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实质是学习和思考

 

马石头原创文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件事是文化人的标配,一是读书,二是旅行。当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知识储备量就大;走的地方多了,见识就广,思考问题就会深刻,内心也更丰富。所以,古人常常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提并论作为资本。古今中外,真正的大家名流,都是既博览群书,又游学四方的见多识广之士。



人生来是羸弱的,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甚至不如一只老鼠,却往往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其实,任何生命只凭真主恩赐的一口气,就在呼吸之间,脆弱得不可描述。外出旅游让我们触景生情,睹物思己,增加对真主的畏惧之心,启发珍惜光阴的意识,今后更加勤奋。同时也擦拭信仰之镜,取其锈斑,增其光亮。



旅游的实质是学习、是思考、是锻炼、是实践。因为整个大地就是一部活教材。无尽的山川田野与浩瀚的大海,繁茂的花草树木与各式各样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本领,其千差万别的个性和品德,让我们联想到不同人生的品格差异。尤其为了寻求知识,探望德高望重的师长的旅行,都是真主所喜悦的。



传统文化重视旅行,易思俩目文化也是如此。不但鼓励旅行,也鼓励招待出门人。常读经典的人知道,如“在大地上旅行”这样的句子,在经典中多次出现过。希望条件允许的人们,多出去走走。真主说:“在你们之前,许多常道逝去了。所以,你们当在大地上旅行,去看看那些否认真理者的结局是怎样的。”(3:137)

(在喜马拉雅上搜石头书院听作者朗读)
(在荔枝电台上搜不舍朗读听朗读节目)



许多人不是在忙碌的日子里深淹得太久,就是在涣散的时光里缠绵得太深;不是越来越绝望,就是越来越懒散;不是盲目蛮干就是不思进取。欲望迷乱了精神,信仰就在迷惘中溃散;在虚幻的梦乡里待得太久,难免会忘了回家的路。愿我们每日一篇短文,能给您带去一丝启迪。


    关注 马石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