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剧遭重创、古装仍难回春,上半年备案剧给我们的启示

 

趋势和政策两个方面同时指向了一个方向:注水剧注定没有生存空间。...



导  语

6月全国电视剧备案公示和变更通报公布后,今年上半年的备案剧就已全部公布,从中能看到哪些趋势和现象?

作者| 小熊

来源| 看电视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公布6月全国电视剧备案公示和变更通报。

通报中显示,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是今年首次备案数量降到60部以下,创备案数新低。其中当代题材占47部、占公示总数的81.03%;古装题材则有3部,较5月增加2部。

6月备案剧公布后,2019上半年登记备案的剧集就已全部公布出来。在这个剧集播出风云变化的季节中,备案剧片单或许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政策面的信息和指引,也或许能成为某种趋势的反映。

笔者盘点分析上半年备案剧片单,探寻数据代表的那些风向标。


长度缩减、平均集数减少

注水剧注定成为严打对象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年一月以来,国产剧备案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无论是部数还是集数,这一趋势都不容忽视。仅刚发布的6月备案剧数量,就在今年首次降到60部以下,这一数据在近两年也是首次出现。
2018-2019年电视剧备案数量统计表


如果从下降率的指标进行分析,集数的下降率普遍大于部数的下降率,这样的趋势引发的现象就在于,单部电视剧的平均集数正在缩减。

根据笔者计算的数据,去年单部电视剧平均集数均保持在38、39部上下,个别月份的平均集数超过40集。

而这样的数量在今年已经变得罕见。开年以来,单部剧目平均集数达到39集以上的月份寥寥,在刚刚过去的6月,这一数据仅有34集。可以看到,整部电视剧的长度正在缩短,这意味着,曾经饱受观众诟病的剧集“水分”大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剧集脱水,已经成了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7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到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时就曾强调,“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深入挖掘瓶颈症结,始终保持高压。”

如此观之,趋势和政策两个方面同时指向了一个方向:注水剧注定没有生存空间。

以往,部分电视剧在前期创作时向剧本中“掺水”,在剪辑时不断闪回的方式对播出过的素材二次回放,让剧集变得冗长,故事发展缓慢,单集信息点零散。这些问题经常受到观众吐槽,但在资本的诱惑下,仍有部分制作方“兑水严重”,影响观众的剧集收看体验。

此番政策出手,即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对影视行业进行调整,在引导和规范电视剧脱水的过程中,也倒逼影视行业内的资本变得理性,不能对艺术创作产生过大影响。这也是近期主管部门从各个角度对影视行业“去泡沫化”的又一例证。

剧集备案数量减少,代表着剧集开拍的数量减少,对于亟待“去库存”的国产影视剧行业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电视剧一直都有语言生动、贴近生活等优势,如果能以这样的方式,在单位时间内向观众提供更多信息,则势必引起观众的热烈追捧。
以宏观视角来看,剧集脱水对整个行业的前景是利好的。观众对国产影视内容充满信心,中国影视领域消费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古装剧仍难回春

选好题材成立项关键
近期,古装剧经常受到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近期古装剧难播,如《大宋少年志》《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等重点古装剧均为零宣发裸播,更有《九州缥缈录》临开播前20分钟突遭撤档,古装剧近期的“迷”,让从业者摸不清头绪。

事实上,近期以来有关古装剧的政策,一直都鲜见利好。从今年开年的古装限令,到剧集定档难,再到上文中聂辰席部长强调的“对宫斗剧保持高压”,古装剧难获得政策支持。

这一情势也从近一年的备案电视剧名单中显现出来。

六月,总局同意备案电视剧中仅有3部古装剧,而这一数量还比五月增长2部。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古装电视剧备案数量正呈现出下降趋势。
2018-2019年古装剧备案数统计表


今年上半年,成功备案的古装剧仅有34部,仅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去年下半年共备案公示82部古代题材电视剧,去年上半年成功备案的古装剧更是达到95部。

数量骤减背后,兼有生产和监管两方面原因。

从监管角度,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剧集备案根本无法过审,也就是生产前的审查就已经注定剧集不能成功开拍。限制和禁令这类硬性规定,总有“杀一儆百”的意味,因而古装剧数量减少,并不一定全是政策不核准开拍的锅。

市场的观望态度也是古装剧备案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到,就在今年二月,仍然有11部古代题材电视剧通过初审,成功备案。但三月以后,这一数量骤减,到五六月份仅有三部以下古装剧通过备案。

三月,正是传说中古装限令发布的时间。对于前途不明的市场,古装题材剧集拍摄单位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便备案成功,如果拍摄完成后不能播出则面临更大损失,与其承受难以预料的风险,不如静观其变,待市场和政策都趋于稳定。
未能顺利播出的《九州缥缈录》 


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古装剧备案数量越来越少,个中题材种类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古代宫廷题材”的缺位。去年,宫廷题材一直是古装剧的备案主流,一直到去年12月,都仍有宫廷题材剧集过审开拍。然而到了今年,宫斗剧多次被中央媒体点名批评,聂辰席部长也直接点名宫斗剧对其“保持高压”,宫廷题材直接从备案片单中销声匿迹。

古装题材的相对敏感,让行业“谈古色变”,但事实上,把握好古装题材的创作尺度,古装剧仍然是可以可拍且市场空间广阔的题材类型。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被高层重视,“优秀”一词值得注意。相比而言,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述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的历史正剧风险较小。

在这样的范围内,只要把握好创作立意、以正确价值观加以引导,古装题材剧集仍然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类型。


农村题材受重视

都市题材占主流
一直以来,当代题材都是在备案剧名单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题材,笔者发现,在其中的二级分类中,当代农村题材越来越受到出品方的重视。

事实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也受到观众喜爱。近期热播的《哥哥姐姐的花样年华》称得上近期农村题材剧集的代表,CSM59城收视率持续破1也是当前剧集市场的不错成绩。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喜剧类农村剧更是深深抓住了观众的心,至今已播出11部。
《哥哥姐姐的花样年华》


市场上的需求自然不会被出品方忽视,这在农村剧备案数量上已有所反应。

今年上半年,虽然备案的农村题材绝对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受到整体备案剧数量减少的影响,农村题材剧集备案占比有所提高。

以六个月为周期,2019年上半年共备案38部农村题材剧集,占全部备案剧集的8.82%;2018年下半年共备案49部农村题材剧集,占全部备案剧数量的7.83%;2018年上半年共备案35部农村剧,占全部备案剧的5.79%。
可以看到,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今年上半年的农村题材占比都有所上涨。农村题材剧集越来越受重视,这与总局一直提倡的“小正大”的创作方向是相一致的。

另外,农村题材电视剧通常讲述“街坊的家长里短”和“老乡的田间趣闻”,这样的剧情更容易展现人物关系之间浓浓的人情味,拉近观众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毕竟,如费孝通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除了颇具增长姿态的乡土剧外,都市剧一直都是当代题材的“顶梁柱”。一直以来,当代题材在备案剧中占比最高,当代都市题材又在当代题材备案剧中占比最高。
2018-2019年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数量统计表


在越来越倡导现实题材创作的当今剧集市场,都市剧无疑是更容易与现实题材靠拢的题材类型,也是最容易让当代观众产生共鸣的剧集类型。

对于都市剧而言,冠之以“现实题材”的帽子当然恰当,但都市剧普遍存在的悬浮现象却值得创作者警惕。已播的多部都市剧都被主流媒体点名批评,剧情悬浮、不贴近生活、更难说是否真实,是这些剧集存在的问题。

因而当代都市题材虽然离现实生活最近,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采风、调研工作,用真实剧情打动观众。此外,还需要结合当前热点问题,直击社会痛点,如此用心创作,才能迎来电视剧的真正出圈。


    关注 娱乐新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