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失眠有一套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心情不好会失眠,压力山大会失眠,身体不适也会失眠...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情不好会失眠,压力山大会失眠,身体不适也会失眠……如今,有睡眠障碍的人群不断扩大,据统计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平均年龄也在向着年轻化发展。睡眠障碍,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劳虚烦不得眠,失眠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都是有关的。

那么,中医怎么看失眠?又是如何调理失眠的?

1

中医眼中的失眠

“营卫生会学说认为,人的身上有卫气和营气,卫气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御作用,属阳;营气行于脉中(血管)而具有营养作用,属阳。卫气和营气在全身循环,一昼夜各行50周次之后会和一次。卫气可以让人体抵抗力增加。卫气在阳的时候人醒,行于阴的时候人睡。总结起来就是阳入于阴谓之眠,失眠的原因就是阳不交阴。”浙江省中医院保健科科长、治未病中心主任汤军介绍。
还有一种是子午流注学说,是一种以时间为主线来指导针灸取穴的治疗方法。“运用到十二时辰养生法就是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律在子午时要入静修养。”换句话说,人到了晚上11点就应该睡觉了,中午(11点~1点)可以在午饭后打个盹。

1

找到病因 辨证开方

        

 汤军表示,失眠在中医上分很多证型,有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诸多类型,根据不同证型来治疗。例如有的人难入睡,性情急躁易怒,食欲不振,眼睛发红,尤其早晨口苦口干特别明显,小便黄,大便干,这是肝郁化火的典型症状,调理时常以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同样是治疗失眠的中成药,使用要分类。如郁郁寡欢的人属于肝气郁结,可使用逍遥丸等;容易发火、脸很红的人属于肝火扰心,可以使用龙胆泻肝胶囊等。

药膳(茶)也要辨体施用,如肝郁化火可以喝玫瑰花茶,心脾两虚应该喝茯苓龙眼粥。

膏方也有助治疗失眠。除了冬令膏方、四季膏方,有针对青少年的安神益智助考方,还有针对女性安神美容的睡美人膏。

日常受失眠困扰不妨经常按揉这几个穴位:百会穴、印堂穴、合谷穴和太冲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按摩。
印堂穴在额部,两眉头的中间,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按摩时须注意手法要轻揉(不能数数,否则会越数越清醒),同时配合腹式呼吸。

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按摩或搓揉这个穴位,以酸胀感为佳,可止痛和治疗失眠。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汤军说,对于肝火旺,容易冲动发火的人,可在白天按摩合谷穴,能够促进夜间睡眠。另外,按摩合谷穴对于情绪管理也非常有效,生气时悄悄按下合谷穴,可以控制情绪。要注意这两个穴位不要在睡前强刺激。
传统的保健功法如八段锦、六字诀、吐纳功、气功及印度传入的瑜伽功对睡眠均有促进作用。失眠者可在睡前平卧练习,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相叠放在脐下。关键是放松心情,调整呼吸。汤军强调如何呼吸很重要,比如丹田呼吸应注意两点:呼气吸气时胸部不动,要动小腹;要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口呼即缓缓吐出体内浊气,鼻吸,用意咽入下丹田(约脐下二指许),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重复三次。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鼻吸鼻呼,一呼一吸,呼出时将肺内浊气全部呼出,吸气时让肺全部充盈,每次15~20分钟。

除此之外,失眠的外治法还包括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芳香疗法等。耳穴压豆就是将耳穴贴贴敷于穴位上,并轻轻揉按。芳香疗法就是用荞麦、艾叶、苏叶、酸枣仁等中药制成的药枕、香囊、香珠。“有的人不喜欢睡药枕,可以在枕边放香囊或者戴香珠。”


    关注 生活与健康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