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并不等于放纵,真正的放养其实是……

 

三个男孩在商场把电梯扶手当成滑滑梯,家长却引以为傲地在边上举着手机拍照,还给孩子加油助威。是放养还是放纵?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放养孩子?看小辣椒妈妈如何分析。...

近几年“放养”一词,频频闯入我们的生活,而且这种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

当我和朋友聊起二胎时,我觉得家里条件有限,不敢生二胎,但是朋友却说家庭再困难都要生二胎,因为孩子是放养的,能省好多钱。
好像对孩子放养就意味着父母可以撒手不管了。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放养?放养指的是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并且较早的接受社会锻炼,但是放养不同于放纵,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不加制止。可是现在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熊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没有被家长阻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把放纵误认为放养。

记得带孩子上早教班的时候,老师给孩子们发了木质陀螺以锻炼孩子们手指的灵活度,我鼓励孩子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当我在边上观看孩子的时候,有一个男孩淘气地满教室跑,还抢别的孩子的陀螺,抢完还到处乱扔,结果有一个陀螺砸到了我的头上,周围的家长赶紧过来问我情况,我说:“没事”。

但那个孩子依然在乱跑,他的妈妈看到孩子的举动纹丝不动,看来平常都是这样。迫于无奈,最后老师发话了说:“如果孩子愿意在教室里探索我们不反对,但是请到最后一排,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结果那位妈妈抱起孩子说了句:“儿子真棒,”惊得我们瞠目结舌。
放养没错,但不是毫无节制地纵容孩子,那就扭曲了放养的真正意义。“放养”这一词的时髦程度应该已经不容忽视了,但是有很多父母把放养捧上了天,觉得“释放孩子的天性”是对这一词语的最好诠释,事实是,这种错误的爱正在扭曲孩子的成长。

其实教会孩子分寸感和界限感很重要,任何链接之间都有安全领域的存在,一旦孩子随意跨越边界,便会引来很多麻烦。

记得去年看过一则新闻:在一家商场里,有一部长约20米的手扶电梯,三个男孩在上面耍起了“杂技”,把电梯扶手当成滑滑梯,还连续多次从顶端往下滑,当边上人心惊胆战的时候,孩子家长却引以为傲地在边上举着手机拍照,还给孩子加油助威。

在放纵下成长的孩子不把公共设施当回事,不把安全当回事,若是电梯出了故障,那么这个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成问题。


■ ■■■■


其实这已经不是放养,而是放任自由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是也有恶魔的一面,而父母对孩子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

不是不支持放养,放养也应该是在不影响他人的正常活动,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所谓放养,从来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尊重基本的处事底线和原则问题,然后再给予孩子自由,因为孩子的自我判断力和自制力还没有形成,所以需要父母的引导。
那么对孩子该怎样正确的放养?

1.选择性约束

百度百科上给予放养的定义:“让孩子到更大的环境里发展,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将自主权、选择权最大范围地交给孩子,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约束。”培养跟孩子的沟通,父母应当放下对孩子心灵约束,而不是对错误行为的不管不顾。真正的放养就该是在有约束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孩子有过于放纵的行为,就应该加以制止。

2.应当划清界线

当放养成为一种热潮的时候,很多父母发表了观点:“以后不要再对孩子做任何干预!”以为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再静等花开就可以了,其实放养的路上,我们少不了默默耕耘的过程,让孩子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但是不要过于放任行为。如果连一点行为自律的意识都没有,孩子错过的不是放养,而是最基本的控制力,宽容的成长环境没有错,但是要为方向和放纵划清界限。
3.让孩子提高修养

有些父母为了放养孩子,对于错误的行为不加以约束,那么让孩子丧失的是基本的道德底线。给孩子自由是没错,但是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的安全和利益,不造成他人的财物损失。放养是有前提的,自身修养就是前提。

4.要立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所有的父母都懂,但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不懂。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家里有家里的规矩,学校有学校的规矩,任何地方都有规矩存在。家长必须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底线。尊重孩子的前提并不是放养,而是规矩的建立,孩子会从规矩中学会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也不会在规矩中丢失自我。

其实真正的放养,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在孩子的养育路上我们要帮助孩子去成长,教他如何明辨是非,懂得尊重他人,并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作者简历:

小辣椒妈妈,一名80后职场妈妈,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喜欢把生活中的点滴转化成文字,让自己更好的感悟生活。
文章音频 | 小米妈妈
插图排版 | 瀚瀚妈妈


玩具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教育却只能用心陪伴

《小欢喜》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真的欢喜

高温天气,有车的父母下车后一定要记得做这个动作

关于补钙,90%的家长都做错了

连常识都不懂的父母,真应该打回学校

没有了这项能力,学再多知识也没用



孩子嘴巴白白的一圈,原因竟是

害怕孩子“入园”焦虑,其实是父母过分焦虑

“妈妈,别让陌生人抓我!”当安全教育过度,孩子竟做出这样的反应

如何给娃一口好牙,吃嘛嘛香……

孩子不听话,恭喜你…

当孩子问“为什么”,这样解答给满分



龙春华,笔名绿子静,6岁孩子妈妈,亲子畅销书作家,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创始人(ID:lch201302)。著有《婴幼儿行为心理学》、《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为心理  学 : 瞬 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已出版繁体,销量达20万册)、《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余部作品。目前正专注  创作家教与童书作品,从内到外地发挥妈妈养孩子的价值!



    关注 龙春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