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读计划第八周:《阴翳礼赞》读书笔记精华分享

 

下面分享的是肆读第八周《阴翳礼赞》的读书笔记...



下面分享的是肆读第八周《阴翳礼赞》的读书笔记
Rachel:#4.22Rachel的一句话笔记#在发达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丝古韵和安逸是很多现代人的梦想。在建筑风格,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追求过往与现代的融合,这不仅是日本人的企望,相信很多中国人美国人也也是这样。也许正是失去了我们才逐渐意识到珍贵。但是应该怎样去保护这份柔弱,幽静呢?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听说的一个事情。家长附近有个村庄已经申请了古村落遗产,资金到位以后,但是当地政府做的只是拍几张照片去交差并没有实际把资金投入进行村寨的维护。暂且不追究这个事件的真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我们常常以悠久的历史喂傲,但是谁去调查过,除了书本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活历史到底生存状况如何,我们又能去做什么。如果历史遗迹的保留只是为了旅游也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文化呢?

Yoga:4.22#树有树的尊严,人有人的品性,鱼有鱼的逻辑。世间万物自有其各自的行为规则和尺度。而人的质地,却并不在于是不是有外表张显出的所谓文化和所受过的教育。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处在哪个阶层,都能从细节上甄别出某种做人的基本质地。细节,永远能折射出人性的闪光或晦暗。

乐悠然: 4.22#乐悠悠的一句话笔记# 我们的祖先把所有事物都变成了诗一般美妙,甚至在住宅里面最不干净的地方,也和花鸟风月结合起来,变成了雅致的场所,使我们置身于浮想联翩的环境之中。西洋人把厕所视为污秽之物,甚至忌讳在公开场合提到它。和西洋人相比,我们可以说是聪明得多,确实领会了风雅的精髓。日本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和一味药,很多方面值得国人学习,一些愤青简单粗暴地逢日必反,最为可笑、讨厌。敬畏自然和神明、敬畏先人留下的遗产和传统是非常必要的。

D.:4.22 #邓的一句话笔记# 谷崎润一郎对阴翳的描写是那么的温润而有灵性,阴翳里的建筑、庭院、女人、舞台、漆器餐具、日式料理、壁龛、书斋等等,影子的浓淡重浅里便已有无限风情了。在他的描述中脑海中一遍遍感受到老旧物体于不动声色中耐住时光打磨的美,那是一种即使外表斑驳也挡不住那种摄人的美丽啊。

他们的“祖先开头是不得已住在昏暗的房子里,但不知不觉地在阴暗之中发现了美,不久便进而为了美的目的而利用明暗了。”“看来我们东洋人具有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寻求满足而安于现状的性格,对阴喑不会感到不满,而是听其自然,不去强求,沉醉在这种幽暗中并努力去发现自己独特的美。”阴翳美已然不仅是一种审美观了,更是他们骨子里深埋的一种文化观。正因为有黑暗才能衬托美丽的光线, 正因为厚重的黑暗才撑托起了羽毛般轻盈的光明。

文中的字字句句都能感受到他对于本土文化的疼惜。在面对以科学技术为先锋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冲击时,他担心日本文化的消失,提醒人们要开辟自己的天地,要重视固有习惯和生活情趣。面对灯火光明的城,过去的黑暗开始渐渐褪去,新旧交替不可逆转,他不安、他惶恐、他无力。他在黑暗中成长,他就用他黑色的眼睛来找寻阴翳的美。

“我完全理解现今时势之可贵,夫复何言。日本既然已经沿着西洋文化的道路迈进,置老人于不顾而勇往直前,也就别无他途。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要我们的肌肤不改变颜色,就只有背负加于我们身上的沉重损失,挣扎前进。我写这些随笔的用意,是希望在某些方面,例如文学艺术等方面,还可能留有弥补这个损失的余地。我想至少要在文学领域里,把正在消失的阴翳世界呼唤回来。我想把文学这个殿堂的屋檐弄得更深沉些,墙壁更黯淡些,把多余的东西推进昏暗里,把无用的室内装饰剥掉。即使做不到家家如此,哪怕有一家这样也好。结果将会如何,请诸君熄灯一试!”

淡漠了熟悉: 4.22#淡漠了熟悉一句话笔记#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

春天: 4.22#春天的一句话笔记#第一篇中看到:“如果是那种对科学文明的恩泽置之度外,在偏僻乡村结庐而居的,自我陶醉、附庸风雅之流又另当别论。但拥有相当人口又住在城市里的家庭,无论怎样按传统的日本方式装修,总不能把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取暖、照明和卫生设备一概加以排斥。”

读这一段的时候,我想起曾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看到的一些内容,很长,仅截取一下部分放在这“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一会另附一段原文)人们模仿先贤、模仿优雅、模仿繁文缛节,即是深深不自信的表现。

jojo: 4.22#jojo的一句话笔记#第14页,读日本邻居写的书,难免会一样样联想到咱们自己。房屋、玉器等比起西洋blingbling刺目的美,的确是有些黯淡,但就是这种缓慢的、自然的、放松的氛围或者说调调儿,被历代文人奉为儒家风骨,这跟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韬光养晦”哲学如出一辙。器物反映的正是人的追求。这也让我想到做房地产时,在样板间装修风格的选择上,会有一些固定模式,比如,中小户型一般都是时尚靓丽轻快的,采用水晶、玻璃、瓷砖等装饰材料较多,而大户型包括一些别墅产品,中式风格则是一大选择,木质地板、书架、门窗等处处透出时间的沧桑感,色调也多是深咖、黑、深红等,有的地方甚至故意做旧。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装修一定不要中式风格,感觉太老旧了,还有点土气,近几年再想,如果给我间房子装修,一定不要时尚风了,还是老木桌子用着舒服,还是棉麻材料感觉放松。

Da:4.22#Da的一句话笔记#生活的美有多种状态,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有时会不经意出现,有时需要细细感知。

林涛: 4.22#林涛的一句话笔记#,喜欢这本小书的人一定都是有一颗追求生活之美的心吧?建筑之美从来与文化不可分割,记得有一个到日本打工的朋友回来感叹,京都等地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中国唐宋风格的建筑。

作者在文字间不经意地总在透露着一股东方文化的美学意味,也在感叹,如果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活器物能完全衍生自东方文化,一定是独特而别具一格的,东方的魅力也会更加熠熠生辉。作者虽然写的是建筑与器物,但处处透露出对东方文化的一种向往与崇敬。

静静静: 4.22#静静静的一句话笔记#日本房屋阴暗,却在阴翳中发现美。联系中国建筑的回廊,讲究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美。

静心: 4.22#静心的一句话笔记#阴翳是光明(明亮)的对立面,从字面上看,意指昏暗、隐蔽、晦涩。但在作者谷崎润一郎的笔下,我们仿佛置身于东方古老建筑的房间中,四周的背景是黯淡无光的,正午的阳光透过格子窗的玻璃和糊纸投射进来,留下光线的侧影,营造出朦胧美丽又富有想象的空间。这是日本的建筑常态,虽未曾涉足这个国度,但已心生向往。文中作者认为,和气候风土不无关系,“我们的祖先开头是不得已住在昏暗的房子里,但不知不觉地在阴暗之中发现了美,不久便进而为了美的目的而利用明暗了。”听其自然,反过来沉潜其中,努力去发现自身独特的美,这也侧面反映了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

姚深深: 4.22#姚深深的一句话笔记#

《阴翳礼赞》作者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作家。

唯美派: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的文学流派。该流派受西方各种颓废主义思潮影响,从个人情趣出发沉湎于风花月色和生活的享乐之中,追求病态肉感和艺术上的颓废美,并对人生抱以游戏的态度。作品基调幽暗、感情放纵、辞藻艳丽。将文学引向唯美主义和艺术之上主义,把艺术视作回避现实的避难所。该流派是日本近代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以及后来的川端康成。

朱华麟: 4.22#朱华麟的一句话笔记#曾经想过为什么以前的厕所都不和房子建在一起,还是会往排污技术的方面考虑,但是作者往风雅的方向解读,实在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文中所描述的理想厕所实在因脑洞不够大想象不出来,但还是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散发出的美感。对于阴翳礼赞的理解,首先让我想起的《晓说》里晓松对日本的观感,日本人因为特别介意别人的感受,不想妨碍到别人,所以什么东西都希望藏起来,烟囱藏起来防止饭香四溢,床也要藏起来,是否因为藏多了,就会想去给“藏”这件事赋予美感呢?

走之底: 4.22#走之底的一句话笔记# 阴翳礼赞“我写这些随笔的用意,是希望在某些方面,例如文学艺术等方面,还可能留有弥补这个损失的余地。我想至少要在文学领域里,把正在消失的阴翳世界呼唤回来。”作者不是不知道时代已发展,他只是固执地留恋着老式的住房建筑,木纹和纸所具有的柔与温情,文房用具、餐具和金屏风里的阴翳美学,他慨叹“引进外国的文明利器固然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不重视我们的固有习惯和生活情趣,略加改良而适应我们的传统呢”;他赞叹日本古典戏剧“能”的服装和“能乐”舞台之美、“文乐”的傀儡戏里女性幽灵般的美,认为“我们祖先的思想方法就是这样 ,所谓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所造成的阴暗的模样以及阴暗的对比”;他痛惜照明过剩、借老人的牢骚表达对纯日本式城市的情趣、各地乡土风味的菜肴的眷恋,指出“这种连深山 密林中的阴暗也要掠夺一空的做法,是多么愚昧无知的行为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打上西方文明的烙印,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这不单单是作者眼中的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所面对的现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和传统思维方式如何随着时代发展得到扬弃是个很大的话题,作者也并不奢望扭转乾坤,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谱写阴翳礼赞来影响文学艺术的审美,把文学这个殿堂的屋檐弄得更深沉些,把无用的室内装饰剥掉,哪怕有一家这样也好。

静: 4.23#静的一句话笔记#作者真是喜欢“风流”这个词。电灯也是风流,厕所也是风流。“手泽”一词,恍然大悟,原来文玩爱好者花了无数时间心力,将一串心爱的珠子打磨出自我的印痕与岁月记号,其本相无非如此而已。至此我明白本书为何要叫做“阴翳礼赞”了,作者所喜爱的,所赞美的,多是“污秽出文雅”。不得不说风雅出了新高度。诚会玩啊!

淡漠了熟悉: 4.23#一句话笔记#中国人也爱玉石,那种经过几百年古老空气凝聚的石块温润莹洁,深奥幽邃,魅力无限。这样的感觉不正是我们东方人才有吗?这种玉石既没有红宝石、绿宝石那样的色彩,也没有金刚石那样的光辉,究竟爱的是什么呢?我们也弄不清楚。可是一看到那浑厚蕴藉的肌理,就知道这是中国的玉石,想到悠久的中国文明的琐屑都积聚在这团浑厚的浊云之中,中国人酷好这样的色泽和物质,也就没有什么奇怪,可以理解了。

小樊: 4.23#小樊的一句话笔记#看完十章以后,才算初步理解“阴翳礼赞”的中心是什么。或许我们太过于赞美光明,而忽视了阴暗。适时的阴暗,恰当阴暗,会让人宁静,也会让人感到浪漫。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一说到浪漫就会想到“烛光晚餐”。幽暗的光线制造了朦胧暧昧,才会让彼此变得神秘而又有诱惑。再者,环顾四周,凡是文艺之人,他的生活环境中一定有一部分是阴暗朦胧的,那样才能衬托出应有的宁静和不俗。我觉得,当我们想自己一个人静静的时候一定不会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一定会是一个幽暗角落,听着缓缓的音乐,沉浸在思绪中……这就是阴翳之美.

证明—虚荣—助人: 4.23#证明-虚荣-助人一句话笔记#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所构成的阴暗的模样以及明暗的对比。东洋人具有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寻求满足而安于现状的性格,对阴喑不会感到不满,而是听其自然,不去强求,沉醉在这种幽暗中并努力去发现自己独特的美。而西洋人富有进取心。同时还有肤色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东洋人选择了阴暗色泽。

“灯光照射的黑暗”,怎么有点灯下黑的意思呢?

乐悠然: 4.23#乐悠然一句话笔记#作者笔下的懒惰其实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状态,舍弃一些过多的物质或外在的追求,才能听见和跟随自己的内心,所谓悠然才能见南山(见心明性),西方已经在追求一种更有品质的被东方人放弃的慢生活。

Cara: 4.23#Cara的一句话笔记#无用之美,是今天下午参加过一个写作工作坊后,徜徉于书店,再次邂逅的小书。十分有趣的侘寂,有些衰落之赞歌,又讲减持和精进。正巧另一友人读陈寅恪南北朝史,看到我推给他的书名,竟突然提及了欲望之盛。有意思的点在于,极简亦可能浓缩,节制反而出现迸发。除了原本看到的减法,还悟出一点点相反相成的意思来。

燕子: 4.23#燕子一句话笔记#看了前面同学的笔记才发觉书名为什么叫阴翳礼赞了,作者很细腻的描绘了生活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美!从厕所到神龛再到女性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Da: 4.23#Da的一句话笔记#作者喜爱的、赞赏阴翳之美,更多的是体现在东方文化、物件之中,这恐怕也正是东方与西方美差异之处。比如中国人发明的纸张手感温软折叠无声给人温情亲密之感,而西洋人发明的纸张过于光滑除了使用价值而无任何感觉;中国人的饮食器皿古色古香,比西方锃亮的饮食器皿更有魅力;东方的玉石温婉润泽比耀眼灿烂的西方宝石更加可爱...

午夜阳光: 4.23#午夜阳光的一句话笔记#厕所能使人精神安然,我第一次这么听说,可以获得风雅的真髓,也在想理想的厕所是什么样,这个很脱离于我以往的生活经验。接着往下读,发现作者喜欢带有时代的云翳感,“雅致”中要有几分不洁有碍健康的因子,一下子便明白了为什么叫“阴翳礼赞”了,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也让我想起日剧中旧旧的感觉,我很喜欢古旧的感觉,更加安全稳固。作者对于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环境上升到自己的心灵感受,身体与环境融为一体。

春天: 4.23#春天的一句话笔记#正看到日本的厕所文化,忽而想起“音姬”这个东西。竟还开发出专门的app。在我国,由于受文化断代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哭笑不得的尴尬的丑陋东西,看这书里,就如厕这种小事,写得如此郑重其事而优雅,实在是深恨。

wendy: 4.23#wendy的一句话笔记#看到作者建房子的经历,想了下自己和去过的别人家,觉得房屋装修其实挺能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特别是风格特别明显的屋子,主人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更为清晰,而房屋装修一旦完成,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动,主人思想的改变会通过饰品,摆件等方式体现出来

林涛: 4.23#林涛的一句话笔记#越读越发现作者在有意通过东西方审美的不同来极尽嘲讽西方的“没文化”。作者就像个诡辩家,连对东方文化不尽人意的地方都是点到为止,而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主张大加赞扬。不过作者辩得倒也有趣,许多地方令人莞尔一笑。牙齿部分讲的真是“我们怎么样都是好看的”[呲牙]

jojo: 4.23#jojo笔记#“所谓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所造成的阴暗的模样以及明暗的对比。”这句话可说是阴翳之美的总结,从房屋到服饰再到肤色,“暗黑”为美,在昏暗和暗淡中找到日本文化安身立命的所在。最后一节,不再说阴翳的器物,而说老年人,城市设施越发在取悦年轻人而非老年人,对比我们,觉得也是一样。

走之底: 4.23#走之底的一句话笔记#论懒惰 “今天使我大伤脑筋的是生活的两重性矛盾,并不在于衣食住行等方式的枝微末节之处,而是来源于眼睛看不见的更深的原因。”作者认为东洋人的懒惰,散漫和不起劲,未见得就比西方文明差,因为东方的懒惰里也有隐世般的优雅,西方的文明也有招人嫌的虚伪和强人所难。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是全盘肯定自己的文化,而是在认识到自己文化不足的基础上选择坚持那些优秀的部分而不是对强势文化顶礼膜拜自我唾弃。



天山雪: 4.24#一句话读书笔记#读到关于中国玉与西方钻石对比的一段,中国人自古就欣赏玉、把玩玉的传统,黄金有价玉无价,更有很多表示美好的字词都用"斜玉旁"(王)。中国人将自己对玉的理解投影在人的品质上,所以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说法。真正的君子如玉一样含蓄、温和、深沉,即使有光泽那也是内敛的、柔和的,而不似宝石光芒四射、令人目眩。想起上学时老师讲的一段笑语,欧洲的男人之美在高大威猛、力量型,中国男人之美应如诸葛亮含蓄儒雅、智慧型。其实是东西方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审美差异造成的,而造成这些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东西方地理位置、生存环境的不同,一方水土一方人。作者有些观点是说的不错,但有些地是过于强调所谓的"阴翳之美",有点自恋的感觉。做为现在的我们,东西方文化交流如此频繁,既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全盘西化,也不要夜郎自大、闭门锁关,兼收并蓄才能形成更优秀的东西。就如唐人,正因为有了博大的胸襟,才创造了胜唐气象。

淡漠了熟悉: 4.24#一句话笔记#“东方人是精神性的、道德性的,这一说法究竟意味着什么?舍弃俗世隐遁山中,独自耽于冥想的人,东方人谓之圣人或高洁之士。可是在西方,不会把这样的人看做高洁之士,这只不过是利己主义者。我们把那些勇敢地站在街头,为病人发药饵,给穷人送物资,为社会一般人谋求幸福、牺牲自己忘我工作的人,称作真正的有道德的人,把他们的工作称作一种精神性的事业。”

乐悠然: 4.24#乐悠然的一句话笔记#看完《恋爱与色情》,作者爱情在日本小说里远逊于西方里,东方人讲含蓄、讲风情,国民教育与西方相反,尽可能抹杀个性,政治上追求复古影响社会进步,地理气候上也有很多不利影响。对日本小说了解不多,作者对曰本艺妓没有什么关注和描述,日本现在是地球上的色情文化大国,这应该是身后发生的新情况,作者如泉下有知,应可以浮一大段白。

小房子: 4.24#小房子的一句话笔记#作者之前谈到了阴翳的厕所,角落,房间等,笔墨停留多为在光线昏暗。但往后一些作者对比东西方的对比,从餐具,纸张,水晶等,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要将渐渐远离众人视线而去或者日渐淡的美好再放大到我们面前,是一种喜爱到极致的体悟,也是一种一种担忧,我感觉作者在挽留。

这些东西是深沉敦厚的,有一种厚重感,深沉感,神秘感,能让人沉静。快节奏的今天,也只有当我们停顿下来,慢下来,才能欣赏得到潜藏在昏暗之中的魅力,激发想象,继而想入非非。

作者在描绘泥金画在摇曳的蜡烛和油灯创造出的奇异梦幻世界里的时候,用“一抹”,“细细地“,”幽幽地“,“飘忽”等字眼,我不知不觉也被带入其中幽幽然了。漆器里的汤汁冒出的热气,也让作者感觉出神秘感,禅家情趣。可见,非真正沉静下来是绝不会有到这番心境的。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越发觉得,作者突出的昏暗色彩,实质上是为了在阴暗之中筑一条通往心间的幽深之路。他努力让每一个建筑材料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之和谐。

在后面的戏剧中的角色的阴暗描写,个人觉得作者的在方面的想法有些过,不是很能理解。可能跟我并不十分了解他说讲的那个时代有关。看到后面作者写道昏暗的蜡烛灯光被刮了眉毛染着黑牙的大龄女侍的昏暗反弹回来的昏暗,真是有趣又实在难以想象得出那样的场景。

Rachel: #Rachel的一句话笔记#阴翳之美埋藏在我们祖先的血液里面。所谓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的明暗之中。阴翳之中我们总感觉到难得的神秘和朦胧。

午夜阳光: 4.24#午夜阳光的一句话笔记#1、在黑暗中吊起一顶蚊帐躺在里头,作者觉得是纳凉最好的办法,我也回忆小时候的夏天,坐在小院外的石头上,和外婆外公一起纳凉,和邻里聊天。屋子不开灯,大家就在院外坐着,远处有灯火,还有炊烟。我很喜欢那样的气息,在黑暗里粘着妈妈看灯火就是家的味道。在这些感觉中,作为云翳的黑暗就特别很重要,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气质。2、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就可发现民族的影子,注重牙齿美观也代表着文明开化的程度。3、看到这里作者又说中国人懒惰不讲卫生到处都是一口烟黄牙的老人,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对中国人的印象吧。

Da: 4.24#Da的一句话笔记#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女人天性属阴,黯淡的光线下产生的阴翳之美能够增添女性神秘、朦胧之美,让女子变得别有风情和韵味,这种美丽是眩目光线下无法产生的,也是白昼间无法欣赏到的。在女子与男子一样强大、能干的现代环境里,女子仍然不要有悖于自己的天性,要懂得创造、运用阴翳之美,展现女性有别于男性的阴柔美丽,比如着装不要男性化、也不要过于暴露。最喜欢中国的旗袍,立领、半袖、长及脚背,无论什么材质,都能令女子风情万种、摇曳生姿。

静心: 4.24#静心的一句话笔记#《阴翳礼赞》读毕。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节,作者以十字路口信号灯和食品做例证,认为“现在的文化设施都是为了取悦年轻人,对老人日益冷淡疏远”,相当程度上日本被西方文化给“同化”了,遗忘了本民族的阴翳空间。作者通过随笔的形式,对周边看似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探索,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复古与怀旧情怀,回归历史与自然。阴翳,不再是特定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文化。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逐渐融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谷崎润一郎期望的是求同存异,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发扬本国和本民族优势,走上独创的发展道路。他的理想状态是,“如果走上了独创的道路,那么衣食住的方式固然会起变化,而影响所及,甚至连我们的政治、宗教、艺术、实业等的形态也会有广泛的变化”。

姚深深: 4.24#姚深深的一句话笔记#看完第一章阴翳礼赞,作者列举很多的阴翳美,有东西方的对比,其实很多对古典的,古老的,古代的事物的怀念,但是受到西方的文化冲击,很多东西被抛弃。他怀念的东西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毕竟我们都同样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我们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消逝。

“现代文化设施处处讨好年轻人,逐渐形成一个不尊重老人的时代”。我也想举个例子,就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比如交话费,买票……我们看起来很容易方便,但是对于老人,他们是很陌生的,其实看到都应该帮个忙。

MR.王: 4.24#MR.王的一句话笔记#厕所远离主屋的做法既符合降低空气污染的原则,也符合私密性的原则,再深奥一点,恐怕要有我们称之为迷信的意味了。总之,日本人的追求细节的功夫太深,心在细节上。



水草青青 Sylvia: 4.25#水草青青一句话笔记#看到三分之一,开始明白本书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了。如果从散文的角度来说,属于形散而神不散的好文。从饮食、建筑、文艺、人物、服饰…方方面面解读明暗之间衬托出的真正的美,真的发现一切都是相对的,需要换一种视角去发现去体悟。作者的文字就是一种美学的思维,是看到现在最富有画面感的一本书,也是继《乡土中国》之后又想买的一本书,如果配上图画,是否会更好,或许也不一定,因为读者的想象和作者的呈现之间又是一种明暗交织的美。

Cara: 4.25《阴翳礼赞》#Cara的一句话笔记#下雨天想起描写中幽暗的日式房廊、壁龛、望不见头的深深甬道,闻得到青青草香,听得出淅淅沥沥的一隅小厕…

此时茶盏深色柚木,有气氤氲,故意调暗的暖黄地灯衬出和缓心境。顿觉发现东方的所谓意境,山水画里说不明的布局谋篇,或鸿鹄志,或家园思,一点理想国的向往;书法里,西方看不懂的全局观、协调、禅定…多倚仗一方,衬托其他,空间观、宇宙观的建立,有一部分晦涩幽深的留白。

也是悟的所在。

秋: 2016.4.25#秋的一句话笔记#《阴翳礼赞》作者说日本菜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观赏的,不禁想起了日本的寿司,之前看纳塔莉•波特曼在哈弗的一个演讲,她说她是个素食主义者,可是去日本吃寿司时,却让她发现原来米饭可以做得这么香,粒粒分明,格外的享受!她当时问店家,那么好吃的寿司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分店,肯定生意火爆!当时店家回复大意是开寿司店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让顾客享受到好吃的寿司,多开分店,势必不能保证寿司的口感!这或许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日本本土餐饮店都是小而精的原因吧!看得我很想去日本吃次寿司呀[色]

Da: 4.26#Da的一句话笔记#作者居然围绕“厕所”写出了十一小节的内容,真是个特别可爱的人,但也足以说明作者是个对生活观察细致并且爱琢磨的人,要不然怎么能把与厕所相关的许多冏事写的那么贴切。还很诧异作者写到的厕所气味的功效,能判别出这家人的人品、能唤起儿时回忆、能勾引起昔日的花柳情调、还能起到镇静神经的作用。自己怎么也无法把这些联系起来呢,大家呢?

水草青青 Sylvia: 4.26#水草青青一句话笔记#把正在消失的阴翳世界呼唤回来,不正是当下回归自然的趋势么,从前农村城市化,现在城市人变着法地体验农村返璞归真的生活,自在,自然还透着许多传承下来的智慧和情趣。今天在灵山小镇拈花湾接待客人,客人问到,为什么佛塔顶端都是金色?正好生吞活剥现学现卖,但发觉讲得很没底气,还没好好吃透。

静心: 4.27#静心的一句话笔记#《厌客》看毕。开头摘抄一段作者描述懒猫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半开半闭的猫眼纹丝不动,依然一副寂然的姿态,似睡非睡地仅仅把尾尖微微甩动一、两次,如果你再叫一次,它还是这样尾尖微动。如果你反复呼唤,最后它会干脆:不理。”作者借猫尾巴这形象的比喻,坦诚自己厌恶交际和沉默寡言的原因。有点任性,又有点可爱,再联系他的年纪(63岁),不禁让人哭笑不得。突然有点明白作者为何深谙阴翳、含蓄和散漫之美,对传统和独处推崇备至。盖因他当时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他本人秉承的生活态度。从文中判断,这几篇随笔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日本二战后重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长时间侵袭的背景下,作者谷崎润一郎清醒地意识到本土文化之衰微,意图通过阴翳等审美讨论,唤醒民众回归传统和理性,远离装腔作势和矫揉造作,以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林涛: 4.27#林涛的一句话笔记#1.作者说,厕所是最适合冥想的地方。作者的这些散乱文章是不是也是在如厕时想出来的呢?否则,他怎会如此钟爱而不吝笔墨在厕所上。

2.在一种幽暗的环境里,人似乎会表现的格外的兴奋,恶人多在夜晚行事,纵情更是深夜才有的节拍。你是不是也觉得,在幽暗的环境下,心底那从不得让人得见的自己也应该放出来透个气?在黑暗中释放自己,显然比明亮下更放得开。由此看来,对于内心来说,幽暗之中难见其美,反倒是更适合释放恶。

3.可是要谈到阴翳之美,作者则说,所谓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是在于物体与物体所造成的阴暗的模样以及明暗的对比。正如夜明珠只有在黑夜中才会大放光彩。那么,朦胧的美,也只有在明亮的世界才会体会到了。如此,一句话足够说明美了:美需要衬托与对比。文化,宗教,艺术,科技,一切折射在生活饮食起居中的琐碎事物,都可表现阴翳之美,亦可表现明朗之美。
无读不丈夫 | 林涛乱翻书
微信号:ltbooks
微博:@林涛乱翻书


    关注 林涛乱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