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几个中医历史上有意思的外科“土医生”的故事……

 





导读: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汲取了民间医疗经验。这里仅以外科伤科为例,说明从世俗文化升华为系统的医疗体系这一社会文化现象。



我国古代民间社会中涌现一批外科“土医生”队伍,他们擅长采用切割排脓、针砭、丹药外敷等方法处置疮痈。据宋代陈自明称:

“凡痈疽之疾,比他病更酷……自古虽有疡医一科,及鬼遗等论,后人不能深究,于是此方沦没,转乖迷途。今乡井多是下甲人,专攻此科……能疗痈疽,持补割,理折伤,攻牙疗痔,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

所谓“不通文理”,指这批人文化程度不高,平庸而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所谓“下甲人”,指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微贱者。“乡井”社会阶层的“下甲人”,虽然“不通文理”,然而对外科专业娴熟。

作为世俗文化的民间医术,往往不载于医籍,而是“各承家技”,通过人人相接、代代相传的传承文化方式流传于世间。到明清时代,“下甲人”所创立的“专攻治外”的外科学派受到医界重视,民间医疗经验被大量吸收,渗透于中医外科学体系之中。

中医骨伤科的少林寺派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清代中医骨伤科的少林寺派,与民间流传的武术方面的少林寺派关系密切。从唐初协助唐太宗平定王世充的少林寺十三太保起,少林寺僧徒常常练习武艺,训练学徒。他们善于技击,独有其长,江湖上称为“少林寺派”。伤科技艺在古代亦与“下甲人”关系密切。

这些“下甲人”靠师授家传的技术于民间治疗创伤。在战乱年代,有“理折伤”知识的“下甲人”,在从军作战中也可以将他们的外科知识用于战伤救治。许多能人既习武艺,又掌握正骨治疗经验,既是技击家,又是伤科医。跌打损伤方,明朝以前鲜见文字记述,接骨治伤经验,一靠师授,一靠秘本互相传抄。

最早将跌打损伤秘方公诸于世的是异远道人。他是一位僧人,于明·嘉靖二年(1523 年)著成《跌损妙方》一书,成为少林寺派伤科按穴治伤之法的开山祖师,其著作中收录有“血头行走穴道歌”:
血头行走穴道歌
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
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巳凤头,
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
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
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


根据所谓“血头”走穴道的时辰与所在穴道部位规律,“遇时遇穴”而施行手法治伤,这种“跌打点穴”治伤法是少林寺派伤科的特色。至今民间俗称“六时”,即从血头行走穴道说而来,这些穴道原是武术拳技家致敌伤残的手段,由武术而融会于伤科之中。

中医少林寺派伤科名家和创始者,大多是拳术大家。清代王瑞伯(1617—1669 年),自幼拜武当派拳师单思南为师,后投原少林寺方丈碧眼禅师门下学技五载,平生任侠好义,不伤无辜,能点死穴、晕穴、哑穴,著有《秘授伤科实验良方》,辑有《接骨秘方》。弟子有陆士逵、黄百家等,黄百家撰有《内家拳法》介绍其拳术。

继王瑞伯后,浙江天台赵廷海,“少好勇,薄游四方,遇技击之良者,必上而请教”,遇民间技击家珍藏有治伤秘本,必设法造访求得,多年努力访得少林寺内外损伤方多首。有鉴于跌打损伤诸方,自古为技击家所秘,他致力于搜集秘方,经整理刊行于世。清末民初时有一部著作(手抄本),书名为《少林寺坠伤科跌打妙方》,从其名称就可以反映出中医伤科和民间盛行的少林寺武术的亲缘关系。

直至当代,骨伤科名老中医大多精于拳术,而武术名家也多擅长伤科。

民国时武林泰斗王子平先生引述拳谚“四两拨千斤”于医学之中。他对骨伤科大关节整复时所谓“拔伸”“捺正”手法,施用巧劲,即“四两拨千斤”。

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老中医杜自明先生,自幼习武,宗少林派武功,得家传伤科秘方,以医鸣世,新中国成立后热心传授骨伤科经验,成为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承前启后者。

按照杜老的说法:“过去的正骨医生,多擅长国术武功,而擅长国术武功者又多能正骨。究其原因,凡操练国术者,平素容易受伤,久之则熟悉救治方法,此其一;凡作正骨医生,必须身强力壮,方能牵开错位,整复骨折,故平素多习武功国术,以图身强而胜任工作,此其二。两者互为因果,所以练功可以说是正骨医生的基础。”

杜老的说法,很朴实地谈及中医伤科和中国国萃武术文化之间交叉、渗透、融合的密切关系。

版权声明

本文源“《民俗文化与中医学(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柒)》”,编辑/山柰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青年中医 好文选读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meleyan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zytc_zs



    关注 中医同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