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 ▏那些年的“耍群”生活

 

每个年代都有当时流行的事物,比如那些年的英语热,出国热,舞厅热,电脑热…...



那些年的“耍群”生活

作者▕  寒江雪

每个年代都有当时流行的事物,比如那些年的英语热,出国热,舞厅热,电脑热……而在2000年以后有了网络,突然冒出来一个新事物:耍群。

不觉中,这一耍竟耍了十年。

05年家里买了一台电脑,于是开始学着上网,然而那时上网大多是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网速慢得如蜗牛,点张图片来看要几分钟,可就这样,一旦上网成功,连电话也完全无法拨打使用,拿起电话听筒,里面传来“嗡嗡”不断的杂音,网络在当时看来实在很神奇。

要上网第一步首先得得学会打字,那个时候流行用五笔输入法,虽然打字快,可得花时间背字根,于是想了一个撇脱的办法,还是用拼音打字上手快。可是又遇到新问题,键盘不熟悉,别说盲打,就是在键盘上盯半天也找不到需要的字母,那个急啊!简直是一个字母难到英雄好汉。正愁眉不展时候,有熟悉网络的高手朋友告诉我,要练打字,效果最好最快就是找个人聊天。

这个主意不错,马上请人帮我申请了一个QQ号,可那时电脑还是个新鲜事物,我去哪儿找人聊天啊?后来我上网“恶补”了一下相关知识,发现那年大家流行玩群,爱在群里聊天。所谓"群",就是网友们用QQ号自建的QQ群,比如什么:车友群,好吃群,登山群,腐败群,帅哥群,美女群,羽毛球球群,户外运动群……可以说各种群是五花八门,而群具体又分200人的普通群,还有可以加五百人的高级群,后来腾讯又推出了“千人群”。这是后话了。

随着电脑逐渐的普及,上网的人越来多,耍群的人就更多了,在当年,身边的朋友出门休闲,也总是不无得意的说跟某某群出去聚会,或是参加一些群活动。应该说,有了各种不同的群,它的确开阔了我们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大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不再那么孤单。想想在网上的QQ群,你可以在短时间认识几十上百的人,这在生活中靠缘分见到也许要用一辈子的时间。

我随后挑了一个车友群进群学打字聊天,不料进了一个所谓没人说话的“死群”,但我觉得自己打字慢,这样没人催我,正合我意。

反正是练字,那时没事就喜欢打几个问候的语句在群里面吼,渐渐的群里好多人认识了我,聊天的人慢慢有几个了。平时我喜欢美食,于是聊起美食好多人都跑出来聊,至今我都有点怀疑成都的美食热,网红店似乎就是从有群的那些年被各种群转发拼饭搞活动带出名的。有了共同的话题,群越来越热闹,我也特别乐意跟人单独聊天时,听电脑喇叭传来的那清脆的“唧唧唧唧……”提示声响。

几个月的练习,我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尽管手法难看不标准,可我已经可以同时跟五六个人对话了,手指不停翻飞,敲打出一串简单的回话:呵呵,哈哈哈,嘿嘿,嗯嗯,好好,要得。时不时再发一个蒙嘴的笑脸图像。这样总算在群里可以应付自如了。

那时刚刚学上网,又进群,心里装满了好奇与新鲜,我们在网络面前特别单纯又认真,现在回个头来看觉得无法想象。

有一天,都快下班了吧,群里几个朋友组织去西门光华大道那边吃“洪川鱼”,放现在那么远的路是没几个人去,可当年年轻,激情澎湃,从东门打车去差不多七十多元,然后吃饭AA三十元,丝毫没有吭一声,抱怨一句,心里想着开心就好。

是不是看到这里觉得特别傻?其实还真算不了什么!那时候群里面的人都是这样。有天群里新进来了一个叫“米饭”的网友,看到有新人来,大家都出来打趣问他有啥爱好?结果小伙子耿直得很,说爱请朋友吃饭喝酒。哇,居然有这样的爱好?我们好喜欢,呵呵,可我们又不信,人家立马在群里摔了一个他的手机号,说晚上省体育馆门口见面,请大家吃饭喝酒。
这下我们有点傻眼了,群里一个网名叫“格格”的美女首先跳出来说要参加,后来有一个“水仙”也要跟格格一路,看到巾帼不让须眉,我也主动报名。我又打出一串字:大家在群里还没见过面,出来认识认识新朋友也好。经我这样说,网名叫“草鞋将军”的人也爽快答应说参加。

晚上下班后,米饭果然很守信,开了一辆车早早的到了省体育馆门口,旁边还站了一个男性网友,应该是草鞋将军吧,都是与我们年龄相仿。随后赶来的格格和水仙,之前脑海想到的格格不漂亮八分也有九分古韵气质,水仙自然是小家碧玉的女孩,结果远远的望去,网名跟现实差距太大,一个相貌普通,一个是非常胖的女孩在街对面向我们招手,我问旁边的草鞋将军这两人应该是水仙和格格吧!草鞋将军开玩笑说,是格格……格格巫吧?我和米饭听他这损人的说法都捂住肚皮笑得直不起腰。

那胖格格很泼辣厉害,远远看到我们对她坏笑,已经心里猜到了几分,走到我们面前就动手动脚要打草鞋将军,一边拍打他背,一边嗔怒的骂道:是不是在讲我们的坏话?我们都笑得把头摇得如拨浪鼓儿。

我们四个人加上米饭刚好坐一辆车,他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华阳吃饭喝酒,没有食言。

吃完饭他把单买了之后,又提出要到九眼桥酒吧请大家喝酒,我们一个二个都有点受宠若惊,忍不住问他,这样出来跟我们耍,你家人会有意见吧?米饭一边开车一边笑了笑说,在家里他就是大爷,老婆全听他的,看到他回来,提鞋都搞不赢。哇,我们异口同声说:厉害。

刚夸完米饭,他的手机开始响起,一接电话,里面听筒传来又是哭又是闹的声音,米饭脸色大变,刚才的神气劲瞬间即逝,磕头如捣蒜一般不停的说,老婆,我马上回来。随后他回过头说挨骂了,只能把我们几个送到酒吧门口,他先走一步。他的车绝尘而去,我们几个在酒吧门口忍俊不禁,摇头叹息。

自从有了群之后,明显感觉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一份依靠,从此不再迷惘。上网之前,有人就告诫过我说,网络都虚拟的,骗人的。可我一直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网络虽然虚拟,但网络中聊天的人可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尤其到后来,大家经常网上网下聊天,其实已经从网上都走到了生活中。

虽然群里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有公司老总,有学校老师,有公司员工,有酒吧老板,也有警察,有空姐,有医生……大家在群里地位却平等,直呼网名,吃饭共同AA,吸引人的往往不是谁官职有多高,权利有多大!在群里最受欢迎的恰恰是嘴巴能说会道,或者长相乖巧,或者是喝酒厉害之人。每天除了工作,闲暇在网上聊上几句那时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习惯。

由于网络特殊的平台,大家聊天也特别能说,特别放得开,各种玩笑,龙门阵,妙语连珠,但凡群里进来了新朋友,大家还会齐上阵,来势凶猛的“调戏”一番,让新人发照片,报三围,好玩之极。每天大家从早上招呼开始,下班回家吃了饭继续聊,可以说聊得天昏地暗,有些人实在太能聊天,最后引得一些白天插不上嘴的最后只好半夜出来聊,那几年的群里实在是很火很热闹。我们在群里耍得也格外投入,有时因工作忙没参与聊天,晚上回家了还要开电脑翻看聊天记录,过过瘾。我们当时习惯称之为“补作业”,看完了后,这才安心去干其他事。

“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年轻的朋友一见面啦!比什么都快乐”,那首《溜溜的她》很准确的反映了我们当时心态。那是一段成年以后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一张张陌生而青春的脸相聚一起,我们在群里找到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些人在这里还找到了自己的亲密爱人,并结婚生子。大家每天都在群里打招呼,亲如姊妹兄弟。

那是一段单纯的快乐时光,聊家常,摆趣闻,我们也有群空间去分享自己的散文随笔,那时称之“发帖”,群员看到去留言则叫“灌水”,在那个时候,我就爱写文章,跟群里网友交流中也遇到一个爱写作的美女,我们为此还在群里开展了一回限时作文比赛,写完立即在群空间发帖,让群友来灌水点赞,大家也乐得当了一盘评委,瞎起哄,牛吹死不要人赔。

一个群,在那时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修订群规群制度,大家共同遵守。每次组织活动收到的钱,用去的钱,剩余的钱我们组织者都会在群空间报账,然后群员也会去留言提出各种建议。平时除了聊天,我们也积极在过年过节前,大家群策群力推出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圣诞节的化妆舞会,过新年的怀旧派对,以及团年聚餐,冬天趣味运动会等,每年群周年,大家也会共同参与庆祝活动,现场有唱歌,舞蹈,朗诵,抽奖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周年庆祝在龙潭北湖举行,报名参加的网友来了上百人,可见,那时候群里网友之团结,热情空前高涨……

在QQ群里待久了,也和现实生活一样,过了“保鲜期”,慢慢的有了矛盾,有了误会,有了“七年之痒”,人开始变得浮躁,也有心态变得膨胀,或许是我们太年轻,太气盛,一言不合就群里吵吵闹闹,一言不合就退群、解散群、“踢人”、谩骂等乱象时有发生,群慢慢变味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参加活动人少了。之后出现了微信,QQ群变得更加落寞,似乎又回到了当初我刚进群学打字的那一年,无人问津,说话的人寥寥无几,我也因某些缘故,在2015年也彻底退出了所有的群。

回眸这十年之间,不经意间匆匆相遇相识,转眼间十年弹指一挥而过,我深知在一些人眼中觉得是荒废光阴,可我觉得这十年却是见证青春,见证成长,陪伴与打发孤独前行的十年,也可以说是互相成就进步的十年。我从一个之前见人也会脸红,到后来在群里写出每年的周年庆活动策划方案,并连续担当了好几年的周年庆祝活动主持人,于我也是有收获的,同时,在群里与朋友交往中,也有无数难忘的快乐与记忆,也有收获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了从网上走到生活中的好朋友,这些都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本想在结尾处写下一些告别或伤感的话语,可一琢磨,虽然告别了QQ群,表面上似乎离开了QQ江湖,离开了一些人和事,其实我们又何曾真正离开?

而今的微信群只是换了一个面孔,换了一个名称继续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唯一变化的是曾经的青涩不再,青春不再……

只是不知激情还是否依然健在!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投稿邮箱

psxt@qq.com

长按扫码可关注


    关注 平叔闲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