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猪肉价格大涨:谁对谁的报复?

 

通胀在路上。...





作者 | 大斜百变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面对暴涨的水果价格,舆论已经渐趋沸腾。一篇《水果涨价,来自底层报复》的文章在网上刷了屏。

那篇文章认为,现在的城市都太傲娇了,动不动看谁不顺眼就把人家赶走。但没了这些低收入群体,那么谁来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随后,中间环节过多,人力成本大涨,最终导致水果价格暴涨,城里人遭到了报复……

这种标题与论点虽然搏眼球,其实并不值得一驳。

然而,纵观中国经济发展这三四十年的路径,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确是处在大通胀爆发的前夜。这也许是来自其它层面的另一种报复。


1
山雨欲来的通货膨胀


4月1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海南省万宁市和儋州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短短一行字背后,宣告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即非洲猪瘟已经攻陷大陆最后一个省份!至此,除澳门和香港外,中国(包括台湾)的所有地区均有生猪感染疫情。

非洲猪瘟并非新事物。截至目前,历史上全球已有6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但把它根除消灭的只有13个。最快消灭的国家花了7年时间,大多数国家历时三四十年依然没有摆脱非洲猪瘟。还有许多国家是消灭后又重新爆发。
虽然这种病暂时不会对人传染,但为了防止在猪种之内扩散,人类还是要将患病的猪进行坑杀填埋。疫情所到之处,猪肉产量锐减,那么猪肉价格自然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这边是猪瘟愈演愈烈,那边是虫灾潜滋暗长。

2月份是中国人传统的新春佳节,然而许多科学家、农业专家、昆虫学家、以及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可没法过节。

他们在密切注视着一种会吃粮食的害虫——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名副其实的“妖蛾子”,它们食量大,食谱广(玉米、小麦、水稻、基本上人类的粮食他们都吃),飞行快(30小时可以从美国南部飞到加拿大境内),繁殖能力强(虫卵到成虫只需3周,成虫一生产卵900-1000个),且组团作战,所到之处庄稼绝收。
这种害虫去年5月在印度发现,去年冬天蔓延到中南半岛;今年1月在云南境内首次被发现,3月份在广西发现。随着天气转暖,专家预测,今年夏天中国全境之内都有可能爆发草地贪夜蛾。
如果说过年那时候闹“车厘子不自由”的白领有点矫情,开春的时候嚷嚷着“香椿不自由”仅属于北方人的特权,那么进入2019年夏季,粮食、蔬菜、以及肉类的全面涨价,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而粮食、肉类、以及蔬菜,构成了社会消费的底层结构。如果这些基本食物的价格大涨,那我们将不可避免再次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无怪乎就连经济学家和首席分析师们都称未来CPI有突破2.5%的可能性。

更糟糕的是,目前全球各国经济增长失速,如果此时叠加通胀膨胀因素,那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社会横行肆虐的“滞涨”将再度降临。

人类对通胀现象一直捉摸不定,直到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一语道破天机——

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自从2008年美国开启QE,随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欧盟、日本等)都各自开启了量化宽松之路,人类已经罔顾经济学规律发出的警示,释放了太多的货币,欠了太多的债。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这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来已来的通货膨胀,仿佛是经济学规律对人类肆意滥发货币的终极报复。天道有轮回,也许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然而,自从最初超发货币至今,已经有接近10年的时间,为什么到今年通胀才爆发?那么之前又是什么原因一直把通胀按在低位呢?


2
“蓄洪”货币超发的三个池子


货币超发,货币的增长速度超过GDP,本质上一定存在通货膨胀。
但是对于中国来讲,除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几次恶性通货膨胀之外,大多数时间通胀都相对温和。那么这多发出来的货币去了哪里?

答案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有三大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超发的货币。第一是出口,第二是金融市场,第三是房地产。

先说出口。中国自出口创汇以来,曾长期维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我们把货物卖出去,美国人把钱给我们,出口企业把赚到的美元拿去外管局换人民币。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不得不发行人民币去兑换流通中的多余美元。

货物卖出去,但通胀留在国内,这个现象学者有个词语,叫做“输入型通胀”。

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美国增速放缓,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萎缩,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缩小。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速,也逐渐放缓。
如果说出口创汇阶段的货币超发,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么随着中美贸易顺差增速放缓,接下来的货币超发,就怪不了其他人。

金融危机之中,为了刺激经济,2009年推出了4万亿的计划。当时造成了一波物价飞涨,从葱姜蒜到鸡蛋牛奶猪肉,基本上都被炒上天。然而在那之后,无论是从生活直观还是数字上,我们都发现通胀被控制在了非常“温和”的水平上,自2012年1月之后,CPI增速再也没超过4%。
但同期的货币发行量一直维持在10%上下。这些超发的货币,去了哪?

这就要提到中国货币的第二个蓄水池,房地产。最近10年来中国房价的暴涨是有目共睹的,这些超发的货币完全是流向了房地产。具体路径,整个金融体系这10年来就干了一件事:怎么样帮助多余资金流向楼市。

然而CPI上,由于我们的CPI中不包含房价,因而房价上涨在CPI中完全体现不到。尽管我们的CPI中包含房租价格,但中国房子的租售比太低,这点租金的上涨根本算不上什么。

除了房地产,其实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宏观蓄水池。例如美国这10年来的QE被股市和国债吸收了大部分,造成了长达10年的股债双牛。然而中国股市,由于各种各样的制度奇葩,蓄水池功能有限,还有几次被玩成了消灭财富的下水道。因此这第三个蓄水池,到目前来讲,还没有建设完成。

回到当下,出口创汇以及输入性通胀不要再想了,人民币在7的边缘,热钱不流出就不错了。第二个蓄水池——房地产,也基本上满了,举国上下大唱“房住不炒”,房价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直涨一直爽,值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股市,2018年的股市不是蓄水池;今年一季度股市的蓄水功能不错,然而到了现在,又有点不妙了。至于以后科创板会不会,目前不知道。

因此眼下这个时点上,三大蓄水池的功能全部失灵;然而超发的货币不会凭空减少,叠加一大堆现金贷消费贷在那玩命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根据费雪公式:MV=PQ(货币数量乘以流通速度,等于商品价格乘以商品数量),物价上涨的潜在动力是很大的。

但这还不算完。多余的货币无处容纳,加上极端天气事件、猪瘟、农作物病虫害、以及一些不可修复的人口结构变化(农村人口放弃耕地等)等因素的出发,价格便一飞冲天了。


3
通缩幻景


通胀固然是人们厌恶的东西,但是当我把时间维度拉长,我难免有些隐约的担忧;因为我看到的不只是当下的通胀,而是紧随通胀之后的通缩。

我们的邻居日本,在房地产价格回落之后,曾维持二三十年如此长时间的需求不振。而对于日本来讲,政策最大的困境不是难以制伏的通胀,而是令人束手无策的通缩。

日本央行长期将通胀设定为政策目标,只要通胀有起色,便撤销长期维持的负利率。然而这似乎是一个怪圈,无论日本央行印多少票子,发多少货币,通胀却始终刺激不起来。

日本的处境,正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大红利全部消失之后的景象。

这三大红利正是中国曾经享受,并且目前正在享受的因素——人口、土地、全球化。

这三大红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日本带去烈火烹油一般的繁华,当时的日本是世界工厂,电子、汽车、光学、化工等行业全面繁荣,产品卖到全球世界,几乎把美国的竞争对手干到没饭吃,联合起来抵制日货。同时,日本的出口创汇活动为日本积累的大量的美元储备,日本政府将其投入美国债券。

盛世如斯。

然而繁荣过后,一切都在逆转。1985年,广场协定之后,日元与美元脱钩;1987年美国制裁东芝,美日贸易战全面爆发。

1989年底、1990年初,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日本股市开始静悄悄地崩盘,日经225指数从1989年底的最高点38957一路下滑,几经震荡,终于无法重回上涨。直到2003年跌到低点7500点附近,日本股市已经跌了10年之久。
与股市下跌同步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1990年代之后,日本房价指数陷入长期下滑的趋势,与此同时,人口的城镇化率增速趋缓。
房地产业有一句老话,叫做: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其实任何一国的经济,长期的决定力量也是人口。人既是一切经济活动所服务的需求的载体,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供给的提供方。

通货膨胀,短期来讲是通过货币超发“激”出来的效应;但是长期来看,当人口的增加难以为继,人口红利面临退坡之际,经济活动最终将难逃“供需双弱”的光景。土地价格高企、人口增长乏力、外贸优势不复。

没有人,再多的货币,也无法带来经济活动的实际活力,也自然无法催生良性的通货膨胀。换句话说,如果印钱可以的话,那么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就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了。

到那时,将会是经济学规律对人类透支红利的行为的再度报复。


4
结语


现在,有几个很不好的苗头令人担忧。繁衍生息,是一切生命体的本能,然而当下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年龄人都崇尚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

人是一切经济活动供给与需求的核心,货币只是一个工具。尽管当前全球人口数量仍然维持在地球的承载极限,但是如果未来马尔萨斯循环在冥冥之中回归,地球人口减少,那么无论哪个国家,都难以摆脱一个结局——

萧条。

到那时,通胀不再,通缩相继。但不会有人希望看到那一天的景象。

因此,站在通货膨胀山雨欲来的当下,我却不免要反问:通缩,会是我们将来庶几难逃的最终宿命吗?

原创文章投稿入口:
tg@gelonghui.com
读文章,送福利!参与本文评论并转发,将抽取三条优质留言,分别送出格隆汇精美礼品一份!每位会员还将送出20格隆贝,可用来购买格隆汇会员哦!


    关注 港股那点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