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银资本熊钢:科创板企业成功门槛高 需技术和商业模式双向发力 科创能见度

 



编者按


从去年11月首次“官宣”到确定今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仅仅八个月的时间,承担支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使命的科创板以火箭般的速度破茧而出。蕴含着改革者的魄力与努力,饱含着市场各方的盼望与期待,更折射着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重任在肩。

值此科创板新股即将上市之际,全景网制作的《科创能见度》栏目正式推出通过监管机构负责人、资深投资人、行业专家等专业人士的讲述,用前沿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带您穿透迷雾,直击科创板本质。

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挂牌上市。据不完全统计,这25家企业中,有24家背后出现150多家创投机构身影,渗透率达96%,投资金额高达100亿元。科创板也因此被称为创投机构的盛宴。

新华社评论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大步,可以为中国科创企业扩张金融血脉,让风险投资循环壮大,有利于加速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一步来之不易。”

近日,全景网《科创能见度》栏目深度对话澳银资本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熊钢。他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风险投资人,有着近二十年的投资经验。同时掌管着美元和人民币基金的熊钢专注于医疗和科技领域,他将中美两国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领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同时对何为成功的科创板公司进行了自己的定义。



澳银资本 熊钢

熊钢 澳银资本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熊钢于2009年与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共同创立华澳资本,并于2014年推动华澳资本重组合并为澳银资本。其曾获得投中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TOP20、融资中国中国股权年度投资人物、深圳十大创投领袖、证券时报年度投资家等荣誉。代表投资案例包括新产业(830838)、康泰生物(300601)、美诺华(603538)、三利谱(002876)等。
中国缺风险投资市场
科创板应运而生
全景网:科创板的到来对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又丰富了一层,您如何看待?

熊刚:资本市场,其实是不管是有形的市场,无形的市场,它分成这么几个类别的,一个是价值投资市场,就是说以挣钱为目标的,完全以挣钱为当期盈利目标的市场,在中国的显性市场就是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



还有一个是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是介乎于盈利和不盈利之间的,它是需要推动某些创新的这么一个资本市场。所以,它的市场结构、市场运作都是跟价值投资市场是不同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是公益投资市场。这种公益投资市场不是做慈善。而是对人类社会中期、远期有重大影响的,没有商业回报的技术,都要有赖于公益资本的介入。当然公益资本它(在国内)是没有一个显性的市场的,但在国外是非常大的一块市场,像美国的大学捐赠基金的规模就远远超过美国的国家自然基金。投资风险市场是介乎于这两个市场中间的一个板块。中国缺的就是真正的像纳斯达克这样风险(投资)市场。科创板就应运而生,这个是个大战略,也是正确的一个战略。

中国的科创板,它就是科技创新板,科技创新板(的核心)就是科技。纳斯达克是各种各样的模式,新模式、新创意、新技术都可以放进来。我们的主板市场是将近26个门类,涵盖了国民经济几乎所有的领域,而科创板只有六个门类的细分技术市场。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到底怎么运作?都在摸着石头,它的定价原则,它的估值模式,或者大家的交易习惯,甚至各种各样的文化怎么养成,都还不知道。
科创板企业
应同时具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功
全景网:您认为什么样的科创板企业算是成功的?

熊钢:科创板企业,在我看来要成功的话,绝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功,商业上也要成功。而且从要求看的话,可能比主板市场的要求还高。它的五大核心指标,现金流安全,经营性现金流有多大,这就是一个安全性的要求。另外,还有高技术门槛、高商业门槛。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能不能出现像Facebook、像Google这种优秀的企业,这个不确定。像谷歌这种企业技术是领先的,商业也是领先的,它的特征就是高质量的收入,高增长的收入。即使不盈利,大家也追捧,因为它要盈利不复杂,只要收缩某一块的成本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



还有一个高成本,高效能的成本。就是他的钱,他花的每一笔成本,大部分是用来可以直接提升技术含量的。研发成本的效率会很高,也占比很大。我们中国大多数的普通企业、传统企业大部分是组织成本,供应链成本,原材料成本就高了。这样差异是很大的。所以科创板要求其实不低于我们想象的主板要求,而是要求更高。

但是我看到的很多中国的企业,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强应用技术、弱支撑技术、缺核心技术,没有原创技术,没有原创理论。工业革命这150年到200年的这种最大的一些科学发现,都跟中国人没关系,跟我们没关系。像量子力学这一类的最最重大的发现。跟我们没关系,这种原创理论也没有。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技术创新往深入,往支撑技术,往核心技术,甚至往前沿理论研究去延伸。
风险投资应至少延伸到支撑技术
才有长远意义
全景网:您说目前中国急缺原创技术,缺原创理论。从风投的角色来说,可以在里面做些什么样的事情?

熊钢:我们刚才讲的三个资本,公益资本的重点是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起点也在天使投资。就是说他跟公益投资是有个边界的,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边界是在一起的。那么的话,我们的风险投资至少会要延伸到支撑技术,甚至部分延伸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面去。风险投资才有真正长远的价值。因为支撑技术的研发的周期是比较长的,比应用技术要长很多。核心技术研发可能比支撑技术研发还要长很多。

所以,风险投资可能只能到支撑技术这个层面,或者部分往前延伸一点点到核心技术上面。这要根据我们资本结构,出资人的投资要求,资本的属性决定的。但我相信是可以做的,因为在国外的风险投资基本上完全是延伸到核心技术里面去了。当然原创理论、前沿理论的研究肯定是大学的事情,这不是我们的事情了,不是风险资本的事情。
中国创投机构过于看重当期的财务表现


全景网:中外风投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熊钢:风险投资是真正的要看远方的投资。而中国的风险投资大部分的时候还是看得比较近的,因为参与者属性就是这样的。美国的风险投资,近和远结合得很好的。我们也有母基金,美元母基金投给美国的GP,我就发觉差异还是比较远的,中国太过于看重当期的一些财务表现。当然财务表现是一定要看的这个事情,只是说你把它放到什么程度。就是这种平衡,对度的把握的问题,财务的表现和技术的积累,如何有个好的平衡。在我们中国的人民币基金里面,还没有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体系,而美国的风险投资在项目配置等各方面做得很好

风险投资,我们是不主张高净值人群参加的,风险投资这个领域,应该是财富家族参加的事情,或者是国家资本的参加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持续出资,它可以持续观察机构的表现。我们不主张普通的投资者来参与,如果不能持续出资,就别参与这个事情。
医疗器械领域发展速度较快
回报速度较快
全景网:澳银资本在医疗领域有很多投资成功的经验,你们是如何挖掘机会的?

熊钢:生物医药这个行业非常大,涉及到一个是治疗、一个是检测、一个是服务。我们所关注的是医疗器械领域,就是器械和它相关的一些周边,包括治疗检测器械这一块。



医疗器械的发展主要还是有赖于进口的国产化替代。相对药品研发来讲,器械投入比较少,研发周期比较短,是生物医疗里面投资的一个重点,也是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领域,目前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和布局。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洗牌期
技术门槛骤然提高
全景网:医疗器械行业,您觉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熊钢:我个人认为中国医疗器械的第一轮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因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产业的爆发式的增长,医疗器械度过了黄金十年。现在的话,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十年了。这个阶段竞争真的是核心竞争了,包括企业质地、产品性能,产品性价比、技术的升级等方面。这一阶段,不会像以前那样狂飙突进的野蛮生长,我估计会有一些企业开始进入洗牌阶段,有些上市的企业可能会业绩变脸。在医疗器械行业业绩变脸是不多见的。这说明技术的质量,技术的创新度,各方面的情况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了,所以这个市场的(企业)会进入洗牌阶段。

不过,优质的有技术含量或者产品性能领先的企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因为毕竟市场还在增长,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这个门槛会骤然提高。像我们所投的体外诊断行业的企业,它对标的对象已经不是中国的上市企业了,而是国外完全技术领先型的企业了。

全景网《科创能见度》深度对话澳银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熊钢访谈视频下周正式上线,敬请关注!

往期回顾


01. 科创板咨询委委员张江:再好的企业如果太贵 也有破发风险02. 国盛证券郑震湘:中微170倍PE虽然高但并不贵 对三类半导体公司肯定会给出高估值03. 上股交总经理张云峰:未来三年将为科创板提供200家企业




    关注 全景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科创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