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课堂】商誉减值引爆业绩“雷”,它这样影响企业利润......

 

潜在“暗雷”,商誉减值是怎么影响企业利润的?...





近期,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频现商誉减值引发业绩爆雷,个别公司预亏超10亿元,导致二级市场股价大跌。

当代东方1月30日晚预亏12亿元~14亿元,,其中拟计提约8.76亿元的商誉减值,当代东方股价1月31日开盘跌停。

商誉减值,它与并购重组紧密相关,被视作企业潜在的"暗雷",也被视作企业调节利润的"利器"。在新三板,多家挂牌公司也存在商誉高企的情况。

商誉减值怎样影响利润?
商誉减值是指对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商誉的产生与并购重组紧密相关。从会计角度来看,商誉是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从商业角度看,商誉指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

比如,2亿元收购了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净资产只有1.2亿元,那还有8000万元就亏损了吗?不是,往往并购中这些企业说“我有稳定的输出啊”,于是多出来的8000万就成了商誉这一项。

一位资深财务分析师指出,一般情况下公司都希望收购时商誉越小越好,一方面收购时花的钱少,另一方面商誉减值就像地雷。过去几年,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追逐市场热点、炒概念、做高股价,不惜高溢价收购,导致商誉越推越高。

分析师指出,商誉属于流动资产的一项,商誉是否减值与业绩是否实现并无必然关系。并购标的在完成业绩承诺的情况下,商誉也可能逐年减值,只是不会发生一次性、巨额的减值情况。大额商誉一次性减值说明企业过去并购行为的失败,预示企业过去花在并购上的资金在未来无法收回,是企业并购战略失败的一种表现。商誉减值冲减资产的同时,也会抵减净利润,直接拖累上市公司当期业绩。

有分析指出,新兴产业某个报告期业绩继续向好,主要受益并购重组的增多,但由于新兴产业过度依赖外延发展方式,一旦业绩证伪,潜在的大额商誉减计风险就会爆发;这一隐患还制约了业绩的持续改善、盈利预期的真正提升。

此外,商誉计提减值的风险潜伏期并不确定,除已爆发出的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外,完成业绩承诺的逐年减值也不容忽视。

商誉是否减值与业绩是否实现并无必然关系。商誉的减值是一把永远悬在公司头上的利剑。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并购标的完成了业绩承诺,甚至为公司累计产生的利润已经大于商誉的账面价值,但只要预期并购标的未来经营不佳,现金流折现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依然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新三板关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要求
关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全国股转公司也指出了相关要求。

2018年12月28日,全国股转公司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全国股转公司在认真总结2017年年报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规则制度的新变化、新要求,对挂牌公司2018年年报编制与披露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同以往年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高度重视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规范运作水平,突出强调挂牌公司应认真梳理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外担保、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重要事项,规范财务信息披露,如实反映公司内部治理与生产经营情况。

二是根据财政部修订收入、金融工具等会计准则的相关文件要求,明确了挂牌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时点、提前执行新准则的情形,理顺规则适用的衔接。

三是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的要求,督促挂牌公司进一步规范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要求审计机构高度重视商誉相关风险,勤勉尽责、规范执业。

四是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已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环境治理业等多个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归属相关行业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在年报编制时披露行业经营信息,鼓励基础层公司自愿披露,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是督促主办券商、审计机构勤勉尽责,以风险为导向,重点关注挂牌公司财务规范性、关联交易公允性、公司治理合规性等问题,充分揭示风险、审慎发表意见。同时要求主办券商对挂牌公司年报进行自查,并配合各证监局的全年现场检查工作。

根据2018年半年报,多家新三板公司存在商誉高企的现象。
商誉减值或改摊销 


据最新报道称,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网站1月4日发布信息显示,近期,财政部会计司针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征求了会计准则咨询委员的意见,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

简言之,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支持“商誉摊销”,而非现有的“商誉减值测试”。

若商誉处理改为“摊销”,将直接影响企业每年的净利润。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2007年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商誉由逐年摊销改为通过减值测试来计提减值准备。随着2014年至2016年A股市场并购潮涌,业绩兑现风险在2017年和2018年集中出现。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商誉减值与摊销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2018年对商誉减值的关注进一步升温。而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最新表态,属权威部门一次罕见发声,不排除将成为中国会计准则修订的一种趋势。

若会计准则的商誉处理由减值改为摊销,对上市公司会有哪些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东生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商誉由减值改为摊销,会熨平巨额减值对企业资产、损益变动带来的猛烈冲击,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利用巨额商誉减值调节损益的空间。部分企业忽视风险的低质量扩张行为,不论是借收购烟雾掩盖自身的减持行为,还是借收购高溢价所进行的利益输送行为,都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即便有企业做出业绩承诺补偿,有的补偿金额仍难以弥补减值带来的风险,同时给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

(文中内容综合网络)




    关注 新三板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