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病潮凶猛!如何打破「入园生病」魔咒?哈佛大学的研究来救你

 

9月哭潮,10月病潮,你家娃入园适应了吗?...





1. 病潮来了

听说过「9月哭潮,10月病潮」吗?

9 月入园,很多孩子都经历了入园哭 → 嗓子发炎 → 哭着吃早餐 → 午睡睡不好 + 精神状态差的阶段。

一段时间下来,免疫力下降,到10月份,天气陡然转凉,就开始接连生病。



早有亲友善意提醒,不过 9 月「哭潮」小妞动静不大,我误以为这个坎儿就这么轻松过去了。心中还窃喜:入园也没传说中那么难嘛!

紧接着的十一长假,该出去浪出去浪,大人吃快餐喝冰饮,孩子也没忌口。

没想到,一时大意,10 月的「病潮」,我们就结结实实地赶上了。

6 号晚上,假期结束,回到家,小妞就有点咳嗽。

本以为安安稳稳睡个好觉,情况能有所好转,没想到,一觉醒来,孩子居然烧到 39 度!



图源:那小石接下来的两周,辗转三家医院,内科外科看了个遍。

小妞情况时好时坏,半个月里一共只上了 5 天幼儿园,其他时间都在生病、恢复中。

2. 入园就生病的魔咒

小妞身体一直很好,三岁之前只去过两次医院,这两周,把三岁之前的病都补上了。

跟一个医生朋友聊起来,我说,入园就生病,简直就是个魔咒

朋友笑着说,这个魔咒,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学龄前孩子生病比较集中的阶段大致有三个:

❶ 6 个月左右,添辅食的时候;
❷ 1 岁左右,断奶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周岁断奶)
❸ 3 岁左右,入园初期(心理断奶)

想想还真是!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路闯关过来的,上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一道坎儿,入园初期他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去适应。



图源:纪录片《幼儿园》
入园早期,很多孩子常常边哭边吃东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等机构,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 5 城市 35 家幼儿园共 2063 名小班幼儿的入园状况做过调查,结果发现:

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作息的改变,其中近九成的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哭闹、胃口变差、经常生病等不适症状,不少孩子的不适症状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

其中 44% 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 3 次

3. 生病与适应

说起生病,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生理上的健康,而教育部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则指出:

健康,是孩子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入园哭 → 嗓子发炎 → 哭着吃早餐 → 午睡睡不好 + 精神状态差 = 生病

这是一系列的适应问题

幼儿园是一个菌群丰富的环境,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卫生,我们还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和社会适应

哈佛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适应力」的研究发现:

在生物学水平上,韧性可以促进健康发展,因为它可以保护发育中的大脑和其他器官免受毒性压力的影响。

简而言之,孩子心理的韧性,能将潜在的有毒压力,转化为「可承受的压力」。

这里的韧性,英文叫 resilience。

当孩子遇到压力、创伤、逆境,以及生命中的各种砍儿,他要么被压垮,一蹶不振,或放弃,或逃避。

要么在压力面前,像弹簧被施压那样反弹,并战胜困难。

后者心理弹性更大,适应能力也更好。



图源:纪录片《幼儿园》
全托的孩子,妈妈来接,一叫名字瞬间大哭,
真不知道孩子小小的心灵平常承受了多少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大脑已经具备了产生压力的神经机制,而从压力中主动复原的神经机制还在发育之中。

也就是说,三四岁的孩子,还不具备从重大压力事件中主动恢复的生理机制。

入园,在大人看来没什么,而在三岁左右的孩子的世界里,却是一件需要生理、心理等种种适应的压力事件。

孩子自己也希望尽快适应,但他自己又做不到。

而不能及时恢复,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等长期处于高水平,不仅会损害孩子负责心理复原的神经机制,削弱其适应能力,而且还可能影响记忆、认知等功能。

怎么办呢?

4. 哈佛报告来帮你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呢?

哈佛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就有效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着重提到了两点:

    ❶ 支持性的亲子关系(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

    ❷ 积极帮孩子培养技能( active skill-building )

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舒尔( Allan Schore )指出,养育者的一大责任,就是充当孩子情绪的「外部调节器」( external emotional regulator ),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给孩子心理缓冲。



图源:纪录片《幼儿园》
左等右等,妈妈就是不来,伤心


    关注 爱贝睿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