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WTCR中国站夺魁、暂登积分榜首,中国汽车发出最强音! K·Critic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所以我们需要有血性的男儿,守卫疆土。对于关乎国民经济的汽车业,也需要“血性”。...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所以我们需要有血性的男儿,守卫疆土。对于关乎国民经济的汽车业,在世界赛场上也需要“血性”为中国汽车正名。

作 者 | 尚 武

责 编 | 李晓瑞

出 品 | 汽车K线

2019年9月14~15日,中国宁波国际赛车场,风云际会,世界10支顶级车队和其背后代表的品牌,决出了WTCR(世界房车锦标赛)从欧洲转至亚洲的首场比赛冠军。这场比赛,对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三个回合较量中,由中国高端汽车品牌领克支持的Cyan Racing Lynk&Co车队,力压奥迪、本田、现代、起亚和大众等品牌战车组成的车队,成为WTCR中国站最终赢家,给中国留下了一座世界级的赛车奖杯。




笔者认为,此次中国站一役,一个中国汽车品牌在本土技压群雄夺魁、登顶WTCR积分榜首,是中国汽车给即将到来的国庆70周年,献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最佳礼物。

这是那些已经成立几十年的中国车企前辈们,一直惦记,却从未企及的高度。对于一汽、东风和长安、上汽、广汽,甚至是收购萨博技术的北汽,它们这些国有汽车集团,是多么希望能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为中国汽车扬威世界赛场。

汽车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汽车品牌还从未在国际顶级赛事中赢得过分站冠军,甚至因为技术和硬实力落后,一度连比赛都不敢参加。毕竟,作为汽车工业金字塔尖的一项运动,顶级赛事也是汽车及相关领域最先进、最强技术科技的集中展示地。



所以,更不用提中国汽车拿名次、领跑积分榜,这些被有雄厚技术积淀的西方汽车列强垄断,甚至认为是家常便饭的小事儿。

的确,参观过法拉利、宝马、本田的博物馆、展览馆,一座座像丰碑一样矗立的奖杯,一辆辆有着辉煌战绩的赛车,在无声地诉说着品牌的光荣与梦想,而那些战车身上验证的最前沿技术,也无时无刻不反哺着企业技术研发。

因此,即便百年之后,纯电动汽车来势汹汹,却仍然要在赛场中论强弱、比输赢,对于想要参与世界舞台竞争的中国汽车来讲,领克在赛道上跨出的一小步,可能将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一大步。



回顾历史:中国GDP从1952年的30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3.6万亿美元,涨幅高达452.6倍,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从1978年的1.8%,跃至2018年的15.9%

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1位,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7.5%,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头号引擎”。

与此同时,中国1956年独立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实现汽车工业“0的突破”,在60多年间,中国于2009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此后10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达到2800万辆,数量是第二、三、四名之和。可放眼中国,后面三个国家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占到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近二分之一。

反观中国,一年汽车出口已经不到100万辆。大而不强,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伤疤。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无外乎人家核心技术实力、产品实力比你强,因此长期的产品口碑,成为品牌深入人心。

就像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 安聪慧对笔者所言,企业研发水平,会在赛道上得以体现。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通过并购、学习、吸收、创新,吉利集团在过去10年,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阶段。这恰好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时期,以及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的时期。

通过合纵连横,协同共享,过去10年,吉利集团研发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去年其研发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当然,如今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吉利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第一,并可能塑造成功中国第一个高端品牌。



作为中国企业打造的高端汽车品牌——领克诞生即面向全球市场,到初期“闪电式”扩张,再到参与WTCR,以及明年进军欧洲市场。

基于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构架,让这个品牌能够拥有与世界主流的大众集团MQB平台和丰田TNGA构架比肩的底子。



“赛车运动是一个汽车企业综合实力最好的体现。”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告诉笔者,“不参加WTCR,吉利和领克积淀的性能资产也很难得以体现。”

对于中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太需要证明自己不是躺在合资公司的怀抱里不思进取;也要告诉国人,中国汽车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更要向欧美日等汽车列强宣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将与其在全球范围展开公平激烈的竞争,而不仅仅是让外国品牌汽车跑遍中国。



领克,就成为了那个重要的“践行者”。至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汽车发出了自己最强烈的声音。

【《K·Critic》栏目为汽车K线总编辑,就世界汽车产业、宏观经济和资本现象的观察,发表的独立评论与观点。
思考者相关阅读: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关注 汽车K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