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科普 假酒和劣质酒怎么辨?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就想跟你喝杯酒……酒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酒的酿制过程酿酒工序繁复,从挑选食材...




激动的心
颤抖的手
就想跟你喝杯酒
……
酒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酒的酿制过程


酿酒工序繁复,从挑选食材、烹调、发酵、加工、陈化等,需时由1星期至数年不等。而过程中会自然产生许多化学物质,例如: 酵母发酵时所产生约10% 至15%的酒精,俗称:乙醇(ethanol),还有其他杂质,包括:甲醇(methanol)、多种的高醇类(higher alcohols)、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等其他代谢物。某些杂质对酒的风味特徵起正面的作用,但某些杂质则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限制每周饮酒量会被视为
对健康是个“可接受的风险”
但长期酗酒
或不慎饮用含过量有害杂质的酒类饮品时
可能会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何谓假酒?


假酒泛指包装侵犯了来源地及品牌名称,或其成分不符合生产地或销售国家之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含过量的有害物质,或掺入便宜的工业用酒精、色素、香料等。

由于未能获得当地政府发出的生产经营许可或牌照,只能以散装或假冒其他品牌出售。事实上,全球假酒事件屡见不鲜,在欧洲、亚洲和美洲每年总有与非法贩卖假酒,或饮用假酒而中毒身亡的报导;因此,假酒是现今全球伪冒及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为什么酒类产品会出现赝品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4年所公布的《全球酒精和健康状况》之统计报告,全球15岁以上人士平均每年饮酒量是6.2升纯酒精,相等于每天摄取13.5克纯酒精。而全球消耗量最多的酒类产品以酒精成分较高的烈酒为主,佔总销量的50.1%。其次是佔34.8%的啤酒。由此可见,酒类产品的需求及供应量之多,具庞大的经济价值和利润。当中,伪冒具名气及贵价酒会较容易获得高纯利,例如:威士忌、伏特加、高粱酒等。


何谓劣质酒?
生产劣质酒的工厂通常环境卫生恶劣、仪器残旧、生产工序粗劣、产品质量欠缺控制,并常用腐烂或发霉的劣质食材用来酿酒,所以酒内经常发现霉菌毒素、重金属、有害化学物等含量较高,长期摄入对健康构成不良影响。

此外,生产商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把酒反覆进行多次蒸馏,令酒内有害的挥发性杂质含量偏高,当中以甲醇为主。


甲醇对人体造成甚麽危害呢?
甲醇本身不具毒性,但它会在人体内会被酒精分解酵素(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氧化为具毒性的甲醛(formaldehyde),继而甲醛会被甲醛去氢酵素(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 氧化成具剧毒的甲酸(俗称「蚁酸」;formic acid)。

在短时间内,身体能分解少量的甲酸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出体外,但过量的甲酸能抑制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缺氧而坏死。同时,甲酸在细胞内累积,令使器官组织变酸,过酸的环境会妨碍细胞新陈代谢,损害器官功能。由甲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较大,失明是最典型的例子。严重者会神智不清、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真酒都含有甲醇?
酿制酒类饮品的主要原材料是含果胶的穀类、马铃薯和水果等,而在分解果胶及酒精发酵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甲醇。因此,为了减少酒内的杂质,最佳方法是对酒进行多次加热蒸馏,以将甲醇及其他挥发性杂质转化为乙醇(即:酒精)及可抽离的物质,既可减少有害杂质,又可提升酒质的纯度和酒精浓度。


酒精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除了啤酒和红酒提供少量营养素,如:维生素B12、花青素等外,酒精对身体的危害性大于其营养价值,故不宜多喝。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精和健康》报告,超过200种疾病由饮酒习惯所引起,如:肝硬化、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全球每年约330万人死于与酒精饮品相关的疾病及意外,最令人担忧是饮酒有年轻化的趋势。此外,全球酗酒的人以饮用烈酒为主,长期酗酒会对酒精产生依赖,令身体协调受损、股骨头坏死、认知受损,且较容易患上精神障碍症等疾病。婴幼儿、儿童、青年、孕妇和喂哺母乳的妈妈更不适宜饮用,会妨碍未成年人的身体及智力发展。

成年人轻酌浅尝未尝不可,市民可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的每天酒精摄取量,成人男性是少于25克(g),而女性则15克(g)。

从健康考量,应自我控制每天酒精的摄取量,以避免加重新陈代谢的负担,导致酒精性中毒。
我们应如何选购酒类以降低食安风险?


食肆、酒吧或零售商应遵守法律,向正货的酒商或持牌的代理商购买酒类产品作供应,并保留相关单据,以便溯源;拒絶售卖来历不明或散装的酒类产品,并应拒绝向青少年、孕妇供应含酒精饮品;市民亦应控制酒精摄取量,注意患病及服药期间不宜饮酒,以免影响病情,喝酒后,如身体感不适、需立即求医;若对酒的质量及安全性存疑,亦应停止饮用。


来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食品安全资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官微立场)
往期精选


食安科普 | 泡面饼和调料包谁更不健康?



食安科普 | 吓skr人,“宫斗神药”就在我们身边?


    关注 广东食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