更是为学校的存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华有庚子赔款做后盾,三校共用之;梅校长拿着清华的“私房钱”,分发给联大的各位教授.....





清华、北大、南开。三所著名的高校,同时南迁,为的只是保留民族的文明之火。国难当头,文化一退再退,却从不屈服。虽有争吵,但校际与校际之间没有私利之争,有的只是渴求民族复兴的国家大义。



自由开放,勤恳治业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密集度最高的时期之一,他们有着最好的教师资源——社会学的费孝通、潘光旦,中文的王力、钱钟书、吴宓等,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培养出两位诺贝尔获得者的吴大猷,还有来自国外的著名诗人燕卜荪,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这些人,当时都是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的教师。搁到现在,要是能遇到三个四个这样的老师,学生怕不是在梦里都能够笑醒。
西南联大的学风极为开放自由。联大一年级不分院系,一律同等待遇,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大一就和杨振宁一个班;而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经常在大树根儿下念古诗
在课程方面,为了公平,联大开放性的放宽了口径,同一门课程,观点不同的人可以同时讲授,同台竞技,熠熠生辉;例如国文课,所有的国文课教授一年级都开两个礼拜课,内容涉及诗词歌赋、古今中外,被学生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教授们对于学生极度宽容自由,给了学生无限的发挥空间。

闻一多的课上允许学生抽烟
联大的学生郑敏回忆到,联大是一个最自由的地方,只要把课内的事情完成了,课外干啥,没人管。





对待学生开放自由,而教授们在治学方面,极为严谨负责。

沈从文先生每次上课都会把自己批改的作业发给大学,有一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
朱自清先生虽有助教,也依然亲笔批改学生的作文;闻一多先生讲授的离骚,被汪曾祺赞誉道:“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就是这样充满着自由气息的联大,孕育着思想、孕育着独立、孕育着民主。就像巫宁坤先生所说,联大,当时聚集了非常多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到后期西南联大开办报纸,成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
苦中作乐,刚毅坚卓西南联大毕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战火连天,民生凋敝,即使是在学校这个本该最无忧无虑的地方,老师和学生们也不得不经受生活的艰辛。

建校初,因为没有经费,西南联大的校舍几经易稿,负责设计的梁思成最后忍无可忍,冲进校长办公室,把设计图狠狠砸在梅校长办公桌上:“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还要我梁思成干什么?”而梅校长则是歉疚地说:“思成,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这样的校舍,在华罗庚回忆中有提及:“晚上牛擦痒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猪马同圈,而我则与之同作息。”

“那时,我的身份是清高教授,呜呼!清则清汤之请,而高则未也。”
就是这样的条件,许多当时有名的学者,或携妻带子、或只身前来,甚至不远万里,归国奔赴,纷纷选择到西南联大教书。

闻一多拒绝了老友留在武汉的邀请,不顾妻子的劝阻,毅然决然参与南前步行团,前往昆明,和儿女告别之话未出,便潸然泪下;陈寅恪不顾眼睛失明的危险,前往昆明。







条件虽艰苦,但是大家心态开朗平和,在从长沙前往昆明的途中,有人感慨道:若无此次旅行,何能知祖国的伟大;闻一多在路途上写生、在窑洞里唱歌....





没有吃的,联大的女同学们就吃胡萝卜,因为既能充饥又能养颜





而与日军的空袭带来的对于文化的摧残相比,艰苦的生活条件根本不算什么。由于一路南迁和战火的摧残,很多参考书籍遗失。大多数情况下,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在撰写专著的时候,要凭借自己的记忆。

而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要躲避空难。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费孝通先生的《禄村农田》、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罗庸的《鸭池十讲》、吴宓的《世界文学史大纲》、汤用彤的《中国佛学史》、赵九章《大气之涡旋运动》,等等大批性奠基性论著,都完成于战时昆明。





教授们专注于研究到何等地步呢?有次日军空袭,金岳霖仍旧呆在教室里,尖锐的嘈杂声和嘈杂的人声竟然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据陈岱孙回忆,躲避空难以后,“看到遍地炸余……金先生还站在中楼的门口,手上还拿着他没有放下的笔。”以至于之后大家一定要金岳霖保证,空袭的时候要和大家一起走。

八音合奏,嘉荫长留西南联大的8年,是非常辉煌的八年。这所大学只存在了八年,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这样密集的人才产出,即使是放到物质条件极为优厚的现在,也是一个奇迹。

“那个时候的留学生,在出国之时,船开出去看到中国的领土上炮火连天,惨状难以描述,满船的留学生扑到船尾痛哭,立誓学会西方的本领救国救民。所以好多人的专业转了好几次,多学一点是一点。”正如《晓说》中所说,那时的知识分子只有一个纯粹的信念,就是救国。

所以教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试图从无到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文化体系;学生们一心想着报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摆脱国家落后的局面。







一个真正的大学该怎么创建?其又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看完这个纪录片,相信你会有自己的感悟。

----------

最近微信又改版啦,为了不让大家错过我们【剧能说】的推文,小剧手动做了一个简单粗暴设置【星标】的方式,快快get起来!

来到【剧能说】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上角,然后点第一项 设置星标
如果你的选项里没找到星标也没事,用和上面同样的方法【置顶公众号】就行啦。

PS:大家有什么想看我们写的剧,欢迎来留言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关注 剧能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