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丨“小白”实习:如何在“打杂”中学到真本事

 

为前途“拼命”,别忘记“底线”...





【编者按】孩子是未来,让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待。近年来,围绕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问题多发:“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式的价值观发人深省,天价学区房折射出的普遍焦虑不容忽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教育权责如何厘清值得探讨......

今天,《央视网评》推出“开学季”系列文章第五篇:

褪去暑期闲适,面对新的学期,时间把“就业”两个大字又向前推进一格。经济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一系列新业态、新态势让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猝不及防,出现有人才、无需求,有专业、无就业等问题,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就业压力逐年上升。

无论是学校的统一要求,还是学生的自主选择,毕业前的实习,早已成为许多学生为即将开启的职业生涯增添“砝码”的重要手段。规划一份“漂亮”的履历、正式进入职场前的“试错”、对职场的提前认知、转正的机会……一次优质实习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从“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到“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求学的意义在角色转换的变化中逐渐染上功利色彩。过去,一个好的大学某种程度上就是抵达“人生巅峰”的通行证。如今,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下,大学生的光环正在褪色,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话语霸权”和相对优势日益明显。

用人门槛逐渐增高,就业焦虑显而易见,实习期的来临往往是这种焦虑症的开端。社会环境虽不会迅速改变,但对问题的改进恰恰是身在问题发生时需要做出努力。

对于学校而言,高等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体制是否已经滞后、学校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以及是否能够与学生未来发展实现良好对接都需要着重做出改变。

面对压力渐增的就业环境,学校的责任绝非仅仅通过开设几个不痛不痒的就业指导,或是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花样课程就宣告结束。照本宣科固然简单,拿到学分了事这种及格式的教育,早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大责”,狠下心来做出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细化明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避免政策“一刀切”,推行差异化实习要求,提供真正有可学、有可用的教育内容,令学生能够在校园真正学有所得。

在真正实习中也是乱象颇多,有些企业为降低用人成本将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不用白不用;有些实习项目则简单机械,往往令学生“无事可做”;还有强制过长的实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长期来看,这些损害企业信誉、伤害学生信任的行为,实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

学生自身,需要端正对教育意义的认知,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固然需要努力争取,但与未来“拼命”时,也不能忘却“底线”。处理学习与实习二者关系时不应顾此失彼,丢掉教育的应有之义,唯经济利益至上的风气造就的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正确认知教育所带给自己的提升应当是全方位的,是对思想境界、情志、人格等诸多方面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提升,有多“扎实”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将来能走多远。

所以,学期伊始,在纷繁的抉择面前厘清思路,是每个学生必经的成长之路,调节好心态与节奏,才能在良性发展的学业与就业互动关系中真正实现价值。

央视网评丨开学季刮起整容风,孩子的脸不该是家长的筹码

央视网评丨作业到底是谁的“锅”?新学期必须得说清

央视网评 | 功利升学观不除,全社会择校焦虑难解

编辑:吴明泽 责任编辑:孟夏

来源:央视网评


    关注 央视网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