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年老师: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应该这样读

 

一提到杜甫,中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诗史”、“诗圣”。他的诗歌特征是“ 沉郁顿挫”,主题是“忧国忧民”。但是,要了解杜甫,更应该做的是熟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基本经历,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一提到杜甫,中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杜甫的诗是诗史,杜甫是诗圣,杜甫诗歌的特征是“ 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主题多是“忧国忧民”。

是的,这些概念都没错。“杜甫”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仿佛就是低眉捻须,用悲悯的目光俯视这片多灾多难的大地的——“醉里眉攒万古愁”。但是,知识与内化形成的素养是两件事。要了解杜甫,我们更值得做的事情,应该是熟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基本经历,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一、杜甫的诗为什么能被称为诗史?

晚唐孟棨《本事诗》中最早提出了“诗史”这个概念:“杜逢禄山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观察到最隐微情况),殆无遗事(几乎没有遗漏),故当时号为诗史。”也就是说,杜诗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

冯至先生的这段话可作理解“诗史”概念参照:“这部‘诗史’,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并对许多重要问题表达了作者的进步主张;他还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新兴的城市,以及一些虫鸟花木的动态;在自然的途径和社会的变化中,他也叙述了作者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迫切的愿望,所以它也是作者的忠实的自传。”

莫砺锋先生说:“你如果想真正了解杜甫,你应该先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读《北征》,再读《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为什么?因为这些诗既有很强的杜甫的个人色彩,又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通过这些叙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时代的特征和细节。

比如作于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面写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这真是对朝廷盘剥百姓进行了毫不客气地揭露和批判。更有名的当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定有许多人从那捧冻死的白骨边路过,但只有杜甫看到了“朱门”的骄奢淫逸,看到了“朱门”与贫民的巨大生活差异,看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必然。

更典型的是《北征》。这是一首“以文为诗”的诗歌,也就是用诗歌的形式在写文章,有重大时事,有宏大议论,有个人遭际,有小我真情。“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就是记录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但被迫出战,导致全军覆没的历史事件。此役之后,长安失陷,玄宗入蜀。“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女儿的衣服是衣不蔽体,而且“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到处打着次序凌乱、绣着图案的补丁,这是诗人家庭生活中的细节。“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用历史典故对应马嵬坡之变,态度是对唐玄宗有回护的,其实玄宗是被逼无奈,这里变成了主动选择,是对玄宗的褒奖,也算是一种议论和评价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一个帝国的兴衰成败,都在一首诗中。我想,这就是“诗史”了。

这些记录,相较于“为帝王将相作家史”的所谓“正史”,更具民间意义,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则文学与良心二者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

这个“良心”,我们可以理解为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仁爱”的思想主张,表现在杜甫身上,更具体地可以说是“布衣”意识。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巩县县令。他的祖父杜审言,曾位列修文馆直学士,诗文更是闻名天下,为“文章四友”之一,成就颇高。杜甫的远祖,西晋杜预,文武双全,曾作《春秋左氏集解》,也是西晋灭吴战争的统帅之一。所以杜甫不止一次地说,“诗是吾家事”,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因此,他在诗歌上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在政治上,则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爱国,“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他忠诚,“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他仁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中国历史上被封“圣”的儒家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了“立德”,杜甫“成圣”,也就成在这个“德”上。
我们看几组杜甫的诗的名字吧:

《悲陈陶》、《悲青坂》、《悲秋》、《哀江头》、《哀王孙》、《秋雨叹三首》、《夏日叹》、《夏夜叹》、《可叹》、《愁》……

悲,哀,愁,叹,对外面的世界很迟钝的人,对人世缺乏足够的悲悯的人,不会这么频繁地使用这些词汇吧。

还有著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尤其是“三别”,种种特殊情境,让人一睹之下,就有落泪之想。

还有许多歌行体的诗,比如《兵车行》、《丽人行》、《瘦马行》、《今夕行》、《百忧集行》、《苦战行》、《负薪行》、《古柏行》……字里行间,沉淀着底层民众的艰辛和愁苦。虽是作为歌行体的标志放在这里的“行”,却在字面上直观地给人以不断“行走”的感觉——杜甫仿佛一直“在路上”,当然,杜甫也真的一直在路上。

冯至先生的《杜甫传》,目录基本就是按照杜甫的行迹安排的:童年,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成都草堂,再度流亡,幕府生活,夔府孤城,悲剧的结局。

我们看,杜甫的足迹遍布现在的河南、江浙、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杜甫后半生颠沛流离,但他不只装着自己和家人的安危,还心系天下,“宁苦身以利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背后,有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残败,有家人因战乱隔绝消息的焦虑,有国家社稷危如累卵的张皇和痛苦。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成“圣”的地方。
三、杜甫的诗该怎么读?

我想这个“读”分两个层面:一是“朗读”,一是“阅读”。

先说朗读。杜甫与李白重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二人擅长的诗歌体裁不同。

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大助力就是他擅长“古诗”,对格律要求不高。而杜甫擅长的则是“格律诗”,要对仗,要押韵,要注意平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对“两朝”,“天下计”对“老臣心”,这是明显的对仗;上一句的平仄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一句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在音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中,念起来很上口。

杜甫在格律上的追求,有时候甚至是有些过于讲究了。

比如著名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功盖”都是“g”作声母,是为双声;名成则都是“ing”作韵母,是为叠韵。上下两句用双声词对叠韵词,极其用心,极其讲究。

比如《登高》的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除了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外,句内还有“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这叫句中对。

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对“白日”,乍一看没有逻辑关联,但仔细看,字面其实很工整:“青色的春”对“白色的日”,这叫“无情对”,也就是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嘛,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

《红楼梦》里经典段落“香菱学诗”中曾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从学诗的角度,学杜甫是放在学李白之前的,就是因为老杜的格律讲究得更好。当然,《红楼梦》把王维放在李杜之前,可能是因为传统观念里认为,香菱是女性,女性学诗,不好一上来就学儒家那一套经世济用的思想,学平和冲淡的王维倒比较合适。如果这么看,学诗从杜甫学起,其实是最合适的。

由上可见,老杜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绝非虚言。所以,多读老杜的格律诗,特别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感受力。
再说“阅读”。

阅读诗词,第一重要的当然是要学会运用联想想象将文字转变为画面,进而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老杜《旅夜书怀》的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草是“细”的,风是“微”的,舟是“独”的、“夜”里的。那种静谧凄清的氛围中,老杜的卑微之感、孤独之意就此流露。还有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沙鸥”这一意象,之前有“飘飘”、“天地”、“一”三个修饰语。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天地苍茫辽阔,而沙鸥异常渺小,且仅有一只,孤独无侣,在风中飘摇。联想到王勃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杜的心境可以说非常显豁了:天地越辽阔,个人越渺小,生命越孤独;历史越永恒,人生越短暂,生命越无力。老杜《登高》首联中那只“飞回”(徘徊)的鸟,与《旅夜书怀》中这只“飘飘”的鸥,在精神内核上是高度一致的,而与陶渊明笔下“相与还”的飞鸟则大异其趣。

以上是阅读的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形成对杜甫更深入的理解。

开篇我们说杜甫“忧国忧民”,说杜甫“醉里眉攒万古愁”,中间又说杜甫“悲,哀,愁,叹”,很容易让你觉得老杜就是这么一个单一的形象和风格,但事实未必如此。广泛地阅读杜甫的诗歌,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为方便诸君阅读揣摩,给几个思考题吧:

1.本书原“绪言”中,傅东华先生说:“我们看他对君国,对朋友,对妻子,对兄弟,以至对路人,对一草一木,哪一处没有这种同情的流露呢?”你能找出一些作品来作为这句话的证据吗?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2.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说杜甫有强烈的功名欲望,也就是杜甫特别想做官。对此,你怎么看?能否结合杜甫的诗作和经历做些证明或反驳。

3.你能否看到老杜的诗风和“盛唐气象”的关系。或者说,你能否看到杜甫和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相似之处?

4.如果你了解“魏晋风度”,能否在杜甫诗歌里找到与之相应的内容。

5.林庚先生对杜甫在推崇的同时,也指出了杜甫律诗的一个弊病:最后一联往往收不住全诗,常常老生常谈,“所以杜甫的名句极多,而成章却少”,“离开了感情渐远,而加入理智的安排愈多”。你赞同林庚先生的意见吗?能否结合杜甫的一些作品,做些证明或反驳。
杜甫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如此,他还凭着他瑰丽的诗篇,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留下了无尽的文化遗产。闻一多先生曾在《杜甫》一文中说,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让很多文学爱好者动容,也算是诗歌爱好者对杜甫的千古定评吧。

(说明:本文是为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杜甫诗》所作,作为新编导言的素材来源。本书已于今日出版,主编为王宁老师、顾德希老师。)
作者简介



陈年年,北京四中语文组高级教师。


转载自公众号

有鱼的语文课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朱彩莲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章黄国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