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流程

 

导读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其他金融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基本类似,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导  读
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其他金融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基本类似,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实际业务中风险管理在不同的业务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将风险管理的流程与实际业务流程相结合,分别论述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在各个业务环节的体现。
1、项目报审前风险管理
项目报批前,业务部门针对该项目进行内部评审和评估,并针对了解到的企业信息、行业信息,依据业务人员自身的判断,提示和揭示风险点。业务部门对此形成书面报告,作为项目的立项资料,并提交立项申请至风险管理相关部门进行立项。风险管理部门在接到立项申请后,组织召开项目立项会,并就立项阶段说掌握的企业及行业信息,发表独立的立项意见。该阶段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识别风险。
2、项目立项后现场尽调[/b]
业务部门尽调的开展与否,并非受制于项目是否立项。尽职调查是风险识别的延续。通过尽职调查,业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搜集到充分信息,就项目立项阶段已经发现或未发现、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此时尤其应注重搜集拟融资客户的相关历史交易信息,并由此拓展到该企业的供应链信息,实现从个体到链条的数据掌握,并进行风险度量。通过风险度量,实现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描述,对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
3、风险控制部门独立审查[/b]
业务部门完成项目尽调并形成尽调报告后,将其提交至风险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尽调报告进行书面审查。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审查,一方面,对尽调报告中所提及的风险是否得到充分的应对形成独立的意见。另一方面,查看尽调报告是否充分完整的揭示了项目的内在风险,并且是否提出有效的风控措施和手段。风险管理部门对尽调报告的审查,应当与保理产品的设计、保理项目的具体内容予以结合,分别从财务及法律层面对交易对手进行审查。一方面通过尽调报告来发现和识别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具体的方案来控制风险。实际操作中,尽调报告并不能成为风险识别与揭示的唯一渠道,风险管理人员在必要时应当针对项目进行现场的勘查及审查,从全方位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
4、项目审批后风险控制[/b]


上述针对风险识别、度量、评估及控制,尚处于项目报审审批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掌握的资料、人员经验来判断和评估风险,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在项目通过报审,进入审批后实际运营阶段时,项目的风险主要转向了如何应对发生的风险。一般而言,对于风险的应对,主要措施包括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规避和风险接受等。



阅读是一种姿态   点赞是一种鼓励


    关注 冠中保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