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国企改革风云:评估行业或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市场分析丨By:世联评估价值研究院...





▎市场分析丨By:世联评估价值研究院





自197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从早期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特征的扩权让利试点、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试点等系列改革,到中期以产权改革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基于“整体搞活”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再到近期以分类改革为关键特征的“新型国有企业”构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范式。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国企改革的新趋势,分析评价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依赖的公司治理结构新发展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新举措,并说明列举评估行业在国企改革中所拥有的价值和能够提供的服务。

国企改革新阶段

改革篇
国企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随着2017年底央企完成公司制改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制改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条件,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产权层面的改革,也是国企改革中最核心和最敏感的内容。改制后的企业有助于实现上市。现阶段国企改革发展呈现多个新趋势: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在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进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上下联动全面深入地推进国企混合制改革。

图1. 国企改革历程: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表1. 十九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加大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企战略性重组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即由公有资本和非公资本交叉持股、互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所有制。在股票市场不景气、从场内市场融资有限的现实状况下,混合所有制可以帮助国有企业用少量的资本金吸引社会大量资本进行发展,同时进行行业整合。例如:中国建材资本中75%是来源于社会资本、非公资本,25%来源于国有资本;国药集团则是各占一半,50%来自国有资本、50%来自社会资本。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中国建材整合了上千家水泥厂,国药集团整合了600家医药公司,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

截至目前,在已经推出的三批50家重要领域的混改试点中,已完成改革主体任务的企业经营业绩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5.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额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形成了中国联通、东航物流、中金珠宝、内蒙一机、合肥江航等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优质混改企业。根据国资委数据,2018年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1003户,引入非国有资本总量901.5亿元;1877户地方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有1098户地方国有企业入股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成为中央企业运营的主体。中央企业资产的65%、营业收入的61%、利润总额来源的88%都来自于上市公司。2019年将加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推出第四批试点企业共160家(其中,中央企业系统107家,地方企业53家)。

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要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区域资源的整合,稳步开展国际化经营。2016年以来,出现了地方央企国企化现象,尤其是在产能过剩行业(钢铁、有色、港口等),主要通过股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地方国企实际控制人从地方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实现了产业整合,将助推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升级版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改组成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2019年1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再次扩容,11家中央企业纳入试点。这意味着在目前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已有约1/5的央企转变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前两批入围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企业,以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商业一类企业为主,而此次航空工业集团入围第三批试点,意味着将来有望推动更多的国有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诚通集团、中国国新两家资本运营公司设立股权运营平台,推动国有资本在进退流转中增值。目前,两家公司设立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6只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

根据中央规划,未来中央企业将主要分为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三种类型。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核心,也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未来将在战略规划、工资总额管理、选人用人和激励机制、财务和产权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最大程度激发各级企业内在活力;发挥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作用,优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同步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多项综合性改革。

表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表3.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企业集团: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国企改革新阶段

公司治理篇
国企改革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这需要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企业活力。
加速推进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当年底前将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登记的中央“企业”全部改制为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公司”。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全部变身为国有控股公司,这一从“企业”到“公司”的转变,再次证明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从企业治理向公司治理的转型,以加快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应该明确的是,公司治理的目标不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是在于实现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并保障公司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以此实现公司价值即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离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公司治理不完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产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不到位,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充分,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等。

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进程的加快,职业经理人已成为国企改革重点突破的方面。自2002年起,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政策逐渐出台,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方向也逐渐清晰,目前已经在央企二级及以下公司开始试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则尤其值得关注,意味着将加速推进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扩大市场化选聘范围和比例。通过市场化选聘改革,可以强化董事会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董事会、经理层由过去的“同纸任命”改为分层管理,形成分类分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有效解决经营管理者“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
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实现员工、股东、企业多方共赢
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即综合运用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立体化全方位激发企业活力。目前,央企已取得积极进展:第一,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共有45家中央企业控股的92户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占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的22.8%,主要分布在通信与信息技术、科研设计、医药、机械、军工、能源等行业领域。第二,开展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截至2018年底,已有24家中央企业所属科技型子企业的104个激励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其中2018年新增74个方案,比上年增长247%。第三,试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全国共选取了181户企业开展试点,央企层面10户试点子企业已经全部完成出资入股,地方层面的试点企业也完成了首批的出资入股,后续选择的正积极开展战投洽谈、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等工作。第四,推动中央企业持续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据统计,相关企业都实现了强劲的利润增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1年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市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7%、14.6%、7.0%,明显高于整体水平;30个已经完成首批激励兑现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41.6%和45.6%;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中,10户中央试点企业2018年利润总额平均增幅26%。除了利润增长以外,股权激励也使得企业人才队伍更加稳定、创新能力增强,以及由于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稳健增长的积极信号而带来的融资成本降低、资本结构优化等好处。未来激励机制的实施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扩围扩面。
国企改革新阶段

监管篇
国企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实现综合治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职能,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建立多维度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
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涉及监督职责的机构不少,包括直接行使监督职责的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不少大型企业内部还实行了巡视制度,党委(党组)也负有重要监督职责,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也承担监督任务,这些监督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国有企业曝露出的腐败问题和决策失误问题看,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不够有效。同时,我国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主要是资本市场和社会监督也不是十分有效。过去20年实行了外部监事会制度,2018年4月,撤销了外部监事会,职能并入审计署,将实现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全流程动态监督。同时,国家设立了监察委员会,打造立体监督体系。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要求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监督监管体系,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一是搭建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平台;二是统筹协同各类监督力量;三是健全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2019年4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委员长会议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五年规划(2018—2022)》(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建立起报告范围全口径、全覆盖,分类、标准明确规范,报告与报表相辅相成的报告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有资产类别特点、以联网数据库为依托、以评价指标体系为重点、以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和整改问责为重要抓手的人大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基本建立起横向协作与纵向联动顺畅有序、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表4  2018-2022年专项报告的议题安排
资料来源:《五年规划》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资产云”助力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在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和实现“数字财政”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政府资产管理水平和为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浙江省政府上线资产管理云服务平台(简称“资产云”),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同时,为了破解国有资产管理中跨机构、跨行业、跨周期和跨部门协同难等问题,浙江省财政厅和省市场监管局运用GS1物品编码技术构建了一套资产编码标准体系。像每个人都有身份证一样,每件国有资产都有一个唯一编码,扫码便能获取这件资产的信息,并上传资产云生成资产卡片。这个唯一编码贯穿资产申领、接收、移交、盘点和处置全链条各环节,实现了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为将来的资产5G物联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基础。
国企改革新阶段

服务篇
国企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伴随国有企业股份改制、兼并重组、境内外上市,资产评估行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评估公司助力改革,为国有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图2. 国有资产服务内容: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图3. 世联评估国资服务七大核心服务模块:
图片来源:世联评估

【转载须知】查阅转载规则。
研究院文章精选

◆大资管迎来新趋势

◆融资政策将收紧,五月楼市整体趋势研判

◆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供应方式多元化,产业用地政策再起变化

◆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解读

◆解密评估机构在REITs全链服务

◆北京新机场通航在即,全维度解析

◆新型城镇化大趋势下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趋势解读
-[b]The End-[/b]
- 市场、数据、研究、热点、政策、专题 -
-  有态度的房地产信息原创平台 -
- 价值领地 -
-
成为:

最具信任的资产价值及数据提供者


    关注 价值领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