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喝的白茶,和今天的白茶有毛关系?

 

茶始于唐,兴于宋,然而“宋徽宗”钦定的天下第一的白茶,和今天的白茶有毛关系?...





中国茶“始于唐、兴于宋”,宋朝人自己都感叹: 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陵( 宋徽宗) 时,益穷极新出,无以复加矣!(《铁围山丛谈》) 在历史上,论琴、棋、书、画、诗、酒、茶,宋徽宗每一样都能占据一席之地,玩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宋徽宗书画作品

宋徽宗爱品茶,而天下名茶之中他最喜欢的莫过于白茶。大观年间,他以陆羽茶经为立论基点,亲笔写就茶论二十篇,结合宋代的变革,详述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采制、茶品的鉴别,见解非常独特,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在《大观茶论》中,他专门拿出一整篇的篇幅,来记录这种珍稀的茶类: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无与伦比也

这种晶莹单薄、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的白茶,本就十分稀有,此后在历史上曾经失传多年,以至于后人展读宋徽宗的文字,往往无法理解这样的好茶究竟长什么样,难道真的有叶色如白玉一般的茶树存在吗?






直到上世纪70年代,茶学科研人员才在浙江安吉800多米高的竹林之中,发现了被当地村民世代保护下来的白茶树。这棵茶树的叶片在环境温度低于25℃时,叶片会呈现出透明一般的白玉色,与宋徽宗的描述完全一致,而且用这种茶树鲜叶制成的茶,香气有竹林一般的清新,滋味极为鲜爽,难怪会让宋徽宗为之倾倒了。



白叶茶母树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考察和研究,逐步繁殖出了“白叶一号”这样一个优秀的白茶树品种,并采用绿茶制法制成了广受欢迎的安吉白茶,今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如愿一尝宋徽宗钦定的的天下第一茶了。白叶一号品种也被各大茶区所引种,天目湖白叶茶、湖北白叶茶、贵州白叶茶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茶友们的面前。





白叶绿茶代表:安吉白茶

而另一种白茶——也就是按照现代加工工艺认定的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则和宋徽宗的白茶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的白茶,指的是经过萎凋、晒干或烘干的一种微发酵茶,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建阳一带。白茶使用的茶树原料与其它茶类并无二致,不具备“白叶一号”那种晶莹单薄、表里昭彻的特点。但我们仍然会在许多福建白茶的宣传资料中看到对《大观茶论》的引用,实则只是一种误会罢了。



福鼎白茶代表:白牡丹

经茶研所专家研究发现,白叶一号茶树品种独特的玉白色叶片实际上是一种温度灵敏型的茶树突变品种。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它的叶绿体生成会受到抑制,叶片就呈现出白玉色,当温度一升高,叶片又会恢复绿色。 正因为如此,安吉白茶每年的采摘期只有3月下旬到4月中旬的短短二十多天,一旦茶树反绿便不得不停止采摘了。这也是白叶茶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关注 长征在路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