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总是控不住,竟和心理因素有关?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患心理障碍性疾病?...

案例

72岁男性,退休干部,性格内向,有糖尿病史5年,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并发症发生。但近1月来血糖控制不稳定[家人予测尿糖最多达(++++),用血糖仪自测血糖高达13.45mmol/L],心胸烦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多言语,喜叹息,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期初对家人劝解不理不睬,后家人亦发现其不愿与亲朋老友来往,更不愿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甚至不愿去医院就诊调治疗。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因素可影响血糖控制


询问病情,得知患者既往对病情较为重视,血糖控制较好。向家属了解一般情况,近期患者家中无特殊事情发生,对患者亦无不良言语刺激;也未发现患者有明确的其他疾患影响。

进一步询问得知,1个月以前患者的一位多年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其对自身疾病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胁[1]。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交感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使血糖升高[2]。
糖尿病患者易患心理障碍性疾病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心理障碍性疾病比例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其中以抑郁症患病率较高。

国外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大约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症状,其中超过10%患者有重度抑郁症状;我国有报道,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30%~46.5%。

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与心理负担过重有关。比如:

➸对糖尿病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的恐惧感,使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忧虑状态;

➸疾病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又增加了悲观情绪;

➸疾病可能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害怕丢掉工作而下岗;

➸治病又增加医疗费用开支,在经济上负担过重又给家庭带来困难;

➸担心糖尿病遗传给后代而影响子女健康;

➸当饮食控制时,感觉被剥夺了自由饮食的权力而沮丧;影响到夫妻性生活而烦恼等。



这些精神因素必然促使体内激素不平衡而导致血糖升高[3]。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不仅要指导患者控制高血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障碍方面的疏导,其中主要是对引起精神障碍的应激因素和应激导致精神障碍的反应两方面进行调整。这样才有利于消除精神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必要时患者可去看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接触心理障碍,需要时予以药物治疗。抗精神病的药物可能不利于血糖控制[3],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魏华,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2, 6(15):2198-2199.

2 吴枫, 等. 药品评价, 2008, 5(10):407-410.

3 迟家敏, 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END·

医界 医生自己的圈子

专业 温度 深度



微信号:dr-link
| 版 | 权 | 声 | 明 |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 医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