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该如何面对?

 

上周末,约了朋友小丽喝下午茶,人还没落座儿,她就开始大吐苦水,抱怨儿子给自己找麻烦。...

上周末,约了朋友小丽喝下午茶,人还没落座儿,她就开始大吐苦水,抱怨儿子给自己找麻烦。

小丽五岁的儿子虎子在幼儿园上中班,性格活泼、好动。这些天,老师和班级群里的家长纷纷向她“兴师问罪”,不是壮壮妈“投诉”虎子抓破了自家儿子的手腕,就是瑶瑶妈“告状”虎子摔坏了自家闺女的水杯,就连班主任老师,也跟她打了好几次电话,要求她回家后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尽管小丽为这事跟老师、家长打电话、发微信,真诚地表达了歉意,回到家也苦口婆心地跟虎子讲道理。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虎子又开始在幼儿园频频出“状况”。

现实生活中,像小丽这样为自家“熊孩子”焦头烂额的父母不在少数。从表面看,那些天天在学校“惹事”的孩子不是“捣蛋鬼”,就是“小暴君”,不是“抢玩具”、就是“抡拳头”,要不就搞恶作剧。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背后的心理原因。
01
什么是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经常生气,乱发脾气。或稍有不如意就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哭闹、摔东西、抢夺玩具、大声叫嚷,用言语或者身体攻击他人等。
大量的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的各种冲突,早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整个0到6岁的期间迅速增加。

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比例大概是11%,而且男孩普遍比女孩更具攻击性,其攻击性的强度也明显高于女孩。4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但在此后会逐渐减少
02
攻击行为出现的情境有哪几类


生活中,有的孩子攻击的方式是直接打人、踢人,而有的孩子只是喜欢开玩笑、捉弄他人,这些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出现的。那么,究竟哪些情境容易诱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

① 模仿攻击性行为:通过电视、电影、网络游戏,不自觉地模仿暴力行为。

② 取乐性攻击行为:用肢体语言、侮辱性言语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向他人实施攻击,以满足自己快乐的需求。比如,搞一下恶作剧,故意取笑别人等。
③ 习惯性攻击行为:当持续的攻击行为成为了习惯,在情绪低落或者亢奋时都会产生攻击的欲望,而且攻击的方式多变。

④ 报复性攻击行为:有些孩子受到其他的孩子的欺负,心理不平衡,采取“打回去”的报复方式,使得攻击性行为变本加厉。

 迁怒性攻击行为:当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老师的批评时,恼羞成怒,无法把情绪发泄到老师身上,只有发泄到同龄的伙伴身上。

在以上情境之下,孩子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情境要么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模仿他人让自己变得强大,要么诱发了他们内心攻击他人的欲望。无论哪一种情境,哪一种攻击方式,背后都有我们有待分析的原因。
03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频繁的攻击行为
01
 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


年龄幼小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发展,对自我、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无法辨别是非对错,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所以,当他们从游戏、影视、动画中看到那些貌似有力量的暴力镜头时,就会不自觉地模仿。
02
 内心的匮乏感导致了攻击性向外


孩子如果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那么他的内心一定是匮乏的。当这类孩子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父母是没有能力引导孩子走出困境的。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说教、控制,甚至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孩子就会感到愤怒、压抑,当他找不到发泄的渠道时,攻击性就会向外,所以哭闹、打人或者发脾气等攻击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种保护自己的防御方式
03
 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
很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既缺乏耐心、也缺乏爱心,他们往往会把职场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庭生活中,这样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传递,便会产生“踢猫效应”。

这类父母往往非常情绪化,会为了一点小事就责骂、甚至体罚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承接并习得”了这种暴力的应对方式。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自己习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攻击性行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04
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该如何应对


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果父母只是停留在问题层面,而不去帮助孩子探寻背后的原因,寻求科学、有效的办法改善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学习困难、社交障碍、品行障碍等。那么,父母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该如何应对呢?
01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一棵树的成长,那环境就是这棵树成长的土壤。年纪尚小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有些攻击性行为是环境塑造的。

父母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及时发现孩子自身的兴趣、特点,并为其开辟一块独立的活动空间,孩子便有了发展自我的机会。比如:专门设置一个读书角、设计一个小型的儿童乐园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为孩子准备一些绘本、玩具、小型乐器等。
这样做一方面在空间上隔离了孩子与电视、手机、游戏的距离,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替代性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由感及掌控感,既能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计划和决策力。
02
  引导孩子学会发泄负面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体会到烦恼,遭遇到挫折,由此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但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这时父母的合理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受了委屈,比如:挨老师批评了、受同伴冷落了,父母要考虑选择适宜的场合,耐心引导孩子把心里的委屈发泄出来,甚至允许孩子大哭、大闹,这样孩子心中淤堵的情绪就有了释放的空间。
同时,父母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陪孩子一起画画、玩乐高、玩拼图游戏等,选择其他更有趣味性活动。这样做既增加了孩子情绪的正向体验,也能提升了亲子关系的品质。
03
 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模仿,而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第一个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如果父母本身性格急躁、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差,经常把职场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责骂、体罚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那孩子从父母身上习得的也必然是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言传远胜于说教。要想改善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严于律己、谨言慎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觉察,从自我做起。
04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其自控力


父母可以平时跟孩子多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中塑造一些生活中的小场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在幼儿园跟小伙伴发生了冲突(因为对方不小心弄坏了自己的玩具将其推倒在地)。

孩子不知道面对冲突如何正确处理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扮演那个被推倒的小伙伴,父母一方扮演孩子,让孩子感受对方的情绪,这时如果孩子能够深度思考,就可以体会到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的负面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另外,父母还可以在跟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制定一些规则,提前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违背规则被禁止的。孩子在多次重复的体验中,会慢慢发现规则的意义,自觉性和自控力也会相应提高,攻击行为自然会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孩子的攻击行为只是一种语言,它在向周围传递寻求帮助的信号,只要父母能够准确识别,理性引导,满足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这种坏行为一定会被好行为所取代。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爸爸帮女儿秒变迪士尼公主:
陪孩子“疯”的家庭最幸福
▲看《中国机长》有感:告诉孩子,
在生命面前,其他皆小事!
热门微课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18616711561(电话同微信)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