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倡导的多学科合作,现在糖网病有了明确章程!

 

火热的7月,冰城哈尔滨却绿意盎然、清凉惬意。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举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教程国家级讲者培训会”于21日在哈尔滨召开。...





点上方蓝字”idiabetes“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编者按
火热的7月,冰城哈尔滨却绿意盎然、清凉惬意。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举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教程国家级讲者培训会”于21日在哈尔滨召开。本次会议以“观微知著,眼绎精彩”为主题,邀请内分泌、眼科及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规范化诊疗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旨在推动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疗技术与学术水平发展,加强内分泌眼科交流,实现学科共赢。

为使更多内分泌科/内科医生关注DR眼底筛查,从而成为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的“主力军”,此次培训会议特邀请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朱大龙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洪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共同担纲主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规范化诊疗教程》 :让DR筛查与转诊有章可循
首先由匡洪宇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教程的主要内容。教程涉及DR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分级诊断、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筛查、转诊及防治,其主要目的是使内分泌科、内科医生、社区医生能够及早识别DR,能够在疾病早期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并适时转诊至专科治疗,使他们在治疗的最佳时间内得到及时的诊治,达到最好的康复。其中大家关心的DR筛查、随访、转诊部分,匡教授作了重点介绍: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转诊界定的时间点不同。对于1型糖病患者,如果在青春期前患病,则建议其从12岁开始每年随访;如果是12岁以后患病,建议每5年随访1次。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要进行糖尿病眼病的全面检查,若此时无视网膜病变,建议随后每年复查;若此时已出现中等程度视网膜病变但尚未累及黄斑,建议每半年左右复诊一次;如果已经发生较为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则需增加复诊的频率,甚至尽快转诊至眼科;如果出现视网膜剥离、视力急剧下降、玻璃体出血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转至眼科治疗(图1)。
图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转诊流程图


在筛查方法当中匡洪宇教授推荐内分泌科/内科医师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建议内分泌科医师和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共同阅片。最后她强调内分泌科、内科、眼科医师合作的重要性。

不同分期DR怎么治,眼科专家来支招




DR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规范的治疗,这需要内科与眼科医师通力合作。眼底病变分期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眼科主任孙大卫教授基于我国自己的DR分期(表1),从专科角度对处于不同病变时期的眼底图像进行了现场指导(滑动查看幻灯片),并按照不同分期给出了推荐的治疗建议。
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国内新分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防治策略上,孙教授同样强调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是防止DR致盲的关键,对于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要贯穿在治疗的始终、一旦诊断DR,血管保护剂(减少血管渗漏、保护微血管)早使用早获益、疾病进展至中晚期一定要进行正规的专科治疗。当DR进展至4期则强烈考虑在出现玻璃体出血之前及视盘新生血管之前进行散在或全视网膜光凝;进展至5期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增殖膜;6期则需要复位脱离的视网膜 +激光治疗。







随后参会的各组成员对DR的流行病学与危害,临床诊断、分级与表现,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演讲、点评及讨论。





■ ■■■■


结 语
奔腾的松花江承载着哈尔滨近千年的历史,美丽的太阳岛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龙江大地。经过半天的培训和学习,与会者均表示受益匪浅,并会将所学内容运用到今后的临床实践当中,尽可能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正规筛查,使更多的DR患者在疾病的各个时期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关注 idiabete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