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校区读书就像“流放孤岛”?大学应该如何破局?

 

高校新校区的那些事儿~...





未来几年,国内多所高校新校区将投入使用:

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于2019年6月30日举行奠基仪式,计划2021年建成;西南石油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新校区也将在今年9月迎来新生;中国民航大学将新校区确定在天津,总建筑面积17.7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0.25亿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型迈入大众化。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办学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高校采取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新校区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校区有新困扰

与之前的考生相比,如今的高考生离大学很“近”,《2019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高考录取率高达81.13%,但是,兴高采烈报到的大学新生,经常发现校园很“远”,很多学生在新校区度过自己的大学岁月。新校区恢弘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让人感受到便利;远在郊区的地理位置,匮乏的配套设施,也给学生和老师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新校区往往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地理位置边缘化,周边环境复杂。空间隔离是目前多校区的一个基本状况,学校的新校区基本处于孤岛状态,交通不方便。同时由于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周边的环境条件也极其复杂,给师生的第一印象是学校的隔离对教师工作不利,对学生学习不利。

校园建设与使用同步,校园环境不完善。按照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新校区的建设规划是精心设计的,不但体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大计,还体现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但由于空间的制约,很多大学对新校区的使用往往是在建设过程中就开始了,这虽然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但也容易造成校园建设的相对滞后。

新校区独立,教学资源难以共享。老校区由于办学历史长,各方面相对成熟,特别是教学资源相对丰富。而新校区由于空间的隔离、建设的不完善等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教师与学生交流缺乏;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隔断,朋辈的相互影响很难发挥作用……新校区由于相对独立,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学生课外的学习机会也大大减少。

软环境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氛围欠缺。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来说,新校区是在“文化沙漠”地带建立的,这对刚刚入校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大学只是学习之地的印象,很难体验到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也难以体验校园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潜移默化的影响缺失。

如何管理好一个新校区

校园位置偏僻、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交流极其不便——多校区大学的“N宗罪”引发学生吐槽。

如何管理一个新的校区,特别是它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学校应该从几方面深入思考: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新的校区远离本部,给学校开展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在新校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通畅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是必要而有效的主要路径。

搭建师生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开通校长论坛、院长论坛、师长论坛、名家论坛等学术交流讲坛,搭建学校领导和知名教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以学术讲坛的形式,把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知名专家请到新校区作报告,内容涉及大学和大学生活的解读、学习方法和励志教育、人才质量与大学教育、通识教育、人格塑造、校园文化、美学问题、生态问题、文学经典、艺术赏析等众多方面,在讲坛中设置报告人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这样使新生开阔了视野,极大促进了校区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生也能从领导、师长那里得到激励和鞭策,从而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营造与建设。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首师大以学生作品为依托,营造校园人文环境。通过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书法、绘画、学部徽章设计等多种类型的学科竞赛活动,广泛征集学生作品,并将优秀学生作品装裱,悬挂在教学楼内,让学生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感悟艺术魅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丰富精神境界。又如该校开展了以“分享、传播、信任”为理念的“图书漂流”活动,老师和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放在教学区进行“漂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教育陶冶功能。

适合自己的才好用

建设新校区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校区多问题多,学生无奈抱怨;另一方面,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办学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建设新校区成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选择。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想管理好多校区,除了要深入了解本校基本情况,还要学习其他大学的管理经验,合理布局,让新校区管理走上正轨。

在国外,多校区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很常见。国外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法制化、高效化程度比较高,值得国内高校学习与借鉴。

校区定位明确的东京大学

日本的东京大学由三个校区组成。三个校区定位明确,各具特色,互为补充。

驹场校区基础教学部则以基础教学为主要特色,承担低、中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低、中年级学生集中授课。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会转入本乡校区本部,直接进入各研究所从事科研实践。本乡校区是学校的研究生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六本木校区以应用型科研为主,这里的教授基本不承担或极少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以重大项目和科研课题为纽带组成相应的课题组。

一校多制的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有三大校区:伊萨卡校区、纽约市区校区和卡塔尔校区。

康奈尔大学是常春藤名校中唯一采用公私合营办学模式的学校,具有“公私合营”的特点。在康奈尔大学目前的14所学院中,私人捐助建立了10所,依靠州政府资助建立了4所公立学院。该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其下是由董事会推荐的、由400多位著名教授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议事会——其实就是智囊团。为了让多个校区连为一个整体,康奈尔大学设置了5位行政官员,分别负责学生事务、人力资源、教职工事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康奈尔大学很好地融合了公立与私立学院的优点,这种一校多制的管理模式适合投资模式多元化的高校,用不同的管理体制为学校发展提供便利。

事业部制管理的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有十个校区,实际上是十个分校的大学联合体,实行分层管理体制。校区主要依照学科功能划分,各分校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

加州大学的组织机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系(所)四层机构。董事会是加州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分校长是各自分校区的首席执行长官,在处理分校内的事务时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这种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既保证了高层董事会对各分校在整体上的宏观调控、正确决策,又实现了各分校区的自治管理。

综合来看这三所高校,它们的校区定位和管理模式都是“量体裁衣”,根据本校的特点来制定。准确的校区定位和适合的管理模式,会让高校的发展更顺畅。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ID:zqbcyol)、光明日报(颜忠诚)、南瓜学堂(ID:pumpkinschool)、麦可思研究。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