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家公司对自己的产品开发效率满意!

 

产品的开发不是某一个思想火花的闪烁,也不是某一个小聪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真正实现商品化的全过程。—...





产品的开发不是某一个思想火花的闪烁,也不是某一个小聪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真正实现商品化的全过程。——任正非《自我批判和反幼稚是公司持之以恒的方针》

下文是华营导师、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IPD变革项目负责人夏勇在华营《产品管理班》上的授课内容节选。

夏勇老师曾在华为工作16年,历任华为高级副总裁、审计部部长、管理工程部副总裁等职务。在担任IPD变革项目负责人期间,全程负责IPD在华为的设计、推广、落地等工作,在产品开发、研发管理和相关咨询领域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华营导师、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IPD变革项目负责人夏勇


一、华为进行产品研发管理变革背后逻辑IPD是集成产品开发,核心在集成。1998年,研发五大业务部已经形成,交换机、无线、数据通信、传输和智能网,整个产品系列覆盖的范围看起来已经比较广泛,但是却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华为在产品技术取得突破后,其营收及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研发遭遇瓶颈,公司利润和开发效率快速下降2000年之前,华为研发最关心的指标是质量,质量压力很大。但当时通信市场的空间非常大,只要有产品,整个华为的销售大平台就把任何东西卖出去,哪怕是一块石头。但随着人员越来越多,规模增长越来越大,华为的毛利在快速下降,开发效率也在快速下降。从1997年到1999年,华为的毛利率从45%下降到了39%,并且和思科等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的产品开发周期更长且产品的市场成功率更低。同时,1998年进来了四五千人,大部分是研发人员,如何去管理?怎么快速地让新员工变成一个合格的开发人员?华为公司已经感觉到了研发存在的问题。

有一次新员工开会,研发的新员工刚来几天就质问公司的战略是不是有问题,任正非在会上很和气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之后把研发的几个干部叫来,说研发太幼稚了。在任正非看来,当时的华为有一万多人就已经出现了管理问题,如果公司到了五万多、十万多人,又该怎么管?那时的研发是龙头,整个研发都觉察到了管理上的瓶颈,不知道怎么管理。

2、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严重落后于世界级企业1997年,任正非和几个领导到美国走了一趟,拜访了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包括微软和IBM,对IBM的产品开发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型等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任正非回来后分享说:“我到贝尔实验室,别人给了我两样东西,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第二个是给了一个芯片,这个芯片的交换处理能力是20。”当时华为处理能力20的交换机大概需要两个屋子那么大,别人的核心处理芯片却可以用手拿着,差距太大了,这意味着把交换机装在口袋里,意味着华为后面面临着交换机价格会越来越便宜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白菜价。

在美国时,任正非还去医院拜访了一位IBM很资深的研发管理干部,这位干部得了癌症,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依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处理工作,面前摆着一台电脑,所有项目的需求、规格、计划和整个的进度情况一目了然。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IBM的一个管理者用生命在工作,用这样一套体系的方法在推进工作,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震撼的。任正非在IBM拿了一本书回来,书中提到了几个核心观点:

第一,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对自己的开发过程、开发效率是满意的。通过开发过程管理来提升开发的效率是可行的,比如说我们开发是为了什么?开发是一个投资,要把开发作为一个投资进行管理。

第二,开发如何加快速度?那时候只要有东西,只要东西做的快,就一定可以在市场上突破一片天地,怎么做到?怎么更快?如何做出功能越多越好的东西来?1992年到1998年,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叫产品好、服务号、运作成本低,华为就是按照这句话在往前走。

 

二、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管理变革1、产品研发变革流程梳理华为终于承认了自己在管理上是不行的,于是请来了IBM,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变革。变革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改进,为了解决问题。每个企业可能会有问题的地方太多了,市场、销售、产品、质量、采购、供应链、服务、IT、HR政策、团队协作、人员数量、干部的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IBM公司跟华为一起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变革的规划,首先明确目标,华为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为此,华为形成了四大举措:

第一,集成产品开发,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缩短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有效地管理新产品;

第二,市场驱动的产品策略,获得有利润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份额,改善新产品发布的质量和准备情况,对客户需求反应迅速并提高销售生产力;

第三,市场驱动的客户服务策略,根据华为客户需求的服务需求水平,向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及时、彻底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四,成本和投资管理,提升每年的预算准备,控制流程以改进运作成本控制,开发财务预测系统,更新和实施改进的成本系统,制定外部投资评估和管理方法,包括投资审查委员会和相关程序改进物料成本管理。

2、优先解决重点矛盾问题研发队伍的评价、牵引等一系列的东西市场都可以做出来,但是,怎样研发?研发如何对产品的商业化成功负责?包含什么样的要素?这些是IPD要解决的问题。当时规划出了8个变革项目,以支撑举措目标的实现,包括集成的产品开发、市场管理、MRPII改进、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售后用户服务、项目投资管理、成本核算、预算和预测等,华为根据自身的情况只选择了两个项目,IPD和INC。为什么选择这两个项目?IPD解决产品的经营问题、开发问题、实现问题、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问题;第二个是供应链,因为海外市场已经看到有很大的拓展机会,当这个机会来临时,整个供应和交付体系能否支持?那时候华为的供应链是不能够支持的。

华为主张做的东西要落地,落地要靠IT,支持IPD和INC的IT是第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华为为什么如此重视产品开发?站在管理的角度来看,华为目前拥有18万人,有很多的BG、产品线,后面跟着的流程数不胜数;站在整个华为公司的角度来看,一级流程有14个,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业务流只有三个:IPD,从规划产品的定义、产品的开发到产品的上市,涉及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第二,LTC,从线索到销售机会到订单,一直到交付、回款的过程,这是第二个重要的业务流;第三,ITR,跟华为企业的特点有关系,以前把服务作为成本中心,最终作为责任中心,后来知道很多企业在服务上赚很多钱,便又定为利润中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作为创造价值的流程。

IPD变革项目的成功对华为的意义。首先,IPD是华为面向世界级公司转变的系列变革的开端,如果IPD变革失败,那么华为很有可能放弃执行IBM提供的ITS&P方案,也就不会再有后续的持续变革项目。

其次,IPD变革本身帮助华为建立起了极具扩展性的管理体系,而这恰恰是华为能够发展壮大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重要基础。

三、产品开发管理变革能给企业或组织带来的价值第一,基于主业务流的持续改进:统一了做事的方法与基线,才有可能再次基线上持续改进,达到最优;

第二,建立起来一套支持产品商业成功的运作保障体系:做事最快的方法,就是一次把事情做好,大家用统一的概念、统一的方法做事,避免七国八治,大幅降低沟通与协同成本,避免无效的返工,一次把事情做好;整个开发过程可视、可控,便于管控;强调为结果负责,因此流程必须是端到端的流程,IPD就是一套端到端的流程体系;

第三,建立起有利于专业化发展(培养)的关键人才素质模型:基于流程中对角色的明确要求,可构建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

第四,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的沉淀及复用:系统性、规范化的积淀智力资产,而不是留在个别的脑海中、少数人的硬盘里,或淹没一堆无序的文档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华为,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华营于5月30日-6月1日在深圳推出《产品管理班》课程,通过学习华为产品管理优秀实践的核心,理解华为在产品实现、上市、营销及生命周期管理等流程和方法论背后设计的规则与逻辑,清晰产品经理在产品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组织设计,以确保产品的商业成功。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更多课程和优惠学习包点击华营管理私塾公众号底部菜单“学习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关注 华营管理私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