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改,品牌印象

 

中国课改名校的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态势,这与我国的地形地貌恰恰相反。...

中国课改,品牌印象
来源:《学校品牌管理》杂志


我国课改到底搞了多少轮,似乎说不清。建国以来出了哪些课改名校,也同样记不清了,都是过往烟云。像黄冈中学这样的顶级大品牌,最后都淹没在教育变革风云中。更何况那些刚刚冒泡就没了动静的课改小品牌。

严格意义上的“课改”概念,应该包含了“课堂改革”和“课程改革”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才是完整的课改。然而实际上,我国教育人习惯上把课堂教学改革称之为“课改”,并且就这么“约定俗成”到了今天。其实,我们很难把这两者从教学改革中区分开来,他们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课改品牌学校,云卷云舒

有很多人在统计我国的课改名校。由于标准不同,侧重点不同,选取的目的也不同,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单。但是,如果求“最大公约数”的话,还是能罗列出几个公认度比较高的课改品牌学校。并且,中国课改名校的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态势,这与我国的地形地貌恰恰相反。

北部地区是我国课改高地。以山东省为制高点,辐射出一批课改名校。如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山西新绛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兖州一中、山东即墨第二十八中、山东乐陵实验小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等。

山东省在全国课改阵营中,占据绝对的大哥大地位。这与山东教师的进取精神和整体素养,与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狠抓教学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山东“瓜果满地”的课改成绩,已经分享到了全国各地。每年一批批的“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涌向齐鲁大地考察学习,山东为全国课改作出了重大贡献。

受其影响,与山东省相邻的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大牌课改名校,如山西新绛中学、河北衡水中学。黄河流域,名校如云,牢固确立了北方课改在全国的统领地位。

东部地区是我国课改的另一个高地。以江沪为制高点,也诞生了一批课改名校。如上海建平中学、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南京东庐中学、江苏灌南县新知学校等等。

从新一轮课改的发展历程来看,江苏的课改其实是激发了山东课改的兴起,江苏课改启动最早。然而,进入全国课改的第二阶段,反倒让山东课改后来居上,一鼓作气全面超越了江苏课改,诞生了一大批课改名校。江苏课改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逐步让位给了山东。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以后研究。

中部地区成“课改要道”。中部地区一向是“东进西出、北接南传”的文化意识通道,在此轮课改大潮中不甘寂寞,也涌现了一批课改名校。如湖北省黄冈中学、铜陵铜都双语学校、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等等。

关于黄冈中学的品牌形象,有一点需要纠偏,我认为它不仅仅是“高考加工厂”,实际上还是一所课改名校,只不过它的课改更多指向应试。黄冈中学的“2611”高效课堂,以及差异化教学模式、课堂精准教学的探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果说,没有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你以为黄冈中学真的就能凭着“猜卷”谱写高考神话?正如河北的衡水中学一样,自家独特的课改是最起码的“高考必备技术”。这一点就是外行人看不到,内行人看门道的了。所以外行人或者旁观者容易神化“高考工厂”学校,并由此给人家戴上了这些帽子。而内行或者深入了解真相的人,才知道成功背后的教学改革付出。

西南和华南将成后起之秀。整个西南和华南在推进课改方面,缺乏品牌意识,在全国的课改“品牌大战”中比较吃亏。重庆的谢家湾小学如果不是“偶然的”央视那5分钟,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该校十分出色的课改品牌的,据说刘西娅是个很不重视宣传的人。

广东省徐闻县的“贵生课堂”、佛山市乐从城区的“善乐教育”、顺德容桂中学的“有组织文化的课改”等一大批课改品牌,如果不是有《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先导,后面的教师报、教育报之类的媒体跟上,难保他们的精彩会不会淹没在南国的天空。或者说,品牌外传要迟滞几年。广东人一向追求所谓的“低调奢华。”

直到近几年,西南和华南各地学校才逐步重视课改品牌推广。而且,他们的课改创新速度和规模让人吃惊,大有后浪推前浪之势。
课改特色交叉,百花齐放

如果硬要把我国各地的课改进行甄别和比较,梳理出它们的特色,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你进了一个课堂既能看到杜郎口的影子,又能看到洋思的影子,还能寻觅到东庐的足迹。

有人说,这叫天下课改一大抄。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我国课改品牌其实处在一个大融合、大交流、大搬家的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从技术层面来剥离出它们的特色不现实,可以从品牌结构角度来加以分类。

一是改教学流程,甚至颠倒了传统课堂流程次序。比如洋思的“先学后教”。

二是改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退居二线”甚至不参与当堂活动。比如杜郎口著名的“无师课堂”,最大限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是改时间分配。把教师和学生占用的时间重新配置,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如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学生占用了7成以上的课堂时间。

四是改教学方。比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以及后来很多学校出现的导学案、讲学案,都是教学方案上的改变。并且,教案的编写也呈现多种备课形式。

五是改课堂步骤。这方面的品类是最多的,大多用数字代表。诸如什么五环、六节、四步之类,比比皆是。

六是改课型结构。根据教学任务设置不同的课堂推进形式,如辽宁省沈阳立人学校的自学课、验收课两种课型。

七是改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评价展示,这些新的学习方法不断涌现。比如山西新绛中学的环型座位法,促进了师生交流和合作学习;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的展示课型课堂,突出了学生展示。

八是改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的顶层理念,从而构建有针对性的课堂。比如广东徐闻全县的课改“贵生课堂”,就是推行“让每名学生得到同等的关注”的贵生理念,从而改变课堂的文化生态。

九是改推进战略。从区域教学改革层面,进行战略性的整体推动。比如广东省佛山市乐从城区的课改,就是一个镇区的有顶层设计的课改。在全镇课改理念指导下,各校有自己的课改模式和创新。徐闻县的课改也是如此。

十是改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校本化。或者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研发编制自己的校本课程,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目的。这就是平常说的“课程改革”,是课改最后的攻坚战。比如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的“大课程、大课堂”,以及他们所主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活动课程化”。
以课改的名义,粉墨登场

中国课改品牌的阵形,呈现了内线和外线的大格局。内线方面,各地各学校纷纷研发创新,暗自较劲。老的品牌风头正盛,新的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参观考察、交流学习,如车水马龙,异常忙碌。这样热火朝天的形势,不断深化和推动了我国课改向纵身发展。最终要到达“课改文化构建”的高度。

总体看,“内线”方面,全国课改局面秩序良好、良性发展。学校无论怎么折腾,终究是在真正地做课改。

反观课改的“外线”,则是乱花迷人眼,另一场角逐更加异彩纷呈。围绕课改,催生了很多教育现象和组织文化。旁的不说,单单是研究课改的各种民间组织、各种研讨会、各种论坛、各种著作文章就多如牛毛。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至少举办三四场全国性的课改研讨会、论坛等。区域性的、局部的课改活动更多。

盘点一下这些动不动就冠以“全国、中国”的大牌组织吧——

中国课改名校联盟:真正据点大约在河南。

中国新课改名校联盟:或许因为有了前面的“中国课改名校联盟”,只好取名时加一个“新”字。真正的据点大约在山东济南,由一家民办教育集团发起,不过他们声称总部在北京,并且在北京注册了网址。

中国新教育智库:其实与上面的“中国新课改名校联盟”是一个“东家”挂的两块牌子而已,这是总的牌子,“总舵主”的意思。这就让人联想到他们在全国分支机构多么庞大,大概是这意图。

中国课改名校协作会:出生不详,目前下落不明。

全国课改名校协作体:真正据点大概是在武汉。

华夏区域教育促进会:出生不详,地点不详。是否与《华夏教师》有关系也不清楚。

…………

这些民间组织,以课改的名义不断举办各种活动,请专家、拉名校、收会员、搞评比、办培训,赚的盆满钵满。总体看,秩序比较混乱。

我就奇怪了,课改由政府发起,可是却火爆在民间。感觉教育部只负责出政策,剩下的事情就不管了似的。在这方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算是全国最活跃的课改“准官方”机构了,极其难得。从2012年开始至今,该院每年主办或者参与、响应的各类课改活动至少一两场,累计的活动场次,除非他们自己清楚,外人无法统计。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江苏的课改确实是全国先行者!尽管后来头把交椅让给了山东。
课改品牌打造,媒体冲锋

中国此轮课改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繁荣,但在品牌创建和推广传播方面,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是广大媒体积极参与中国的教学改革,才助推和加速了课改局面的繁荣。

中国教师报在课改品牌建设上全面发力,产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以李炳亭为核心的该报课改推手团队,把杜郎口一口气推向了全国市场。如今这所当初困窘的农村学校,单单靠膜拜者的门票收入发全校教师工资都绰绰有余。

以李炳亭为代表的中国教师报团队收获了什么,我不敢妄加揣测,但是他们被全国教师当作大神一样崇拜,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继续克隆他们的理论、经验和模式,这是毋庸置疑的。杜郎口是否可以复制?答案明摆着的。杜郎口之后李炳亭还指导了很多学校,都籍籍无名,甚至无疾而终。安徽、湖北、河南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求了“李大神”的圣水,只可惜多数未能起死回生。大神,一生能成就“杜郎口”一件绝品就可以啦。

中国教育报在课改战线的表现,显得比较滞后,它们似乎更加注重课程改革以及教育管理。课改类的活动较少参与,由教育报人士指导的课改名校也是凤毛麟角。

《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师博览》等媒体,在课改大潮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小学管理》表现更好些。

《学校品牌管理》杂志作为南方家庭期刊集团下属的专业媒体,其主办机构的学品教育公司拥有强大的专业力量,在近几年的课改品牌运作中不输中国教师报。

如果说中国教师报的品牌运作火力集中在山东,那么《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的品牌运作火力集中在广东。相较而言,在广东运作课改品牌,恐怕比在山东运作课改品牌要难几倍甚至十几倍。尽管如此,学品教育集团还是成功运作了广东湛江的半岛课改品牌“贵生课堂”,佛山新城乐从的“双圆四主”区域课改,顺德容桂中学的“有组织文化的课改”。并且,前两者都是区域层面的课改品牌,而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课改品牌。

 (作者系学校品牌专家、广州市特色学校评审委员会特邀专家评委、《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副总编,微信meiti800)【相关链接,请点击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的“乐从思想”——佛山市乐从城区教育改革综述》

《半岛听潮,大地飞花——广东省徐闻县特色课改之观察述评》
******************************************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学校品牌管理》杂志邮发代号46-78
专家讲座短信邀约:13710070017
订阅热线:13622223206
全国学校品牌联盟 QQ群:16255021


    关注 教育发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