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脚,双脚是全身疾病“放大镜”,13个症状千万别忽视!

 

进来自查!来来,让我看看你的脚~...

提及身体健康
默默无闻的双脚
大概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之一
事实上
脚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镜”
不起眼的双脚上
细微变化就能折射出多种潜在疾病
一半以上人患有脚病
数据显示,人的双脚一生平均要走12.5万公里,每走一步要承受3~5倍的体重。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角色,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不仅不爱护它,就连基本的护理、泡脚都很难做到。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脚病,成年人患病比例更是高达75%


  • 一方面,人们平时往往不注重脚部的卫生与护理,有些人甚至不洗脚、一双鞋袜穿好几天也不换一次;


  • 另一方面,有的女士为了美丽,穿又高又紧的高跟鞋,脚在狭小而变形的空间中得不到应有的放松,从而导致足癣、过敏、高弓足、足底筋膜炎等表层疾病。




13大症状别忽视
有些表面看似轻微的脚部疾病
背后却隐藏着内在疾病
其外在表现的不同寻常
都可能是身体敲响的警钟


  • 脚干。当心血液循环障碍。脚部皮肤干燥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脚癣或过敏,很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所致,使脚部无法接收足够的供血。
  • 脚伤难愈。顽固的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预警信号之一,其关键原因是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神经受损,削弱出汗功能和愈合能力,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感染甚至截肢。


  • 脚总是感觉冰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主力干将,其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出现异常,身体产生热量的能力大受影响,致使手脚冰凉。
  • 麻木。麻木多与神经病变有关,如果你的脚时常出现麻木感,这可能是由于足部、脚踝或后背的神经萎缩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短暂发麻可能是鞋子太紧造成的,不必担心。


  • 脚抽筋脱水通常会导致肌肉痉挛,同时,缺乏钾、镁和钙元素等营养元素也会导致痉挛。
  • 跟痛症。警惕足底筋膜炎、跟骨高压症。起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脚后跟的底部出现剧烈疼痛。行走数步稍缓解,随后疼痛又加重。穿太紧、太旧的鞋、人字拖等都会加重症状。


  • 大脚趾突然增大。 关节上突然发作的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痛风、关节炎、感染和外伤所致。
  • 脚部有黑痣。黑色素瘤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脚趾,所以检查皮肤时不要漏过双脚,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黑痣出现,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 脚趾甲发黄。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脚趾甲变黄增厚;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淋巴水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脚趾甲发黄。
  • 脚踝肿胀。当心肾病。肾脏有筛选营养素的作用,一旦工作失常,体液就难以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浮肿,脚部肿胀最为明显。


  • 脚趾无毛。脚趾上的毛发突然变秃,很可能是外周动脉疾病(肢体末梢没有获得充足的血液)所致,外周动脉疾病是心脏病或中风的重要警示信号,因为腿部动脉堵塞通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堵塞有关。
  • 脚趾又圆又扁。小心肺癌或心脏病。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病会导致血液流向脚趾甲小血管,引起组织膨胀,从而导致脚趾更圆更扁(临床上叫杵状趾)。而心脏病、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会导致脚趾变形。


  • 脚趾甲下出现红线。谨防内膜炎。这是小血栓破坏脚趾甲下毛细血管后导致血管破裂的结果,心内膜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


泡脚养生好处多
泡脚养生,已有数千年历史。“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01
养生先养脚,祛除寒湿百病消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湿气不除百病生,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让湿气有机可趁,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乘虚而入。
想要祛除湿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泡脚。足底聚集着各种人体重要穴位,每天泡泡脚,将身体里瘀积的湿寒祛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对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02


睡前泡脚,胜过吃补药

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其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 经常手脚冰凉、痛经的人,坚持泡脚,可以驱寒祛湿、改善气血、缓解痛经。
  • 家里有老人风湿骨痛、关节痛的,每天泡个脚,可以缓解关节炎、老寒腿、神经发麻等状况。
  • 平时气虚、体寒的人,泡脚能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因为泡脚能加快新陈代谢,所以坚持泡,还有瘦身的效果。


特别提醒:风热感冒、高血压患者的人群不宜用高温长时间泡脚;静脉炎、糖尿病患者、足部有伤口者不宜泡脚。
5大保健穴位强身健体


涌泉:人体第二长寿穴
取穴: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

养生界素有“三里(第一长寿穴)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肾经之气如泉水自涌泉穴涌出,而肾气是人体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腰膝壮实、行走有力,寒湿之气欲入无门。

操作:睡前可以用手心搓对侧涌泉穴,使其微微发热为宜。


隐白:穴位中的“干姜”


取穴: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隐白穴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脾主运化水湿,隐白穴具有振奋脾阳,行气化湿的功效,其功效堪称穴位中的中药干姜;此外,脾主统血,月经过多也可按隐白穴来改善。

操作:可用拇指指腹揉按,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持艾条悬灸隐白穴。


至阴:温经散寒的效验穴


取穴: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旁0.1寸。

它是人体寒湿水汽到达并输注至体表的极寒之地,故名至阴。

操作:平时艾灸此穴可温经散寒、鼓舞气血运行,有助寒邪湿气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调和益肾的功效;注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太冲:自带的“消气”按钮


取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该穴为肝经上的原穴和输穴,肝经上的水湿之气由此上冲。春季肝气容易郁结,因此常按压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肝气、潜藏阳气

操作:手法以逆经为泻,要消气最好向大脚趾方向进行推按。


昆仑:肩颈腰痛的“克星”


取穴: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点的凹陷处。

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要穴,意为该经经水上的“高原”,只要经水通达,气血通畅,便无疼痛。春季多湿,痹阻经络,人们容易出现肩颈腰背等关节疼痛。

操作:按摩或艾灸该穴可健背强脊,化血为气,通经止痛;注意艾灸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健康拓展:

到底怎样才算老?不仅看年龄,更要看脚!

寒露脚不露!一套「寒露养生操」温养全身

看脚就能预测疾病?拿走这份“看脚相”

计仔君有话说
你的jiojio还好吗~
快对着这些症状自查吧!
18:00~19:00守住电视
广东公共频道 《最紧要健康》
告诉你最实用的健康知识


合作或投稿咨询请联系:2078186857@qq.com


    关注 最紧要健康GR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