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未来已来,智能化社会门槛如何迈

 



◆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

◆ 高速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社会主流图景,要准确判断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避免因判断失误而犯颠覆性错误

◆ 中国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有着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能够做好迎接这一融合趋势的准备

◆ 0到1引领,1到N放大,量变和质变,两者协同互动、相互转化,既形成保持中高速的发展动能,又培育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势能。这是一个后发大国的正确选择

◆ 区域创新的活力是我国的一个巨大优势,要进一步激发出来

◆ 在政策生态上,各地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力度也很大,但在政策设计中要注重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合力,避免政策打架和相互抵消。还要从小切口入手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推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让企业和科技人员真正得到实惠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

未来已来,智能化社会门槛如何迈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当下对技术趋势的预测为不少机构所热衷。原因在于,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革新的速度和影响超出想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已融入人们的生活。研究者都寄望能更准确地把握技术变革的脉搏。

诸多前瞻性的预判中,高速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进而实现两者深度融合被认为将是未来世界的主流图景。

与以往错失科技革命机遇不同,经历艰难的追赶和积淀后,中国科技实现了后发赶超。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正从跟跑转向并跑,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领跑。中国离技术变革的机遇从未如此之近,未来世界图景已触手可及。

未来已来。“我们正站在智能化社会的门槛上。”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渗透到各领域,从而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

面对大变局下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潮流,中国是否做好了迎接新趋势乃至引领新趋势的准备呢?

“我们正站在智能化社会的门槛上”

《瞭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到创新驱动和产业变革领域,这样的变局有何体现?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李萌:科技和产业是大变局主导力量之一。从这个角度看,高速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进而实现两者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流图景,全面展现在经济、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这一图景来得会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当下已露端倪。说未来,其实并不遥远,就在视野范围内。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高端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渗透到各领域,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特别是5G的到来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推动我们进入移动化社会。同时,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正站在智能化社会的门槛上,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向后看,大量弱人工智能技术正源源不断地进入产业、经济、城市管理、社会和人际交往中。向前看,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加速进化,两个当代最前沿的技术方向——高速移动互联与人工智能发展、交汇、融合形成的社会图景,将重塑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

很多机构对技术趋势的预测中,上述两大方向的技术占很大比重。这一图景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是重大历史机遇。为此,我们要准确判断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大趋势。

《瞭望》:面对这样的未来图景,我们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吗?瞄准未来态势又将从哪些方面布局?

  李萌:围绕未来的社会图景,我们要增强建立自己主导的产业生态的雄心壮志,加快实际行动,完善科学布局、技术能力、产业生态和社会治理结构。

这样的图景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大批企业参与细分领域拓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在上一波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中,我国成长了一大批优秀企业,产业获得巨大发展。但我们的产业是建立在别人主导的产业生态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别人主导的技术架构之上,缺少先进大系统的构建能力,底层技术支撑能力也还不够,一些方面至今仍受制于人。

前些年我国前瞻布局了一批研发项目,一大批优秀的大中小企业共同努力,在上述两大领域构建先进系统、突破底层技术,开始有所建树。尽管这只是一小步的成就,但在5G时代来临之时,少数领域已开始形成领跑态势和先发优势。5G是巨大的产业,但5G只是高速移动互联的一个阶段。

面向未来,我们正在加紧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应用。2019年将围绕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新型感知和智能芯片等方面部署16个方面的任务,继续建设企业开放平台,推动共性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2018年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了“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计划,采用部省联动的方式,重点围绕多维可定义新型网络、后5G等方向布局研发项目。我们将大力推进新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和应用,继续在5G和后5G更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方面布局研发项目和基础能力建设,以适应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联的要求。

我们还正从科研、应用、产业发展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和高速互联的融合发展。中国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有着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能够做好迎接这一融合趋势的准备。

从0到1引领 从1到N放大

《瞭望》:对于技术的进步,人们往往总会想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的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还有哪些重要特征?

  李萌:我们要选择好适合国情和科技发展趋势的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避免在摇摆中走弯路被拉大差距。产业技术创新要坚持从0到1的原创和从1到N的产业化、规模化两条腿走路。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两条腿走路。我国的科技人员和创新型企业,既善于从1到N的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也努力不断掘进从0到1的原创研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一方面,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超前布局,没有满足于1到N的巨大成就,而是根据中国的需要在重点领域进行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研究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了多点突破、群体性跃升。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量子科学、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最近,《日本经济新闻》和荷兰的爱思唯尔合作,对各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学术能力和研发水平做了一个排名,在30项尖端技术主题中(不包括人工智能),中国在23项上占据首位,美国拿下7个第一。当然这只是对局部的评估,并不代表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但对于中国原创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佐证。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出台一些激励性政策,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价值链位势。比如实行成果转化获得的收入不低于50%奖励给科研人员的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175%的加计扣除政策。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更加突出,2018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58.5%。

《瞭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突破一直为各界高度关注。在这些领域我国又将如何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李萌:0到1引领,1到N放大,量变和质变,两者协同互动、相互转化,既形成保持中高速的发展动能,又培育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势能。这是一个后发大国的正确选择。如果只从1到N,现在的日子可能会很好过,但总是在原地平面画圈,没有未来。如果只依赖0到1,前景虽然很美好,但未来没来时我们就失去了现在。至于重点是先0到1还是1到N,就得看具体领域和所处领域的发展阶段,以及基础能力积累情况而定。

当前要更加重视原创研究。要加快从0到1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是现代科技的后来者,在起跑线上存在着几百年的差距。中国在积贫积弱的国力下起步,走过了艰难的历程,科技进步之快令人折服。但科技发展存在着差距大、不平衡的问题,科学的积淀和技术的积累不够丰厚,存在重技术轻科学的现象,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产业技术面临急需解决的短板,所以要踏踏实实地进行积累,进行追赶,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原创上取得更大突破。

布局南北中创新“头雁”

《瞭望》:科技园、高新区等,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围绕着科技和产业的落地,下一步还有什么考虑?

  李萌:区域创新的活力是我国的一个巨大优势,要进一步激发出来。十八大以后,各地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出台的政策和规划以及支持措施等,都能明显感觉到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发展热情。只要把这种积极性引导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就能既形成保持中高速的发展动能,又培育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势能。

地方过去几十年不断努力形成了今天的区域创新格局。中关村从高新区到自主创新示范区,勇立高新技术产业潮头30年,树立了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在中关村内出现了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大批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目前,全国有168家国家级高新区和17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2%,每天新注册的企业上千家,特别是R&D投入占区内生产总值达到7.0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全国百强互联网企业,有96家是在国家高新区里面2018年我国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达到了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各省市区域中,比例最高的北京在5%以上,但都没有达到全国高新区的水平。所以高新区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从原创到产业化的进程。

《瞭望》:新时代区域创新的布局承载着什么样的使命?如何更好激发这些区域的创新创造活力?

  李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区域创新的推动,中央接连就北京和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出明确要求。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要建立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这一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让世界瞩目,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甚至直逼硅谷。这一南一北一中形成了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将推动我国区域创新迈向更高的层次。

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要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根据国内和国际综合评价,2017年我国在全球创新型国家的排行榜升至第17位,是唯一一个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进入前20名的国家。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创新有几种载体,比如园区、创新型城市和城市群。我们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构建了独特的区域创新工作结构:一抓高新区、自创区;二抓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省份建设;三抓党中央确定的若干重大战略区域的创新能力提升。

面向更高的要求,区域创新的重点要从原来点面线的推动向构建创新生态和系统提升能力转变。研发生态主要是指研发布局、人才、专利、科研机构等;产业生态是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高端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资金供给生态主要体现在风险投资、财政投入、税收等方面完善措施上;在政策生态上,各地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力度也很大,但在政策设计中要注重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合力,避免政策打架和相互抵消。还要从小切口入手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推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让企业和科技人员真正得到实惠。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9期

延伸阅读

☞ 文字实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瞭望|有灯光就能联网?国内Li-Fi研究进展如何?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点一下↓


    关注 瞭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