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在课上“舌战群儒”是怎样的体验?

 

“欢迎挑战老师。”...





原标题:《从“欢迎挑战老师”看教学改革》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的特色出发,以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带着问题来课堂”之一的“欢迎挑战老师”的教学方式为例,阐述如何创新教学方式适应社会需要。
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素质组合

▲▲▲
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是“本科”的办学层次,其次强调“应用型”,这就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既不同于理论研究型大学,又不同于偏重职业技能型的职业院校或高职高专。它培养既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水平,又具备较强实践动手技能,同时有相应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力、团队协作和勇于表达自我的交流能力四方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明确了培养目标,接下来就要确定培养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组合可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上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来看,有四方面的素质组合可以实现对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即价值观和人格方面的素质、理论知识方面的素质、职业技能方面的素质、职业能力方面的素质。

仅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看,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什么呢?

麦可思2018年对用人单位进行的需求研究发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最多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018年5月,清华大学在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计划覆盖学校所有本科生,引发网友热议,其背后是社会对大学生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不足的担忧。

根据笔者长达25年在多性质、多专业、多岗位、多企业亲自招聘面试过大量应届毕业生的经验,各企业、各岗位对毕业生在能力方面的期望要求主要可归结为勇于和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逻辑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分析

▲▲▲
根据高等教育学有关理论,课程建设一方面包括“教什么”即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还包括“怎么教”即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即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还是“传承”传统理论学术型的做法,以基本理论为主,缺乏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发展需求和当下企业实际需求的分析和有效对接,体现应用型特色的实践实训课程不足。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力、团队协作和勇于表达自我的交流能力。如同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所说,“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得令人可怕。”

限于篇幅,笔者根据亲身教学实践,仅针对职业能力方面的组合,从教学方面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其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能力组合

——以“带着问题来课堂”的教学形式为例

▲▲▲
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教学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不能用老师、教材、专家等作为权威来“压服”学生。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想法的过程。

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更进一步,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潜能,促进者只需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使他们知道如何学习,他们就能学到所需要的一切。这两类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影响巨大。

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社会需求出发倒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借鉴学习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相关理论,摸索出一些经验,其中“带着问题来课堂”教学形式是其中最重要的探索

它的基本操作是老师每节课都从“问题”引入,这些“问题”可以是现实热点,可以是老师的亲身企业实战案例,可以是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的质疑,可以是学生的生活案例。

“带着问题来课堂”以“问题”带出关键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性的任务中了解自己或小组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但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另外,每一章节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准备一个“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与老师引入的问题类型可以类似,这节课2/3的时间交给学生自行组织,由学生助教做课堂主持,由小组中的某位学生做“问题”的项目主持,展示其小组的问题或案例或观点,并向其他学生提问,还可以发起小组讨论或辩论或竞争,由笔者的学生助教(学期开始时由学生自愿担任)作为整个课堂的主持,推动学生之间的辩论和问答。

小组的问题准备、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表现情况由教师打分,被提问的学生的表现也纳入平时成绩,生问生答、生生互评、生问师答、师问生答、师生互评,这样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笔者作为“旁观者”作最后的总结和总体监控。

在“带着问题来课堂”教学形式的基本流程中,“欢迎挑战老师”是其中“最刺激、最炫酷”的一项。主要环节是,老师引入的“问题”可以宣布为“欢迎挑战老师”的内容。比如以企业现实存在的某些观点为“问题”,由老师和所有学生小组为正方或反方,事先设定规则,由学生助教当现场主持人,在课堂形成老师“舌战群儒”的场面。

这种活动打破了老师作为权威“永远正确”、不可挑战的传统,无形中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使学生勇于表达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于学生的团队协作、逻辑思维、系统思考、创新力、自信心和成就欲等都起到其他教学方式无法代替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此外,学生要挑战老师,必然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种工作恰恰是需要提前学习相关理论内容和查阅大量资料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上课前就可以预习理论内容,留给课堂更多时间思考、讨论、辩论,这无疑是“翻转课堂”的精髓。而且这样的课堂更具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

当然,“欢迎挑战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挑战;其次是老师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准备度;再次是课堂的有效控制,要做到活泼有序,宽严适度;最后是教学设计要精心打造。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不但学生有所获,老师同样也有所获,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境界。
“带着问题来课堂”与“科学探究发现式”

教学模式的异同

▲▲▲
笔者认为“带着问题来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提升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形式与“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或“情境性教学”有相似之处(见表),但也有创新之处。“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进行“是”或“否”的判断,不进行解释,而教师的权威地位一般不容挑战。“带着问题来课堂”教学模式除了由教师提出问题情境外,还创新性地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框架提出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提出挑战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笔者就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情况(如基本理论不扎实、学习领悟力和理解能力欠缺等)进行教学调整,比如学习苏格拉底的助产士方法进行启发式提问和提示,或由同班同学进行启发和提醒等,尽可能由学生找出问题关键点。

 
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启发和思考

▲▲▲
各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在学生技能的层次、深度的培养上应有各自的特色,但某些能力的培养应是所有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无论是顶尖的理论研究型大学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笔者得到以下启发和思考:

1. 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注意与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实际的要求三者的动态链接和调整机制。

2. 强调以专业为核心的素质组合,应明确哪些素质组合(人格价值观素养、知识、技能、能力)可以支持培养目标,并且这些素质组合是可以被检验、被评估的。

3. 应明确与这些素质组合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是说选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能够有效支持素质组合的实现,并且能够被评估。

4. 应明确告知学生在大学四年内他或她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素质组合程度,并定期评估,给予及时反馈,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理论知识考试。

5. 要造就培养一批理论与实战皆具备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出台激励制度,鼓励老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果教师不勇于创新、变革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具有创新创造力的毕业生?

6. 要以一套教学制度来鼓励和鞭策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勤于思考并勇于质疑,与教师一起积极参与课堂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6.

[2] 麦可思研究.高校“生产”的人才通过雇主的质检了吗?[EB/OL]2019-02-10.

[3]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60.

[4] 周洪宇,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91.

[5]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04):1-16.

本文为读者投稿。如果您对高教管理有独到的见解,或者想将更多的高教案例或观点与同行分享,也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editor@mycos.com。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陈强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编辑 | 麦小微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