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善书院┃风中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文化的复苏与流逝考察

 

蒙古语语速急促,语调有力,如同草原上敲响的战鼓,极具穿透性。夹杂着汉语与蒙古语的会场气氛热烈。...

风中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文化的复苏与流逝考察


飞机降落通辽时,略显昏黄的天空下,风沙送来一股料峭的春寒,尽管内地此时已经接近入夏。应邀考察科尔沁草原蒙古文化并有幸与当地蒙古族文化研究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蒙古语语速急促,语调有力,如同草原上敲响的战鼓,极具穿透性。夹杂着汉语与蒙古语的会场气氛热烈,蒙族文化专家们表达着对蒙古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化流逝的遗憾。我们参观了格里木金店、通辽博物馆、孝庄园,对蒙古文化专家、农牧民家庭进行深入访谈,调研科尔沁蒙古人对蒙古文化现状的感受以及他们对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元素的商品是否具有购买欲望。
专家介绍说,当地民众对蒙古传统音乐和乐器的热情近几年持续增长,原本快要消失的民族乐器“朝而”(音),近年来已经形成数千爱好者的规模。四胡匠人原本只剩下两三位,随着四胡爱好者的不断增多,生产四胡的匠人已经达到十几位,现在依然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民间形成数百个村镇级的业余演出团体,非常活跃。当然这些蒙古音乐的爱好者并非只有蒙古族,还有汉族和不少其他民族。进行农户调查的时候我也发现,该户农牧民家庭陈设基本无蒙古传统装饰,但饮食习惯依然是传统的奶茶和奶制品。农牧民认为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商品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当然前提是商品不能比同类商品贵太多。在蒙古族村子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跳舞伴随着流行音乐。巧遇春游孝庄园的蒙古族小学的学生还在孝庄园前跳了《小苹果》,尽管不少学生使用蒙语,汉语水平不高。一位从事教育的蒙古专家提出,通辽地区的蒙古族小学原有数千所,现在只剩下600所左右,很多蒙古人已经无法使用蒙语交流和书写。宗教信仰方面,除了原有的佛教信仰,一些地区蒙古博(巫医结合的一种信仰形式)再次流行。
从考察结果看,民族文化的复苏与流逝是并存的现象。

饮食习惯的形成既具有民族特征又具有地域特征。是数百年来本地农牧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验证的适应当地环境的生活方式。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饮食结构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语言文字与社会需求有关。由于现在商业、生产等主要生活场景使用汉语沟通,因此蒙古语的实用价值在降低。由于人的精力有限,大部分人一生能够学习和精通的语言不超过两门,因此汉语和英语这种实用性高的语言更具有吸引力。

服装文化。通辽有150万蒙族人口,是中国蒙族最大的聚居区。城区基本未看到穿民族服装的人。参观的蒙族村庄日常生活中以流行服装为主,鲜有民族服装。在孝庄园门口看到两班小学生穿着蒙族服装进行游园活动。问及其中一个小学生为什么没穿,小男孩说忘了。可见民族服装并非日常穿着。民族服装已经淡出日常生活,原有服装功能性和身份地位象征意义消失。对大部分蒙族人而言,民族服饰反而具有了一定的仪式和象征意义。在结婚或重大活动的时候会选择穿着民族服装。民族服装的价格也比流行服装价格要贵。
首饰。当地首饰样式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同,缺少具有蒙族风格的原创设计。访问蒙族农户认为如果有蒙族风格的首饰会优先选择。前提是价格不要太贵。影响首饰消费的首先是价格、其次是样式。首饰主要用于日常佩戴。

收入水平。访问农户8口人,土地种植玉米,年土地收入12万。前院较干净,停着两台拖拉机。后院养殖黄牛、奶牛还有鸡。另外建有两个猪圈,尚未买猪仔。还有一个小菜园。
环境。当地地标河已经断流,河道变成湖。全部使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和饮用。当地以农业为主。不过还有煤化工工厂,所有水源来自地下。污染水处理情况不详。以通辽本地的水系环境而言,的确无法承载工业企业污染。当地多风,刮风时会出现沙尘。无风时天空湛蓝。

下次讲蒙古博和苍狼白鹿的传说,以及蒙古族是否有狼图腾的问题。


    关注 致善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