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哭人的“三九天”里,中医有几句「冬补忠告」要告诉你

 

1月9日进入“三九”天,一年中最冷9天来了。...





冬至为始,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数九”。1月9日进入“三九”天,一年中最冷9天来了。



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
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
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教你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养出好身体。
受访专家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吕沛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其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何泽云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王志红
三九天,护好身体4个部位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远离疾病,尤其要护好以下4个关键部位。


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一旦受寒,可能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患上感冒等多种疾病。

出门穿上厚鞋袜;每晚用热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出门围一条适合的围巾,即可避免颈部着凉。



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受凉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引发关节炎。

冬季要注意适度运动,保持膝关节温度,不轻易露出膝关节。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生殖健康伤害很大。

冬季穿个护肚子的小背心,晚上睡觉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中医5个“三九”关键词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滋补功效。


食宜温

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有助身体御寒;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
睡宜早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动宜慢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
头宜暖

零下10℃时,3/4的热量从头部“跑掉”。天冷出门,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
心宜平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冬补食单,因地制宜
1


东北要热补

中医上讲干冷需要“热补”,三九进补最好选择羊肉、鹿肉等温热之品。
天冷人们出汗少,不妨做菜时加点生姜,有助发汗散寒。
2
西北先去燥

西北地区的冬季更添一分燥气,三九天热补的同时还应加强“润补”,蜂蜜、百合、杏仁、白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3
东南重去湿

东南地区的冬季阴冷潮湿,消化系统疾病高发。

可多吃薏仁、芋头、赤小豆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在寒冷的时候,比平时多吃一些,可以有效御寒。
4
中部主清补

中南地区人们喜食油腻、辛辣、厚味之品,脾胃功能和运化体内水湿的能力通常不太好。
三九天饮食应该以清补为主,如莲子红枣大米粥。
5
岭南防湿热

岭南的气候全年以湿热为主,要注意防止湿气伤身,冬季大可不必额外进补。
冬季宜多吃大葱,大葱补气温阳通便,与羊肉、萝卜一同煲汤最好。
6
西南要滋阴

西南地区早晚温差大,易出现“寒于外,热于内”的体质。可多吃百合、藕、银耳、蜂蜜等滋阴食物。

羊肉火锅也是一道非常好的冬季食补菜,羊肉性温能补阳,火锅中的调料辣椒、花椒,性味辛温,有驱寒除湿的功效。▲

本期编辑:罗榕

觉得文章不错?别忘了点个好看


    关注 生命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