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围堵”中国科技企业,劝你善良!玩火自焚的教训还少么?

 

不“好好过日子”,成天就知道搞事搞事……...

最近几天,超级能作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签署了一个行政令。
大概意思是,他认为“外国敌人们”正在不停地制造和利用美国通讯信息领域中的薄弱点,对美国国防、外交、经济领域造成超乎寻常的威胁,所以美国要进入紧急状态。

并且特朗普还授权商务部,可以禁止美国公司购买“外国敌人”生产的电信设备、技术。
虽然这份行政令里压根儿没提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但是就连美国媒体都说了,这不明摆着是给“禁止美企与华为的业务往来铺路”么~
那这份行政令到底是不是针对华为、中兴的?
且看从去年年初,特朗普就没少拉拢盟友“围堵”中国科技企业。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可不是某一个大国称霸或者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势了~

今年5月,英国外交部表态说,“英国确定会使用华为设备”,只不过“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人家还要自己家关起门来讨论一下。

另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对到底要不要“封杀华为”也是一筹莫展、拖拖拉拉。先是说不急不急,我们还有“数月”时间来做这个决定;然后,磨叽了快半年,上个月才宣称,我们对华为设备、技术的安全审查“接近完成”。大有步英国后尘,“倒戈”倾向。
美国为啥要“围堵”中国科技企业,他们能从中捞到多少好处?

俗话说的好,读史明智,回顾一下美国历史上打过的贸易战便一清二楚。
贸易战打了10年,也没见美日逆差好转啊?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风靡全球,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20%,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国,但在日本市场上却鲜少见到什么美国车。
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业,里根政府开始限制从日本进口汽车,还对日本进口摩托车、电视、电脑等高精尖产品征收重税,但这不但没能保护美国的本土产业,反而让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借机哄抬价格、减产。据统计,当时平均每辆车的价格上涨了1000美元。

随着汽车产量的减少,美国汽车制造业呈现了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尴尬局面。
唯一不变的就是美国的善变
以上所说这场战役中,美国扮演的是防守角色,再往前追溯,别国逆差美国,脸说变就变,“合同”说悔就悔~

二战之后,英国人发现,他们的日不落帝国一夜间沦为了二流国家,敦刻尔克大撤退令英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经济上岌岌可危,所以和它的盟国美国既存在政治军事上的同盟,又在明暗两处进行着贸易攻防战。

美国此时正处于经济迅速上升期,整体通过报纸、广播等各路媒体鼓吹“自由贸易”“开放世界贸易”“机会均等”“打破壁垒”……但美国给出的条件却并不均等。
英美曾签订过一项“马歇尔计划”协定,协定中作出了“保证美国在英联邦各国得到原料,允许美国企业和个人在英联邦领地内自由开采矿山,不得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被美国禁止的货物”等条款。

明着看,英国可以从这份协定中得到丰厚的红利,可实际上无异于吸英国人的血。在此期间,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地从英国、欧洲引入工业技术,并逐渐反超,这份协定也逐渐沦为了美国控制英国、西欧经济最有力的杠杆。

等到几年后“合同”期满,英国再想全身而退却发现,美国早已借此机会深入到了英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这个时候,英国就想要通过搞“英联邦贸易圈”排挤美国,就跟今天的美国想通过盟国“围堵”中国一样。

英国说,咱们几个国家抱团,不跟美国玩,我们关税没有门槛,以后原材料只从你们那买,然后呢~你们来买我们的工业产品。

但是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变脸、拆台,你不跟我玩,我还不跟你玩呢~并且我还要笼络隔壁家熊孩子,一起孤立你!

于是,美国开始扶持日本、德国,英国不是“世界工厂”么?这回我们有物美价廉的日货、德货、美货可买,看谁还买你的东西。哼~

这样一来,英联邦贸易圈就动摇了。

另外一方面,美国又大搞贸易壁垒。它对英国商品征收了相当高的关税。

那本来不是说贸易自由么?咋啥话都让你说了……

如此一来,英国在与美国这场贸易战中节节败退,贸易出现严重不平衡,美元也逐渐取代了英镑的地位。

如今,反思一下中美贸易战,中国得益于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而崛起,而美国基于自己曾经在贸易战中的“不择手段”,开始惊恐于中国这个贸易伙伴,有一天会重蹈自己当年在英美贸易战中的覆辙。
特朗普曾经在大选时说过,要“使美国再度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但如果是想要通过打贸易战来使美国“伟大”,劝你善良!因为显然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贸易战是双方甚至多方的利益损耗,并不存在孰胜孰负的问题。

所以,劝推特总统还是趁早收起“贸易武器”,少发几条推特,多关心关心美国的豆农们,好好“过日子”吧~


    关注 互动百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