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都留不住90后员工,怎么办?这里有“七式二十一招”秘籍

 

非物质激励措施,了解一下~...





本期导读:

企业日常管理中,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之外,也要关心员工的全面成长,给予他们目标和发展的牵引、使命的感召、文化的吸引和凝聚,甚至心流和能量的成长……才能留住他们人的同时,也留住他们的心。

  • 目标:最容易被忽略的激励要素
  • 竞争:压力也是动力源泉
  • 危机:心存忧患者生
  • 沟通:打开心与心的距离
  • 兴趣:它是最好的吸引力
  • 空间:成长是最好的牵引力
  • 赏识:相信爱的力量
本文是2019年5月推送的第8篇干货,计6221字,文章稍微有点长,但值得你耐心阅读。

文 | 张小峰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

吴婷婷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咨询师

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过去,工作是机会,是唯一,是生存的根本;现在,工作只是平台,员工更期望高素质的同事、良好的工作环境、获得新体验和新挑战的机会;更加关注发展前景,稳定的提升速率和组织层面的认可。特别是90后,他们在选择就业岗位和公司时,将“薪酬与福利”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位分别是发展机会、清晰和有希望的职业方向。

这些无疑对管理者如何使用激励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研究,我们总结了7大类21种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希望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为各位管理者提供一些实践价值。
目标:最容易被忽略的激励要素
多数管理者习惯了上传下达和上行下效,以至于忽略了目标参与的重要激励作用。其实,目标本身就有激励作用,当员工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时,整个目标也就变成了员工自身的目标,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而目标本身的实现,就变成了最大的激励要素。



1. 生涯目标:相信梦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成功的故事激励员工斗志,可以点燃员工心中的梦。创业型企业吸引和激励人才,靠的就是梦想。

没有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就无法聚齐18罗汉;

没有任正非通讯行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畅想,就不会吸引郑宝用、郭平等技术牛人的加盟;

雷军在创立小米初期吸引合伙人时,讲过“我比你们有钱吧?想挣钱,就跟我一起干吧!”于是几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干出了一家世界500强。

成熟型企业依然如此,企业内部的明星人才,他们的成功现状和发展轨迹,都会激励一波波后来者拼搏奋斗,阿里巴巴的蒋凡、腾讯的张小龙,这些明星人物激励着一批批员工,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梦的力量。

2. 年度目标:实现就有成就感

让员工自己制定年度业务计划,在执行自己的计划中找到成就感。

当员工参与年度目标时,员工可以提出自己的设想,工作的方式,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资源和支持。一旦员工认同年度业务计划,就会上升为非工作因素之外的个人目标,愿意为实现目标而投入精力。当目标实现时,员工的自我成就感就会形成,甚至出现巅峰体验,这种强生理和心理效用的激励效果,是任何物质激励都无法实现的。

3. 临时目标:激发投入度

将重要项目交由一个临时团队实施,目标导向的自我管理团队可以激发创新意识。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1970)发现,当有其他的旁观者在场时,会显著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况的可能性,这就是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效应)。

企业中也一样,多个团队承载多项任务时,最终结果是所有人都对结果不负责任。在企业实践中,如果是单个个体或团队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反应。但如果是要求多者共同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而责任感,也是激发员工参与感和投入度的重要因素,所以临时指定团队,专人负责的工作安排,不仅仅有利于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有利于激励员工。
竞争:压力也是动力源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就是生存需求。适当的竞争压力,会激发员工全力以赴,求得生存和发展。

4. 生存竞争:“求生欲”是最强欲望

动态评估、末尾淘汰,让员工明白在组织内生存的挑战。

企业中的动态评估、末尾淘汰机制,都会危及员工在组织内的“生存感”,在多种心理学研究中,都发现“失去”的负向激励效果比“得到”的正向激励效果要强的多,所以无论是GE的“活力曲线”,还是华为的“干部淘汰10%”,其本质上都属于负向激励的做法。

但是,过度夸大“生存危机”,也会造成员工层面的“破罐子破摔”,反而失去了激励意义。比如,稳态发展企业就不适合半年度做绩效大排名,每次淘汰5%的激进方式,这种做法,只会让员工“惶惶不可终日”,反而失去了继续做好工作的动力。
5. 新陈代谢:内部动能转换带来动力

生命的意义在于进化,企业作为一个生命组织,能量会从高能区域向低能区域蔓延,这个过程就会产生动能。但在熵的理论中,能量最后都会归于死寂,最后失去生命特征。企业也一样,要通过内部机制的构建,打开组织之熵,以绩效为标准,能上能下,能左能右,能进能出,通过完成目标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不断激励激发优秀员工,淘汰滞后员工。

所以,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企业中,不单单可以作为优秀员工的正向激励手段,也可以作为滞后员工的负向激励手段。可惜多数企业,忽略了绩效评价的价值,单纯的把绩效管理变成绩效考核,把结果考核变成了动作考核,失去了考核的价值和意义。

6. 分组竞争:游戏化激发“求胜欲”

没有人不希望“胜利”,所有人都有“赢的冲动”,分组竞争,是典型的游戏化场景的应用。

所以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内部PK,形成对比,让团队成员在攀比中提升,这种过程,远远比获胜后的物质奖励,更有激励性。比如,零售门店的“销售大比拼”,分品类,分时段,分规则,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分组对抗,不仅仅可以提高参与感和娱乐感,更能实现成就感。

7. 破除垄断:懈怠是动力天敌

前文讲过,竞争是有效的激励措施,但是很多企业由于流程和壁垒,造成“温差效应”,客户需求到企业感知端产生温差;市场前端到交付中端产生温差;交付中端到资源后端产生温差,最后客户需求无法满足,企业内部难以协同,员工工作没有价值和动力。

破除垄断,旨在破除组织内部壁垒,让市场温度直接传到至所有员工,每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充分的调动积极性和热情。

成熟型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懈怠”,当取得一定成就时,人性难免懈怠,不思进取,封闭,自我为是,如果没有破除垄断,破除壁垒,最终会使所有人走向衰败。

危机:心存忧患者生
《内在激励VS外在激励,你用对了吗?》

②想要了解关于新员工的软激励案例,请戳文《如何做好新员工的“软激励”》

③想要了解非物质激励的误区,请戳文《不花钱的激励法,靠情绪激发他们的热情》

本文来源于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摘编自《全面认可激励》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害怕新员工来了就走?你得给他们注入点自家企业的“DNA”

同样工作十年,积累的是经验还是时长,差别在这三点!

不破除这种认知,读再多书都没用

“拆、问、跳”,三步让你轻松掌握跨界思维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