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束手无策”到“国际一流”,这种24小时死亡率高达30%的疾病,我们一直在努力

 

“20世纪80年代,主动脉夹层还很少见,而目前北京安贞医院门急诊每年收治2000例以上主动脉夹层。”黄连军教授说,作为一种病死率按小时递增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 点击上方蓝字“健康报医生频道”关注我们,投稿邮箱:jkb_doctor@126.com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委会等共同举办的“百川归流·论道心脉 主动脉夹层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德达医院举办。会上,我国最早开展心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疾病的领军者之一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黄连军教授分享了他30多年的临床心得。

而他所要分享的,是一种叫“主动脉夹层”的疾病。
(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黄连军教授)
从“少见”到“年均2000例”
“20世纪80年代,主动脉夹层还很少见,而目前北京安贞医院门急诊每年收治2000例以上主动脉夹层。”黄连军教授说,作为一种病死率按小时递增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旦破裂可致死亡
主动脉夹层发生时,主动脉内膜如同自行车车胎的内胎发生破裂, 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一旦主动脉破裂或重要分支缺血,可导致死亡。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国外报道的主动脉夹层发病率约每年6/100万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往往被延误,预后相对差。急性主动脉夹层国际注册研究(IRAD)报道的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男性患者占65%。主动脉夹层冬季易发,夏季发病率较低。

国内临床经验提示中国大陆地区较西方国家有更高的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且平均发病年龄较国外约低10岁,这可能与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和高血压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有关。

主要瞄准高血压人群
主动脉夹层相关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高龄、结缔组织异常、创伤、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其中,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引起主动脉损伤,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主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导致主动脉夹层。

从“束手无策”到“绝代双骄”
治疗主动脉夹层有如在刀尖上行走,对医生技术水平是极大挑战。面对须臾间可夺人性命的重症疾患。黄连军教授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医生即使通过血管造影确诊了主动脉夹层仍会束手无策,诊断后便没有了下文。

随着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技术进步,影像+外科相辅相成,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已旧貌换新颜。在主动脉疾病诊疗领域,安贞医院孙立忠教授和黄连军教授被称为“绝代双骄”,前者主攻心脏和大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后者擅长心脏和大血管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两位领军人物优势互补,十余年来联合推动并开展了心血管影像、外科、介入治疗多学科协作(MDT),创造了主动脉疾病诊治的“中国模式”。

“孙氏手术”在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上声名远播;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亦渐入佳境,如烟囱式、开窗式、分枝式等植入器械的进步,给医患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新生希望。

去年两位教授团队合力完成了主动脉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超过千例,全国排名第一,救治水平居于国际一流。
诊断治疗离不开这几个科
“影像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黄连军教授说,放射影像是临床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对于每个接受治疗的病人,病人的主动脉CT片,他至少要仔细观察3次以上:即病人就诊时、排手术时以及手术当天早晨。

在多学科协作上,不仅要加强超声、放射、磁共振、DSA等影像诊断手段的内部协同,同时也要加强医学影像与心内科、心外科、康复等临床科室的合作,如利用临床积累的大量影像资料,携手积极推动大数据的开发、利用。

黄连军教授说,介入医学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创新。自己最初接触这门学科,便强烈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并由此爱上了这一专业,为之奋斗一生。介入医学在每一个专业领域的开疆扩土,无不经历了从质疑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如果没有同仁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没有介入治疗的今天。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也希望大家可以用充满创造力的思维,加强跨界合作,开拓出更多新颖、实用的技术与设备,造福患者。
将30年经验传承下去
在此次论坛上,由黄连军教授主编的主动脉介入及周围血管治疗领域首部影像和介入治疗相融合学术著作《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学》正式亮相,填补了该领域出版空白。
作为在主动脉疾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领域躬耕多年的领航者,黄连军教授阅读主动脉影像资料多达数万例, 完成主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上万例,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临床造诣在国内外都首屈一指。借此著作,他毫无保留的与大家分享了30多年的从业经验。

该书还邀请多位国内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领域资深专家共同编写,从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两方面入手,从具体问题出发,依托真实病例,图文并茂地阐释了大家工作中所关心的疑点与难点,并对单病种的疑难及复杂病例做了特殊说明和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科戴汝平教授认为,该书是诊断和治疗的完美结合,极具创新和引领作用,呈现了大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看得见差距,就有努力方向


我国主动脉疾病治疗整体而言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黄连军教授坦言,在基层,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疾病的误诊、漏诊还很多,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介入治疗的比例偏低。
第一时间准确识别非常重要”。黄连军教授说,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按小时增加,患者死亡率24小时为30%,48小时为50%,必须尽快手术;以主动脉性疼痛(急性、剧烈胸痛或背痛,呈撕裂样或刀刺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方案相去甚远。因此,亟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能够及时诊断、给予止痛、降压等治疗,对需要手术者规范转诊。

目前,能够完成主动脉疾病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还以区域性医学中心为主。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庞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专科医师数量远远不够。据悉,2018年,黄连军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委会,重点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培训,助力主动脉疾病治疗水平提升。(文/本报记者 谭嘉)


编辑制作:夏海波
— 近期热文 —
一篇中国学者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是怎样炼成的?( 点图读文
聚餐饮酒,牢记医生的8个忠告( 点图读文


    关注 健康报医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