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风光留学的学霸,却抑郁归来?这几个方面家长一定要看清!

 

夏天来了,新一批留学的孩子正在进行着踏上旅程前的最后准备。如今,留学普遍化、低龄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

夏天来了,
新一批留学的孩子
正在进行着踏上旅程前的最后准备。
如今,留学普遍化、低龄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孩子选择中学就读国际学校、外国语学校以准备留学,甚至不少孩子小学就已经走出国门读书或者短期游学。

随着留学人群的不断扩大,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而且心理专家关注到,越是在国内被称为“学霸”的孩子,出国后反而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

孩子远在国外孤身求学,家长究竟该如何及时发现并合理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心理不适呢?本期第一健康就邀请专家就此进行了解读。

故事A
学霸留学两年患上抑郁症 
悄然回国治疗
小晨原本是沈阳一所知名高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学霸”,按老师的话说,是“清华北大的材料”。但小晨自己更向往国外的大学,不想在国内参加高考。于是高二毕业时,他没上高三就直接出了国,打算在国外读一年预科然后申请全美前十名的大学。想不到出国没多久,他就频繁打电话跟家人抱怨,说国外的老师“啥也不懂”,难以沟通,还总给他的作业打低分。他的英语成绩很好,可口语能力一般,跟同学交流起来总是磕磕绊绊,再加上他不喜欢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只喜欢自己看书,时间一长,同学们也就不再主动找他玩。

一年之后,由于小晨没有参加国内高考,也缺少学习成绩之外的特长或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经历,申请心仪的大学屡屡碰壁,最后只能上了一所自己并不太满意的学校。决定入学时,他向家人哭诉:“我对不起你们。花这么多钱送我出来,结果只上了这么个破学校。我已经没脸回国了!”进入大学后,他仍然没能找回“学霸”的成绩,与室友还屡屡因日常小事发生矛盾,最后从学校搬出来独自租房子住。大一结束时,他跟家人提出辍学回国,说什么也不想再回美国读书了。家人这才发现,小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抑郁问题,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想要轻生的内容。最终,家人接他回国接受心理治疗,小晨被确诊为抑郁症。



故事B
小学三年级就出国读书 
她天天哭闹厌学
11岁的丽丽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精英家庭”中,父亲是企业高管,母亲是大学老师。姑姑在加拿大一家大企业工作,一直向丽丽的父母推荐国外的教育方式。于是,丽丽刚上小学二年级时,就被父母送到了加拿大上学,住在姑姑家中。父亲偶尔出差会去加拿大看她。可出国三年来,丽丽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哭闹着要回家。原来她姑姑、姑父平时工作忙碌,没时间带她玩,她上学时又因语言不通难以交到朋友,感觉被小朋友们“排挤”。

时间长了,丽丽开始拒绝上学,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每天去上学前都哭闹不停。丽丽平时不愿跟外国人交流,到了加拿大快三年,英语水平几乎也没什么进步,急坏了姑姑。丽丽妈妈本身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一直望女成凤,认为丽丽从小就很聪明,只要努力学习肯定有出息,觉得丽丽不爱上学是无理取闹。丽丽认为妈妈爸爸不要她了,愈发变得焦躁、抑郁,不爱吃饭,无法上学。姑姑、姑父带她咨询了心理医生,得到的建议是,这么小的孩子最好还是回到父母身边,等心智成熟一些再出国为好。



故事C
孩子靠“买买买”缓解压力 
家长焦虑了
24岁的小美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申请了出国读研。家人原本很高兴她能出国深造,可没想到小美到了英国之后,花费剧增,除了每年30万的留学费用之外,她还时不时地找各种理由跟家里要钱,一年的生活费也达到二三十万,让家人深感吃不消。

后来,家人旁敲侧击打听到,小美在英国留学压力很大,就养成了靠“买买买”来缓解压力的习惯,购置了各种包包、化妆品、衣服、饰品等。家人问起来,小美很不耐烦地回答,自己是在做代购,“赚点钱不是也能贴补家用嘛。”可家人根本没见到小美赚钱,只看见她花钱越来越多,还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习惯,体重暴增。学习跟不上,一学期挂了好几科,眼看着都没法顺利毕业了。小美的母亲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着急上火,天天睡不着,自己先成了医院心理科的患者,不得不靠吃药来缓解失眠和焦虑。医生告诉她,小美的情况不是简单的乱花钱,很可能也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留学专家:


三大压力最容易“压垮”留学生
在沈阳工作多年的资深留学顾问王凤尧老师接触过大量的留学生和家长,她发现,容易给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孤独感”带来的情绪压力。

学业压力,主要是由于国内外教育方式差别较大,习惯于按考试分数决定成绩的孩子,出国后对于国外的考评方式不适应,面对陌生的教学节奏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国内原本是“学霸”的一些孩子,在国外有时连完成作业都困难重重,在同学间的成绩优势不复存在,难免心理落差过大,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压力,是由于留学的孩子与国外的同学、室友之间存在客观的观念差异,日常沟通、交往时难免会出现不少摩擦。有一些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差异之大,甚至会让孩子心理受到很大冲击。各种小摩擦日积月累,就可能演变成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心理问题。

“孤独感”则是由于留学生处于陌生环境中,加上语言不通等因素,容易被“边缘化”,从环境中难以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如果因为这种“孤独感”而自我封闭,拒绝与人交流,则更加难以融入环境,造成恶性循环。
心理医生:

出国混不好人生就失败了?这是错误认知!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王永柏介绍,每年寒暑假期间,到医院咨询心理问题的留学生都不少,不但有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回国咨询,就连在沈阳读书的外国留学生也会来咨询,说明留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这些年接诊的留学生中,王永柏发现,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留学的孩子越来越小了。“但年龄太小确实很难适应完全陌生的国外环境,还是建议儿童不要过早离开父母。”王永柏说。

在留学生中,“学霸”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王永柏认为,留学生要避免心理问题,首先要跟家长一起扭转一个错误认知——出国就一定要比在国内好。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学霸”会觉得,出国学习没学好、工作没找好,人生就失败了,没希望了,就对不起父母老师的期望,自己的一切就完了。“这是一个歪曲的认知。事实上,学习经历只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留学的文凭不代表一切,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此外,要缓解留学生的心理压力,家长应尽量给予支持性的心理交流。比如鼓励留学生通过微信、电话、视频,多与熟悉的同学、伙伴、家长、老师交流,保持联系,能有效避免孤独感。鼓励孩子多锻炼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逐渐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圈。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听音乐、运动、冥想、旅游、跳舞,都能大大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最后,鼓励孩子心情不好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国外的学校中校园心理咨询机制比较健全,校外也有很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积极求助能够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编辑:丁卉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唐子匀
 小编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QQ号:455919213,或拨打电话:22690836


    关注 健康风尚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