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禁撞,惨不忍睹的车头也许救了你一命

 

你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过这么一个“老司机”:总是说自己开了二十多年车,阅车无数,抠抠你的车漆,敲敲车门子,撇撇...



你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过这么一个“老司机”:总是说自己开了二十多年车,阅车无数,抠抠你的车漆,敲敲车门子,撇撇嘴告诉你:“你这车太软,不靠谱。”

他总“教导”你:“别买日系车,一撞就烂,根本不安全。还是德国车瓷实,禁撞!”

这样的老司机十有八九是开方脑壳老普桑那代人,不懂汽车构造全靠野路子攒出来的“经验”说教。

日系车薄、不禁撞这类话已经洗脑很多年了,但实际上禁不禁撞和安不安全没有关系。除了坦克没有任何一辆汽车真正“禁撞”,那么一撞就烂的车真的不安全吗?

 汽车的安全性指什么?
是人,人,人!

指的是汽车对驾乘人员的保护性,而不是汽车对自身结构的保护。

你一定见过各种汽车的碰撞实验,40km/h撞向墙,车头碎了,垃圾!

官方实际是测试在驾乘人员的安全,是检验汽车在不同的碰撞事故下,对驾乘人员的影响有多大,而不是检验车禁不禁撞、质量好不好。
车头没变形,这车真结实!


车没变形,人就不好说了。

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懂车头是溃缩区这个作用呢……

讲个物理小常识。

一辆在以60km/h行驶的汽车,相当于一头大象从3层楼掉下来的能量,当这辆车停下来时,这个能量一定要有一个去处。正常制动的话,这个能量是通过刹车片持续升温、散热而释放。如果是通过撞击停下来,这些能量就会通过车辆外围金属的扭曲变形而释放。

如果车辆外围金属没有受到力,那这些力去哪了?
你有没有见过,手机贴了钢化膜,摔了,膜完好,屏幕却稀碎。膜的作用是帮屏幕泄力,力没泄在外部,就会会作用在里边。

车在碰撞的一刹那,驾乘人员在短时间内体验极高的加减速度,这会对柔软的大脑和其他器官非常不好。

汽车车头大约有约50厘米的可皱缩长度。在以时速60km/h发生碰撞的一瞬间,这段车体相当于抵抗了相当于飞机引擎1/4推力的力,吸收能量、扭曲变形,几乎能消化掉一半的力,剩下的能量分散到车的周围,剩下的才会传递到车内。车身变形越多,也意味着碰撞减速时间加长,才会对人有缓冲空间。

其实好的安全性,应该是车前部充分溃缩吸收能量,但驾驶室却保持完整。

车报废,人平安是大事故中最好的结果。不要追求人车都安全,那不可能,我的动量守恒定律不同意。

——牛顿 
一辆车哪个部分最应该硬?


A、B、C柱的刚性要足够强。

A、B、C柱内是人的生存空间,所以在事故中,A柱与C柱前不能产生可能导致乘员受伤的较大变形,所以整车刚性最强的地方也是这三个位置。A、B、C柱内通常使用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板,可承受1000Mpa左右压强。
重量重、车身高的车辆占优势

物体的重量越大惯性越大,势能也就越强,而相对轻的一方则要承受碰撞中更多的作用力。简单点说就是,你开着QQ撞了人家的大G,就像纳什进攻奥尼尔,哭得一定是自己。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去买大SUV。那么不管是德系还是日系的小轿车主,都要对自己的车有正确的认识,车身结构刚度较低的车,吸能区结构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车变形严重是正常,人没事比什么都强。

同等级的车,刚性和安全性能差不多,不过五菱宏光这类前后都没有多少溃缩结构的mpv,在事故中往往受到的伤害最大。
哪些车最安全?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车碰撞测试)是时下最专业的汽车安全性能测试机构,他们的评价体系包含碰撞安全性能、行人保护以及主动安全设备等多种测试。测试结果是根据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最高五星,分别是:

五星: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或等于10%;

四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11%-20%;

三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21%-35%;

两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36%-45%;

一星: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大于45%;

五星成绩意味着车辆的安全性能达到了评测中的最高标准,这也可以作为购车的参考。

2018年欧洲NCAP评定的五星车型有:
你看,日系车比德系还多了一个,

那些听了好多年“日本车不安全”的谣言,从今天开始就忘了吧。
安全带是给警察系的吗?
这个东西是“汽车用品”里最害人的,

没有之一。



那些车祸伤亡的事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因为巨大的惯性,头部撞向前方向盘或直接被甩向前挡风玻璃;其次,是被甩出座位,甚至甩出车厢引发了二次受伤,这是死亡率最高的。最后,是车辆翻滚,人在车内撞上撞下导致重伤;

以上三种常见伤害,但凡系了安全带,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避免受伤的。

可有些老司机要面子,觉得系安全带就是对他车技的一种侮辱。

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不撞别人,但不能保证别人不撞自己。系安全带不丢面子,无知和自大才丢人。

安全带是你唯一自己可控制、把握的生还机会。

——易教授
教授叮嘱

如今,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注重汽车的安全性是好事,不过不能走进误区,即使是“禁撞”的车,撞了也得检查也用修。

有条件选择主动&被动安全配置更高的车固然好,但不能把安全希望寄托于车的质量。

有敲车门抠车漆的工夫,不如每一次出行都把安全带系紧。



随堂测验


    关注 选车罗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