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英语阅读中,翻译还是不翻译?

 

群里有个很用心的妈妈曾提出这样的疑惑:半年多前开始给六岁的女儿Tina读英语故事。一方面怕女儿看不懂,另一方...





群里有个很用心的妈妈曾提出这样的疑惑:半年多前开始给六岁的女儿Tina读英语故事。一方面怕女儿看不懂,另一方面希望Tina能尽快地把英语的读音和字形对应起来,所以妈妈每读一句就会用手指着单词告诉孩子单词的中文意思。现在她发现女儿很依赖中文的翻译,在读英文故事或看动画片的时候经常要停下来让妈妈给翻译某个词的中文意思。妈妈问:这样给孩子翻译是否正确?翻译还要当多久?



冯雪

对于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可以翻译,但要慎翻、尽量少翻,尽早锻炼孩子脱离中英对译的心理。
鼓励孩子通过画面猜测大意


也可以鼓励孩子提前翻看读物,通过图画和已经掌握的单词猜测故事大意。这样的包容度和猜词能力对于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仅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形成这种能力的机会,而且让孩子在接受现成的中文翻译过程中产生依赖心理。

在我教学过程中,发现太多中国学生的阅读都速度很难提高,而且在写作的时候也满篇都是中式的表达,究其原因都是离不开“翻译”这个拐棍惹的祸。请大家看一个大学生的习作:


冯雪
这篇朋友受伤后慰问的明信片留言没什么拼写语法问题,但读起来非常造作不自然。主体部分的内容编排很不合情理且不提,先只看一下文中的用词和造句吧。既是明信片体裁而且双方以first name相称,关系应该是比较亲近随意的,然而这小段话里用了很多庄重正式的书面语(如therefore, consolation, outcome等),还有一些句式、用词匪夷所思(如it's a good outcome that …, help you finish it, pray for your safety等)。这个学生实际非常用功,完成作业总是很认真,但是她已经很难摆脱逐字对译的习惯了,而这就意味着她阅读的速度被大大地限制住,做不到一目十行地扫读,听力是反应速度跟不上,当然口语也好不到哪里。这样的中学生、大学生很多,而且从小养成的对译习惯,延续的时间越长越难去除。
除了反应速度的限制之外,对译的习惯也会影响读者对文章色彩、意味的摄入,毕竟汉语和英语在文化、语言和思维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字词层面的翻译式匹配经常会造成意思和情感层面的损耗。
有意识地给孩子留出听音、读图、自己猜测推断的空间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禁止家长们给孩子翻译,因为在中国学习外语,不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留出听音、读图、自己猜测推断的空间,或者陪着孩子一点点缩小词义范围,很多生词第一次见到会完全摸不到头脑,但是随着情节推进意思会越来越清晰,或者在听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意思就明了了。
另外让孩子明白,阅读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搞得明明白白心里才踏实,只要能把文章大意看懂,跳过几个不认识的词是很正常的现象。下次在别的书里碰到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会明白了。如果书里的生词太多,影响了理解和兴趣,这时需要的不是翻译,而是换一本生词少一点的书。

前一段我带学生们听小说《Where the Red Ferns Grow》,故事开头提到了很多狗的品种、美国的动植物名称和狩猎的动词,我没给孩子们翻译,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些词的确切意思,但很快发现这类词就是那十几个,而且多数是能大致辨别是动物还是植物,是动作还是物品的,所以我们就继续听故事。
故事情节很精彩,我们听得很入迷。等到故事结束的时候,发现已经能很准确的判断词的类型,比如sycamore是一种很大的树,hound是一种猎狗,coon是水里的毛皮动物,tree是把coon逼到树上的一种狩猎方法,等等。我们就这样“不求甚解”地把一部小说美美地“吞”下去了。



冯雪
比少给孩子翻译更重要的是——不要求孩子把英文读物或听力材料逐词、逐句翻译成汉语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因为这样做不仅强化中英对译的习惯和依赖,而且会给孩子一种被监督、被考核、被评价的印象。对于很多能力还不太强的孩子,仅仅是做不出翻译(或回答不出问题)这一点,就足以让她对外语产生抵触心理,后面的学习就更不容易开展了。
如果你在孩子英语阅读方面还有哪些疑问,可以在下方评论处留言,还有机会得到冯老师解答(每期三个名额)!

    点击回顾金子英语第二季别再逼孩子说英语了

点击回顾金子英语第二季家长这样做孩子英语可达到母语水平


[往期精彩好文]
母亲节,孩子爸你表示了吗?
不让孩子当第一名?
是什么让她弃看电视? 7个月看了364本书!


    关注 滴嗒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