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雍正十三年》:一十三年,政事犹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元知共读」每晚推送雍正即位后,足足用了四五年时间,把反对他的几位兄弟,还有蹭拥戴他登上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元知共读」
每晚推送


雍正即位后,足足用了四五年时间,把反对他的几位兄弟,还有蹭拥戴他登上大位的却要谋反心腹严厉处死,换来了暂时的稳定。

但反对雍正的力量向民间扩散,这意味着,雍正的江山并不稳定,挑战还在后面。在雍正六到七年间,发生了延续数年之久,让雍正无数次落泪,更让天下人震惊的惊天大案。

今天我们来一起共读《雍正十三年》的第六节:一十三年,政事犹存(P365-P395)

雍正在位的短短十三年之内,兴起了两次举国轰动的“文字狱”,牵连甚广,当时许多江南才子折命于此。

最为震惊的应数在雍正六年九月发生的“曾静一案”和次年五月由曾静引发的“吕留良案”。在这里,我们把两个案子归在一起讲诉那段尘封过久的往事。

曾静,清永兴县人,以授徒为业,号蒲潭先生。他是活在江南的文人。他和史上的大多数文人一样,生性迂阔,喜谈道学,更有着向文人的根骨。

他若是有偶像的话,估计应该是文天祥吧,就算大明早就覆灭了数年之久,他仍是怀念,希冀能复兴大明。

曾静在应试靖州时,得读吕留良所评点的时文,在吕留良的评论中有写“夷夏之防”等语。

虽然此时吕留良早亡去世许多年,不过曾静并不死心,又转求吕留良留下的诸多遗书。曾静见吕留良书中多反清复明之意,愈加倾信。因与留良弟子严鸿逵及鸿逵弟子沈在宽等来往相投,多有赋诗相赠答。

当时雍正即位不久,为了安稳帝位,他软禁其弟胤禩,并将其同党发至广西。

于是那些人路过湖南时,就传播雍正阴谋夺位之事。曾静听闻,自觉清朝末运已到,遂与诸多反清复明之士计划推翻清廷。

他听说川陕总督岳钟琪拥有重兵,因不为朝廷信任,每日过的甚是胆战心惊。所以他去书钟琪,并列举雍正罪状,力劝钟琪反清。

钟琪看完曾静来书,马上将这封信上奏。雍正派人拘讯曾静,其供认不讳,被压解至京城

。因曾静供词中,涉及吕留良著书事,雍正帝随命搜查吕留良、严鸿逵、沈在宽各家书籍,连同案内有关人员押解进京,亲自审问,后来,曾静承认轻信流言,妄论国事,自己是被吕留良等人所误。

至此,雍正才感觉到吕留良等鼓吹的民族思想,在民间具有广泛基础,而胤禩等人所传流言,实属为小患。

至于曾静,属于“迂妄之辈”,不足为惧。七年九月,雍正将与曾静问答之词,编为《大义觉迷录》,派大臣带领曾静到江宁、杭州、苏州等地,进行宣讲,对留良、胤禩辈言论,进行批驳揭露。十月,曾静等被免罪释放。

于此同时,雍正大怒,兴文字狱。雍正下令将吕留良全部遗著焚毁,吕留良与其子葆中及鸿逵虽然早就埋在土里,不过雍正并不解恨,把他们开馆戮尸。

当时清朝,文网紧密,所以牵连甚广。吕留良的族人、学生俱诛,孙辈发往宁古塔为奴。浩浩荡荡数千人,都没有逃过连坐的命运,当时雍正七年的江南五月不再是春光融融,花团锦簇,而是横尸千里,血流成河,人人活在自危中。

此次“文字狱”,雍正的《大义觉迷录》成为后人数落他的罪状之一,如果他还可以看见,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

雍正,他刚毅果断,亲政爱民,肃贪养廉,为清朝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民、于国,他是一个好帝王。可他也是个人,一个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毁誉参半。

不过他的功绩不能被否认,他还是一个勇于改革的皇帝,并且带动了一个革新的时代。

他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他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他实行摊丁入亩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也充实了国库,他还做出了史上最利于民众的废除贱籍。

除此之外,他勤于政事,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在位12年8个月里头,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一年之中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会休息,而且每天的睡眠还不够4个小时。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

雍正的勤政精神、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除去雍正身上所有帝王的光芒,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更具人性。不过皇家无亲缘,帝王无对错。一入宫廷深似海,从此这高高的紫禁城困住了他的全部,金銮殿上,再无爱恨。

从此以后,他就只是一个帝王,一个大清万千子民的皇。在那本厚厚的史书上,他的名字会有重墨一笔,任由后人书写着对他的种种评价。

而他,以后会遵守着对他父亲的承诺,守着这万里江山,创下一个太平盛世。
 “孩子,今年春节就别回家了!”真相看哭所有人
“竟有一亿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他们为什么要屏蔽自己的过往?
泰国又出扎心广告!5亿中国家长陷入沉思
吴京坐板凳上热搜,但他们的心酸有谁知?


    关注 有书国学共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