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 新宁:千年古城诗画崀山 天籁侗歌脐橙飘香

 

湘楚文化的芳馨神韵,三湘四水的精神性格,深深镌刻在新宁的土地上。...

CCTV-10
2019.5.22 12:41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湖南省 新宁篇

新宁篇 预告片
相传,舜南巡于此,见有山钟灵毓秀,风光绮丽,便赐一字:“山之良者,崀山。”
南宋建炎年间,宋廷横征暴敛,绿林头领杨再兴率农民军起兵反抗。朝廷平定乱事之后,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设立新宁县,故治在今县东金城故城。新宁,意指叛乱平定之后有新的安宁。
扶夷江畔,古城悠悠历沧桑
历代管理者都对这片土地的安宁寄予了深切的期望,然而,历史上的新宁却并不安宁。

新宁是山区,苗民、瑶民很多。他们崇尚武风、民风彪悍。山水作为屏障,又限制了官方的管控力量,“故邑里自唐宋以来,寇患极多。”
《新宁县乡土志》记载:境内金城山上有芙蓉岭,因“芙蓉”与“夫彝”古时音近,水以山名,故有夫彝水,国以水名,故有夫彝候国之称。
2100多年的时光里,这座夫夷江畔的古城,数度被焚烧洗劫,几次迁徙。
如今,夫夷侯国早已消弭于历史的烟尘,只有这不足两米的半边墙墩,见证着新宁亘古绵延的悠悠历史。
武风烈烈出英豪
新宁尚武之风,古已有之。金庸笔下,盖世英雄杨再兴勇武忠义。这并非作家的虚构。生长在崀山里的杨再兴,自小练就一手百步穿杨的弓法。

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杨再兴追随岳飞南征北战,成为抗金名将。在大战小商河时,因雪掩河道,战马陷入河中。金兵乘机万箭齐发,杨再兴英勇战死,年仅36岁。《宋史》载,“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鏃二升”。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钦差大臣刘坤一,指挥六万湘军出关,抗击日军。这位被清廷称为“老成硕望”,国家柱石之臣”的新宁人,在晚清的政治风云中力挽狂澜。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刘坤一与张之洞联上三疏请求变法,提出育才兴学,整顿变通朝政,兼采西法等主张,这就是晚清历史上的“江楚三折”
一心报效朝廷的刘坤一最后殉职总督任上。尚武之风,孕育出新宁人的血性与刚毅,而武风的传承,绵绵不绝。

岩鹰拳,是湘西南特色拳种。它源于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杜心五的鹰爪拳。杜心五的名徒万赖声将鹰爪拳进行了演变,又传授给武术家蒋兆鸿。蒋兆鸿运用湖南山区“岩鹰”的特长和勇猛灵活的生性形态,创编了25个鹰形动作的象形健身拳,即是岩鹰拳。


2013年,岩鹰拳被定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丹山藏瑰宝,碧水出天籁
“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艾青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崀山以圆顶密集式丹霞峰丛-峰林为特征,聚集了壮年期丹霞的地貌。赤壁丹崖的崇高与险峻,象形景观的神奇与精绝,山水田园的雅秀与恬淡,云遮雾障的奥妙与奇幻,与生俱来的自然之美传递着远古的气息。


中科院院士、丹霞地貌命名者陈国达教授称崀山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2010年8月2日,“中国丹霞”系列申遗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崀山滋养着崀山脚下的文化土壤
崀山峒歌是这片土壤上诞生的八峒文化的精华。曾经的八峒瑶民居无定所,以游山捕猎为生,险峻的高山和茂密的森林阻隔了瑶民之间的联系。他们便通过高腔、平腔、哼腔等各种腔调进行交流,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逐渐演变成崀山峒歌。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崀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已经通过旅游开发分享给了全世界的人们。


百里脐橙连崀山,是新宁的城市名片。作为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的崀山脐橙,已经带动全县近7万人口精准脱贫,40万脐农因为脐橙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利用崀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优势,新宁的脐橙产业和文旅产业共比翼,成为了助力这片热土腾飞的“双引擎“

今天的新宁,正在打开又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厚重的古祠,回响着忠烈千秋的呐喊;

凝固的历史,激荡着今人拼搏的豪情。
这个用血性和忠义凝练的湘西古城,正以国际化的视野,续写着夫夷古国今世的传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新宁篇》

播出时间:5月22日  12:4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李林倩 麦馨元(实习)


    关注 央视科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