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演出的那家小酒馆原来在这里!成都还有哪些文艺的地方?

 

成都那些事儿...



成都有太多的标签,

茶馆、美食,悠闲、慵懒,

……

喝杯盖碗茶,品尝老成都味道,

逛逛美术馆,走进活力新成都。
1
喝杯盖碗茶
鹤鸣茶社
隐匿于市中心的老店
说起成都的慢,茶馆文化不得不提。一盏盖碗茶,一把矮竹椅,一份报纸或者与三五好友打打麻将聊聊天,便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时光。

鹤鸣茶社是成都市区内少有的还保留着民风古俗味道的茶社。从人民公园的正大门进入,经过金水桥往左拐,便可到达。


露天的庭院里,竹木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周围的亭台、茶棚可以避雨遮阳。

进入茶社,选好位置就可以点茶了。10-30元之间,有十几种茶可供选择,再提上一壶热水,自己亲自动手,便可以无限续杯。
拿着工具的采耳师傅和长嘴壶表演者在喝茶的客人之间穿梭,茶客们打牌、遛鸟、看书、摆龙门阵,仿佛人人都有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观音阁
福佑之地
相传一百多年前,双流彭镇发生了一场几乎烧毁了整个小镇的火灾,唯独有一家店铺毫发无损。

当地人说是观音显灵保佑了这个地方,所以那家店铺被人取名为观音阁。

民国时期开始,观音阁成为一个茶铺,留存至今并仍在营业。
凌晨4点,老板李强就开始为茶铺的开市做准备了,点上蜂窝煤把装在茶壶里的水烧开,再倒入一个个绿色老式保暖瓶。
李强承包了观音阁20多年,老灶、墙上的宣传语句和画报还有包浆了的矮竹椅都保持着原样。
镇上的老人来这里喝茶,一块一杯一位。与朋友闲话家常、看报打盹,这里就像是第二个家,不少老人们都有自己的固定坐位。
2
老成都味道
鸳鸯楼 
城市深处的市井油烟


即便是成都本地人,也不一定知道鸳鸯楼的所在地。

这两栋藏于红瓦寺街18号的老房,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职工宿舍。

鸳鸯楼实际上没有名字,只因这两栋楼的房屋格局完全对称,便得名为鸳鸯楼。
破烂的门窗、斑驳的墙壁、楼内纠缠的电线,鸳鸯楼看似凌乱不堪,却能一秒让人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上世纪。

鸳鸯楼很像香港老电影里的样子,老旧的生活气息给了它烟火气十足的市井风情。一些摄影爱好者喜欢在这里打卡,前来“逃离繁华”的旅行者也越来越多。
但鸳鸯楼的住户依然照常生活,一到饭点,点开摆在走廊的灶台,油烟和饭香味便开始在楼道间弥漫盘旋,也许这就是最纯正的老成都味道。
奎星楼街 
汇聚成都美食
奎星楼街距离宽窄巷子仅需步行十分钟。

在时间的轮转中,宽窄巷子逐渐让给了游客观光,而曾经的公馆一条街奎星楼街被本地人用涂鸦和美食填得满满当当。

白天的奎星楼街比较安静,偶有一些年轻人过来与涂鸦墙合影打卡。


到了傍晚,两旁的商家开始陆续开门,奎星楼街便渐渐显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火锅串串麻辣烫、冰粉鸡爪蛋烘糕……成都美食的香味开始在街上飘荡。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店门口坐着小凳排队,资深食客们聊着天交换着美食情报。这些执着的美食家,一定要吃到最纯正的味道。
3
文艺新成都
东郊记忆
历史与创意的碰撞


始建于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被改造成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后来又因其特有的工业特色建筑,被改建为以工业遗址为主题的文艺创作交流园区,取名为东郊记忆。


这里设置了五个特色主题景观区:主入口的钢主题区域、北入口的计划经济主题、铁轨院落枕木主题、东入口的生态复育主题、当代艺术部落砂石材料主题。
还有16米高的大车间改造为的影院和剧场,苏联援建办公楼改造的酒店,还有作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数不胜数的音乐演出。
小酒馆
赵雷演出的那家小酒馆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首《成都》唱红了小酒馆,也唱红了“玉林路”。

许多文艺青年们慕名来到成都,想要在玉林路的尽头找到小酒馆。实际上,成都只有玉林社区和玉林东西南北路,玉林路的尽头也只是二环高架的出口。
成都小酒馆一共有三家,分别在玉林西路、永丰路和万象城。

1997年,成都摇滚教母唐蕾创办了玉林西路的小酒馆,配有摇滚乐队现场演出。小酒馆走出了阿修罗、声音玩具等乐队,成为西南地区的音乐先锋集结地。
如今这家店早已不安排演出,仅供客人们喝酒聊天。

赵雷演出的那家小酒馆是永丰路的芳沁店。

万象城店是最新的一家店,店内面积比较大,不管是安静看演出,还是跟着节奏随意摇摆,这里都有足够的空间。
小酒馆基本每周都会有乐队演出,可以网络订票或去现场买入场券,不过要提前查清楚是哪个分店的演出。
近日好文
▼▼▼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体事业部
参考孤独星球杂志
图片来自于网络
责任编辑:昱萦
投稿邮箱:mszktravel@163.com


    关注 金台西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