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五句“神回复”,笑过就知道大清要凉

 

忍俊不禁,一声叹息...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550,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一:今日天气果好

说起这类让人忍俊不禁的“神回复”,不妨先拿个外国人开场:英国外交官威妥玛。

威妥玛,近代西方汉学家,自1842年来到中国后,就以英国外交官的身份,亲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诸多大事件,足足在晚清官场“染缸”里泡了四十三年,顺手在日记里一笔一笔,记下了晚清官场一个雷人毛病——不说话。

比如晚清的官员们,越重大场合越不敢说话,特别是与自己交涉时,大多数人都大眼瞪小眼,齐齐拿眼瞄王爷,王爷不吭气,谁都不吱声。

尤其叫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次去总理衙门办事,为了缓解“集体不说话”的尴尬气氛,威妥玛主动打趣说“今日天气甚好”,不料话出口后就集体冷场,现场的官员们谁也不敢应声,直到一位沈姓官员接了句“今日天气果好”,其他官员这才松了口气,连忙应声道“今日天气果好”,一片“今日天气果好”声,才算让气氛热闹起来。

如此“神回复”带起的“热烈氛围”,也正如光绪年间《月月小说.序》里那声形容:大清官员们“一言发于上,者者之声轰然应于下”。简直是集体做应声虫。说话都“应声”,做事当然更仰人鼻息,民生疾苦?先把上司哄高兴再说。
二:因为无事可办

是不是所有的晚清官员,平日都是应声虫?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秦树声。

秦树声,光绪十二年,满腹学识且写得一手好字,公认晚清官场上少见的人才,官运也升得快,光绪末年时就是工部郎中,还得到外放知府的肥缺,并依例觐见慈禧太后。就是在这走过场的“觐见”里,慈禧顺嘴问了句“你在郎中任上,平时常去衙门上班吗?”这话,别的“应声虫”也就一句“常去”糊弄过去,不料秦树声老实人,直通通来了句:“不常去。”

这下慈禧纳闷了,你堂堂一个郎中,怎么连班都不去上?接着秦树声又来了句神回复:因为无事可办!慈禧一听就受不了,工部这么重要的衙门,你堂堂郎中都没事做?那你的领导呢?秦树声干脆“神”到底,又一声回复气坏慈禧:都不常到,都无事可办。

可别小看这几句,这几句话揭开的,就是当时大清官场的遮羞布:号称国家柱石的六部衙门,常年闲官扎堆,稍有品级的官员,遇事都是甩手掌柜。于是大清上下人浮于事,一群白吃国家俸禄的应声虫,把国事折腾到一团糟。秦树声这样“白吃饭”还敢认的,都是良心人物。

可说了实话的秦树声呢?惹慈禧发了脾气不说,上司同僚也给得罪个遍,原本的肥缺泡了汤,反而遭人背后捅刀,打发到云南曲靖去受苦。好不容易有个老实人,还给这么淘汰掉。大清的“逆淘汰”官场生态,可见一斑。

三:里边总是听得见

也别怪晚清官员爱甩锅,其实真摊上事,那都是一肚子苦水。不信就问张怀芝。

庚子之乱起,慈禧太后大手一挥,向西方十一国大咧咧宣战。口号震天响,却急坏了天津总兵张怀芝。他在这场大战里接受重任,率领重兵攻打外国使馆。可这重要任务,一旦“圆满完成”,国使馆打个稀巴烂,事后必然会被论罪算账,可你要不打?那就是抗旨不尊,当场就要被算账,简直天降一口大锅,把自己扣进无解死局。

扛着大锅的张怀芝,情绪还算稳定,连忙去问个明白人——慈禧太后的宠臣,军机大臣荣禄。老奸巨猾的荣禄打了半天哈哈,终于在张怀芝涕泪交流的软磨硬泡下,“哈哈”出一句神回复:横竖炮声一出,里面总是听得见的。

只这一句话,张怀芝立刻恍然大悟,立刻在使馆外面架起大炮,轰隆轰隆只发空炮,使馆汗毛都没伤着,慈禧在宫里听得心花怒放。待到庚子国难结束,北京被八国联军打成稀烂,先前的“主战派”全被慈禧当成替罪羊一顿杀。反而是“放空炮”的张怀芝逃过一劫,继续安享高官厚禄。

老滑头荣禄点拨小滑头张怀芝的“神回复”,也成了晚清官场“经典一幕”:上上下下,都耍滑头,这大清,怎能不滑向丧权辱国的深渊?
四:咱这苦地方,还要托大人的福

大清虽号称杜绝了“宦官专权”,但不专权的太监,捞钱照样握紧双拳。

比如号称晚清“鹰派”的左宗棠,一次入宫觐见时,不慎把官帽落宫里,可受命去还帽子的太监,就在左宗棠面前狮子大开口,硬要勒索3000两白银。可怜曾抬着棺材出征,怒怼俄英列强的硬汉左宗棠,这次也一点脾气没有,乖乖赔钱了事。

固原提督雷正绾也倒了血霉,本来他获得殊荣,入座陪慈禧听戏三天,却不料被太监们狠宰。听戏时想喝茶水?都得给太监塞钱,不然只能渴着。三天戏听完,雷正绾喝了十八杯茶,咬牙交了一万八千两白银,简直“天价茶”。

而且千万别以为,太监们只带着外官们宰。崇伦身为内务府大臣,又是正黄旗出身,按说应该“安全”。谁知一次上朝路上,就有太监突然斜刺里杀出,一盆水把崇伦泼的湿透。这下还怎么上朝?却见太监不慌不忙拿出一件新衣服,外带一句“神回复”:咱这苦地方,还要托大人的福。

被浇得哆嗦的崇伦呢?半句脾气都不敢发,只能乖乖掏钱“租”了太监手里的新衣服,慌慌张穿衣服走人——这大清皇宫,都被太监弄成了“食物链”,走着路都挨宰。
五: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

对大清官场的“食物链”,被近代精英奉为“圣人”的曾国藩,感受也刻骨铭心。

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平定了捻军,可前后搭上的三千万两军费,朝廷还没报销。经过一番奔走,曾国藩好不容易与户部的书吏们达成协议,许诺给书吏们八万两白银的好处。谁知就这节骨眼,慈禧却突然大方一把:“著照所请,该部知道”。也就是这笔报销款,走账不用经过户部,朝廷直接买单了。

如此“大方”,也顿时把曾国藩感动的老泪纵横,直接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书信里,留下一句泪奔名言:“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太后给爹报销一笔钱,那真比封个爵位还高兴啊。

不就报销个钱嘛?怎么这见惯了尸山血海的曾国藩,高兴得就像封王拜相?因为这“报销”,就是清朝官场上常见的搂钱套路:前线臣工们用了多少钱,该报多少钱,都是由户部核算,而真正经办的,就是户部那些小书吏们。这些“贱吏”们给你使个坏,一笔钱该核准多少,来来回回磨个洋工?管你是战无不胜的名将,照样三五年报不下来,白白急得抓狂。

所以,曾国藩欣喜若狂的背后,就是多少晚清臣工们,累死累活“报销不成”的辛酸事。
而且高兴过后的曾国藩,脑子也十分清楚,虽说报销办成了,也没犯到户部手里,但答应给户部书吏们的八万两白银好处,却还是爽快照付——这次没撞上他们,难保不会有下次,喂饱了才保险。堂堂曾国藩,对这些小鬼,也得如此小心翼翼。

可这大清朝堂上下,就是这么小鬼乱窜,敲金分肥,“平乱成功”的大清朝,在那个时候,就其实已被这些小鬼,活活折腾成阎王殿。覆灭,自然已不远。

参考资料:《清史稿》、《满清官场百怪录》、《春冰室野乘》、夏双刃《非常道》、 马平安《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李异鸣《非常人、非常事、非常言》、劲草《晚清宫廷贿风》 、张鸣《闲衙门的闲话》、 陆其国《正常说话的难处》

往日文章回顾:

如果要评选“北宋第一古惑仔”,最大热门就是他!

乾隆最厌恶的臣子,却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有在看吗?


    关注 我们爱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