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房间着火却偷偷关上门:那些受伤不敢说的孩子,最心酸

 

别让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最后都变成了“伤害”。...





文:黄翡  来源: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

《不做大吼大叫父母,从低声教育开始》

01


孩子遇到危险或者受伤后不敢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年初的一则新闻,特别让人触动。

杭州的一个13岁小女孩,凌晨时分发现自己的房间冒烟了,却因为害怕家长批评,第一时间不是选择叫父母,也不是报警,而是关上房门,换到客厅继续睡觉。

幸亏父母闻到了异味后发现的及时,才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就连5岁的小孩子都知道失火了,第一时间报警,而这个女孩13岁了,第一反应竟然是想着去掩盖事实,不敢告诉家长。

同样是因为不敢说,下面这个小男孩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河南一个9岁的男孩小楠,曾经被小狗抓伤过,由于害怕家长的责备,所以并没有告诉家长。

过了大半年,他又和家里的小狗玩耍,这次小狗舔了舔它的右手食指,不巧的是,食指上正好有个伤口,这一次,他同样害怕家人责备,没有告诉家人。

没想到,40天后,小楠被确诊为狂犬病,虽经极力抢救,也回天乏术,最终导致了死亡。
我们都知道,狂犬病发作后的死亡率是100%!

如果被狗咬伤、抓破、或者舔舐开放性伤口后,唯一预防的手段就是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小楠在第一次被狗咬后,就告诉了家长,家长带他去注射疫苗后,他一定会知道被狗咬的危害:原来被狗抓咬,并不是一个伤口的问题,而是会危及到生命。

结果,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受伤了不敢说,导致了他错失挽救自己的机会。

可是,这能怪他吗?

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在安全知识方面,他知道的太少!

他也只是个孩子,面对家长的责罚,他宁愿选择隐瞒和沉默。

心理学说:“人类最负面的情绪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羞耻感。”

我们绝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通过表达、大哭、运动发泄等方式得到释放。但羞耻感,是一种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隐秘情感。在感到羞耻时,我们不仅不会选择发泄,反而会尽量隐藏,不希望被他人觉察。

也许,上面两个案例中的小孩,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房间失火了=犯错=羞耻

被狗咬了=犯错=羞耻

一旦我们犯错了,父母们就会不开心,我们就再也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完美”的孩子。

父母们不开心,甚至恶语相加的时候,孩子会害怕;而孩子做错了事情,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内疚和羞耻。

当这种害怕和羞耻的感觉交织在一起后,得到的结果就是:

我们会想尽办法把这种情感隐藏起来,更会把引发这种感觉的事件隐藏起来。

于是,不愿意说,或者干脆不说,就成孩子们受到伤害后应对家长的“法宝”。

因为,比起这些小伤口、小疼痛来说,孩子们可能更害怕的是家长们的愤怒和责备吧!

毕竟,外伤总有愈合的一天,

但心伤永远无法修复,那道疤痕会跟随自己一辈子。


02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焦俊艳和爸爸这样说道:“痛苦只要说给你听,我会得到双倍痛苦。”
爸爸则主动反思道:“是不是我(沟通)的方法不对?”
焦俊艳无奈地笑了。

对她的这种感受,我很感同身受。

记得小时候因为玩火把手指头烫了一个大泡,被小伙伴蹭了一下还弄破了,真的疼啊!我哭着跑回家告诉妈妈,没想到妈妈一看到我的伤,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我至今都记得妈妈的眼神,责备、嫌弃、还有些不耐烦。

她一边给我涂着药,一边大声斥责说:“你是个女孩子,怎么一天到晚不让人省心?我下班回来饭都还没顾上做,就要给你收拾烂摊子!先就这样涂点药吧,等会你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那天晚上直到我爸下班回来之前,我都一直过得胆颤心惊,一面忍着手上的疼痛,一面又担心爸爸回来后会如何“收拾”自己,当时的心情我现在都忘不了。

虽然爸爸回来并没有说我什么,但我依然强忍着痛跟他摆摆手说:“一点也不疼,真的!”

为什么小孩子受伤了,却不愿意让父母知道?

是真的不疼吗?

知乎上有个网友这样说:大概是因为怕家长的责罚吧。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自己孩子受伤后第一反应不是安慰和关心,是边骂边打边心疼。
所以,从我那次烫伤手以后,我再有什么头疼脑热,小伤、小痛之类的,我除非不告诉他们,如果被他们发现了,我也会假装坚强地跟他们说:“不疼,一点都不难受的!”

我一直以为我是个比较有毅力、坚强并且能忍耐的人。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不是我们不知道疼,而是我们不敢说疼啊!

我们总说,爱之深,责之切。

在面对孩子受伤的时候,没有父母不心疼,但是有更多父母,用错了表达方式:

“你怎么这么蠢,连个路都走不好!”

“叫你不要玩火,这下把手烧了吧,疼死你活该!”

“你眼睛长头顶上了吗?这么大个坑都看不见?”

……

其实,这是父母们不愿意正确面对自己的“失责”。

为了转移这种愧疚感,从而会选择责备、咒骂或者打骂的方式,把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感。

心理学分析:当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产生类似悲伤、愧疚等种种负面情绪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家长在这种情绪的牵引下,就会表现得粗暴、不耐烦,认为孩子给他们添了麻烦。

孩子受伤了,第一时间没有得到父母的安慰,反而得到的是不理解和责骂,这种双倍的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只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而已。

别再用我们的愧疚和愤怒的情绪将孩子一步一步推离我们,

否则压垮他们的可能是一座又一座恐惧和害怕的大山。

03


尹建莉曾说过:“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知乎上的一个网友(萝卜丝姑娘)留言让人心疼:

我每次生病都不会跟爸爸说,特别是感冒了,他知道后就会凶神恶煞的吼我、骂我。骂我穿得少、不喝热水、不吃蔬菜……会找各种原因告诉我,是我自己没注意,所以才生的病,说得我像犯了弥天大罪一样。

我爸如此行为带给我的影响就是:每次生病我都不敢告诉他,偷偷地吃点药,不然被发现后肯定又是一顿骂……

有时候我在想,万一哪一天我有什么严重的病,就因为不敢说,大概很容易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吧。



这个问题在于,父母们和孩子之间没有沟通,甚至是做了无效的沟通。

有时沟通了,反而比不沟通更麻烦,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关闭心门,再也不会对父母坦诚。

那么,做父母的,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跟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呢?

1、学会耐心地倾听

黄磊曾说过:“作为家长,最怕的不是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而是你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不重要,他会不会把这事情告诉,才最重要!”

曾经有一个少年犯,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上学的时候,我其实是个老师眼中公认的好孩子。一次跟同学的打闹中,我误伤了一个同学,把他的额头打破了。我曾试图跟爸爸解释,可他根本就不听我说,上来就对我一顿打骂,并押着我跪在了同学家的巷子口。从那一刻起,我可能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了吧。

自那以后,我彻底放飞自我,在学校打架斗殴,甚至威胁同学不让他们声张。反正我不说,爸爸也不知道我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没人再敢对我大呼小叫,甚至尊称我为“老大”。

我其实有点遗憾,如果当时爸爸肯听我解释,而不是马上给我“定罪”,我恐怕有也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到:父母不愿意倾听、理解孩子的话,最终可能会丧失倾听的机会,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

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孩子也是一样。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犯错后,给他们表达、解释的机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吧。

2、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网上一项名为“父母做出哪些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调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父母的贬低、打击和嘲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最大。

宋丹丹曾在一期节目中公开嘲讽自己的儿子巴图“我生了一个废物”,遭到了全网的抨击,不少网友想起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各种恶语相向、语言暴力的阴影。
看着巴图有些尴尬的表情,真的有些同情他。

大多数中国父母就是这样,明明是爱孩子的,却总是嘴上不饶人,对自己的孩子各种贬低和嘲讽。他们不知道,原本最值得孩子依赖的父母,却在言语上对孩子的伤害最深。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的言行举止会给孩子留下最直观的印记。

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那样: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责;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

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开始变得自卑;

经常被限制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刻板固执……

3、学会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有规则地接纳孩子的行为

我们说的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是指“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允许他们在遇到伤害时主动说出来。

不因孩子的一点“失误”就随意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不在没有经过沟通前就去批评和指责他们。

而有规则地接纳孩子的行为,是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事不对人。

幼小的孩子,他们的年龄限制了他们对危险意识的认知。

他们会经历譬如“跌倒受伤”“猫抓狗咬”的“被伤害”,也会犯了一些他们也无法预知后果的错事,但是,这些统统都不是他们能掌控得了的。

我们要在孩子犯错时,可以针对他们错误的行为进行指正,而不是去用辱骂、责备的言语进行人身上的攻击。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是完美的、不会犯错的。

我们家长只有给予信任,再正确的接纳,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04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没有过多复杂的情绪,他们对“父母爱与不爱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来自于父母的一言一行。

千万别让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最后都变成了“伤害”。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值得信赖的人,和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希望他们长大以后回忆起小时候的父母的模样,不是“恶语相向”的恐惧,而是“温柔美好”的相待。
END
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b]
小编:佳琪


    关注 今日女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